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話你知:淡馬錫初衷管國有資產透明度利益沖突惹議- 20221020 - 要聞 @ 2022-10-21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施政報告 香港 港版淡馬錫 共同投資基金
概念:基金共同投資搶企業
施政報告公布政府將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撥300億元設立「共同投資基金」,引進及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被外界形容為「港版淡馬錫」。行政長官李家超期望這政策與「搶人才」和「搶企業」政策相輔相成。有學者指出,香港與新加坡的最大差異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公眾或憂慮有關基金向中資項目傾斜,為「搶人才」而設的退還印花稅政策也予人只優惠內地人之感;學者質疑本港整體配套不及新加坡完善,加上防疫政策的制肘,「搶人才」難上加難。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且他已指示財政司司長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一步用好財政儲備以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把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和「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資基金歸一收納,匯聚有關資源,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分析認為,若共同投資基金將來能「做起上來」,令產業得益於香港本身的自我投資,有潛質發展成「港版淡馬錫」。
【施政報告2022/施政報告/李家超】近期本港在多方面的競爭力被指不如新加坡,市場關注政府如何應對。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宣讀首份《施政報告》,便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又成立 300 億元的共同投資基金,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
【明報專訊】政府過去被視為采取「積極不干預」經濟管理原則,甚少介入市場,昨公布的《施政報告》則提到,特首李家超指示財政司長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利用未來基金財政儲備,以「港版淡馬錫」方式「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又撥款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以提供財政優惠甚至土地優惠,吸引目標創科及大企業落戶香港。
施政報告|成立300億「共同投資基金」 引進及投資落戶香港企業
【施政報告2022】特首李家超今日(19日)公布上任後首施政報告,提出關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簡約公屋」、吸引人才計劃等;並加強公務員管理制度,表明推進基本法23條立法准備,但未有提及區議會改革;提出六大交通基建,包括深港西部鐵路、中鐵線、將軍澳南延線;又成立被喻為「港版淡馬錫」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導投資策略。
《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措施「搶企業」,當中包括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設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引進並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同時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向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服務,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制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引入世界各地高潛力的企業。 設辦公室接觸重點目標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辦公室會制定目標企業名單,指導駐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貿辦設立的「招商引才專組」主動與這些企業磋商,並設土地、稅務和財政等配套措施,提供度身訂造的落戶計劃,亦為企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例如申請簽證、子女教育安排等,所投資的企業會經由官員、專家及商界組成的委員會篩選,再研究提供合適的優惠誘因,但不會完全免地價或租金;除營商及盈利能力因素外,也考慮是否符合國家發展及環球趨勢。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指出,上述措施是好的起步,突破政府以往框架。過往資金分散於不同政府部門,現設「共同投資基金」,並設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能像新加坡般做到跨部門支援。 破格成立投資管理公司 政府已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把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
特首李家超昨日發表《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新猷,當中不少在概念上有創新性,大力搶生意、搶人才、搞創科,包括成立港版淡馬錫「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立300億元「共同投資基金」,仲有透過「高端通行證計劃」,住滿7年退還優才在港要交辣招稅。香港經過上屆政府動蕩不安的5年同疫情打擊,好需要固本培元,重新出招發展經濟,鞏固本地競爭力,同時提振港人的信心。
但這份《施政報告》,很多過去不想做的事情,都開始做起來,例如輸入技術勞工,在人才清單上的的十三個短缺項目,或者年薪二百萬以上的員工,就毋須如現時那樣要證明有招聘困難,就可以輸入。又例如設立「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用好財政儲備投資,促助產業發展,就有點港版「淡馬錫公司」味道。再例如用三百億設立「共同投資基金」,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這些政府作主動投資的行為,競爭對手早已進行,但香港過去不願意去做。
香港行政特區長官李家超昨(19)日公布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外界關心能否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解決房屋土地與人才問題,進而為香港「開新篇」。報告提及,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基礎上,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優勢,並與大陸加強互聯互通;同時成立港幣300億元(約新台幣1,227億元)共同投資基金;在土地房屋上,運用市場力量,提升公私營合作。不過市場仍未有信心,恆生指數收跌2.38%,香港地產股更在報告公布後由升轉跌。
香港 政府 國際金融中心 李家超 施政報告 人才 共同投資基金 企業 搶企業 搶人才 陳茂波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重點企業辦公室 淡馬錫 梁兆基 外匯基金 金管局 施永青 投資 目標產業 融資 國際化 離岸人民幣 互聯互通 綠色金融 可持續金融 金融科技 風險管理
施政報告宣布將於今年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李家超表示,新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會按企業個別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潛力,考慮參與共同投資。政府亦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咨詢委員會”,由相關業界和社會領袖組成,向財政司司長就整體策略提供意見。
「港投資」的構成基礎較為復雜,其是由香港特區政府「未來基金」旗下「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及「共同投資基金」歸一收納而成。2016年,旨在為政府儲備獲得更高回報的「未來基金」成立;2021年,「未來基金」撥出約220億港元成立「香港增長組合」,用作策略性投資與「與香港有關連」的項目;2022年,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並協助香港產業擴展,港府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其中50億元用作成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共同投資基金」則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以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
第二,讓政府結合市場高效模式。《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類似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之前成立的香港增長基金、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及新成立的300億元共同投資基金匯聚歸一,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其實前特首梁振英十年前已提出成立“港版淡馬錫”投資關鍵企業和產業,但遭政府官員反對而擱置,現在李家超突破阻力,冀能借助市場運作進行選擇性投資,促進一些具潛力的創科產業發展。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