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馮德萊恩倡五招緊急應對能源危機歐盟成員國9日開會討論 @ 2022-09-09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能源 歐盟 歐洲 天然氣 危機 價格
概念:能源價格上限 , 歐洲天然氣危機
9月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五招應對能源危機,將在9日的歐盟能源部長會議得到討論,快者可在下周有定案。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俄羅斯天然氣訂出價格上限的提議,企圖一方面控制歐洲能源價格,另一方面也減少俄國的賣氣收益。同一天,正在海參崴(VLADIVOSTOK)出席東方經濟論壇的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批評這是「另一種愚蠢」,威脅俄國將不會供應天然氣、石油、煤炭、取暖用油。
全球通脹高企、能源供應緊張,天然氣等價格急飆,歐洲陷入能源危機,自俄烏戰爭以來,向來依賴俄羅斯進口能源的歐盟,基於制裁,歐盟大幅削減來自俄羅斯能源的占比,同時,英國成為歐洲補氣的「救援者」,向其出口的天然氣大幅增加。為保障冬季天然氣供應,歐盟於7月已要求成員國自願把今年冬季天然氣需求降低15%,但不單歐盟有能源危機,持續大量輸送天然氣的英國也壓力倍增,為求「自保」,未來可能有機會減少供應,加上「北溪一號」不時叫停,西方能源價格持續飛升,歐洲能源危機似乎愈演愈烈,並恐引致金融浩劫,歐元區各決策者已著手解決問題。本文將不斷更新能源危機的相關消息,以便讀者追蹤事件走向。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近期宣布將停止透過北溪1號供應德國天然氣,除非西方國家集體解除經濟制裁。歐洲受能源短缺影響,電價正不斷飆升,嚴重依賴俄國天然氣的德國能源巨頭UNIPER警告,能源危機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歐洲第一大煉鋁廠法國敦克爾克鋁業更表示,歐洲整個原鋁產業恐將完全消失。
【明報專訊】歐盟能源部長周五(9日)將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建議各成員國向非天然氣供電商征收暴利稅,以紓民困。《金融時報》引述會前流出的草擬文件稱,歐盟擬推動向收費超出每兆瓦時(MWH)200歐元(約1571港元)的非天然氣供電商收稅,所得用以補貼家庭用戶及陷財困的小型供電商。事件源於歐盟電費以天然氣計價,以較低成本再生能源供電的公司因近期氣價上升而意外獲龐大利潤。
面對來勢洶洶的危機,高盛建議歐洲政府有必要在明年采取重大的政策干預。分析師們稱歐盟擬議的對俄天然氣價格設上限將會是非常積極的發展,能減少明年歐洲的能源壓力。但價格上限即便成功,這次危機依舊十分嚴重。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逐步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回應對其制裁,引發歐洲冬天能源危機的擔憂,但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數據顯示,目前歐盟國家的天然氣庫存儲氣率已達到79.94%,接近完成歐盟委員會制定的11月前儲氣率達到80%的目標。法國BMF電視台報道引述《日經新聞》的消息稱,歐洲人之所以能夠比預期更快地建立起他們的液化天然氣儲備,部分得益於來自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而評論也指出,這無疑是讓歐洲在能源上不得不依賴其主要戰略對手中國的供應。
歐洲議員多次指責俄羅斯將能源出口武器化,企圖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給歐盟27個成員國制造不確定性。俄羅斯傳統上是歐洲最大的能源供應國。莫斯科否認使用能源作為武器。
近期,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分析人士認為,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歐盟對俄制裁產生巨大反噬效應,導致歐洲陷入能源供應困局,不斷推高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
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為155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140-18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分別約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5%和3.4%。從來源分布看,除俄羅斯之外,歐盟天然氣主要來源還有挪威、阿爾及利亞和美國。在俄烏沖突後,歐洲加大了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數量。3月25日,美歐達成協議,美國今年將向歐盟額外提供至少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未來將每年至少向歐盟額外提供5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但是,美國向歐盟運送液化天然氣,短期內可能受到LNG船運力的限制,無法解決歐洲能源短缺問題。
由於俄烏戰爭爆發,歐洲各國對俄羅斯發動經濟制裁,並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近期G7對俄羅斯原油設定價格上限,讓俄羅斯氣到無限期暫停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運作,沒想到,有業內人士爆料,大陸趁勢取得半價的天然氣,俄羅斯則繼續讓天然氣仍在市場流動,呈現雙贏局面。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該公司無法恢復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該公司原定幾小時後將重新通過北溪-1號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俄羅斯將這一舉動歸咎於輸油管的技術故障,這可能會加劇歐洲的能源危機。
看著歐盟被俄羅斯掐住天然氣脖子所引發的能源危機,再回頭看看八月中共的圍台軍演對於台灣只有七至十一天的天然氣庫存的潛在威脅,感覺這場歐洲能源危機就像是台灣能源的照妖鏡,再次暴露了台灣能源的脆弱與困境─既要環保又要經濟。
中集安瑞科(03899.HK)公布,旗下子公司「荊門宏圖」成功獲得近5億元人民幣的非洲客戶天然氣長輸管道及低溫儲罐項目訂單。該海外項目主要包括105公里天然氣長輸管道的安裝項目、6台大型低溫儲罐及配套場站項目,用於客戶向歐洲等市場進行能源出口。 隨著歐盟試圖減少對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依賴,歐洲國家已經開始尋找替代的天然氣供應商。非洲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和生產潛力,歐洲新增的天然氣需求為非洲提供了發展天然氣相關基礎設施的關鍵機會。 公司副總經理兼能源裝備與工程業務中心負責人鞠曉鋒稱,在全球能源供應格局驟變的環境下,集團的清潔能源業務有望全方位受益於歐洲趨於多元化的能源供應格局,如核能、更多LNG進口、全球新增LNG出口碼頭基礎設施建設等帶來的海外LNG及其他清潔能源裝備和工程機會。 截至2022年6月底,集團新簽陸上海外天然氣裝備與工程訂單按年增長70%,未來將繼續開拓海內外市場,積極把握行業機會。(D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俄羅斯宣布無限期暫停北溪一號供應天然氣,市場憂慮歐洲能源供應之際,歐洲部長級官員據報將討論采取特別措施,遏制能源成本飆升,包括設定天然氣價格上限,以及暫停電力衍生品交易等。
英國雖未受到天然氣斷供的直接影響(對俄天然氣進口額不到5%),但隨著歐洲能源需求高漲,國內天然氣價格也受到沖擊,價格比去年高出六倍多。今年4月,英國家庭的能源支出史無前例地增加700英鎊,一家管理諮詢公司警告,今年英國家庭的能源支出將上看3850英鎊,遠高於專家預期。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洲天然氣危機比市場想像中嚴重,已惡化至需要國家緊急注資的地步,漸漸步入歐洲雷曼時刻。市場緊盯歐盟能源部長周五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時,如何部署「流動性應急工具」,成為最迫切的問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 ASA)表示,歐洲能源企業做衍生工具對沖,恐被追收1.5兆美元保證金,否則交易將陷入停滯。 俄羅斯7月開始,已頻頻削減北溪管道的天然氣供應,德國當時已警告,俄羅斯削減歐洲天然氣供應,可能引發能源市場崩潰,影響力不亞於當年雷曼兄弟引爆金融危機。因為能源供應商被迫以高價填補供應缺口,虧損正日益增加。德國經濟部長指出,如果虧損大到企業不能承受,整個市場就會崩塌,產生能源系統的雷曼效應。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天然氣和電力資深副總裁HELGE HAUGANE表示,實物市場正在運作之際,問題集中在衍生品交易,稱該公司對於1.5兆美元的估計是「保守的」。 外電報導,在演變成金融浩劫之前,德國、瑞士及芬蘭將向能源公司提供信貸融資。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歐洲貨幣轉向收緊政策,若對能源企業及金融機構注資,便會影響加息步伐,周四的歐洲央行例會及周五的能源部長會議將非常關鍵。
與此同時,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也表示,若歐盟對俄實施能源價格上限,「歐洲將直接沒有俄羅斯天然氣可用」。
高盛警告,目前危機較1970年代石油危機更嚴重,因若政府不及時干預,歐洲家庭的能源帳單在明年初將激增2萬億歐元,約占全歐經濟總量15%。若目前的一年期遠期價格在未來6個月保持不變,單是能源帳單已占歐盟家庭可支配收入20%以上。這不單止家庭生計陷困,企業亦會面臨倒閉!外媒周三已報道,歐洲最大鋁工廠ALUMINUM DUNKERQUE可能從下周一起至10月1日完成減產22%目標,以應對能源成本急飆,不知何時完全復常。煉鋁占歐洲天然氣發電逾20%,隨著電解鋁產量下滑,數百家將金屬制成汽車或飛機零件的歐洲制造商進口成本將更高。
【彭博】-- 德意志銀行執行長CHRISTIAN SEWING警告稱,通膨飆升、能源供應瓶頸和全球供應鏈中斷的背景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勢將陷入經濟萎縮。「德國將不再能夠避免衰退,」SEWING周三在法蘭克福發表講話時稱。「我們相信,我們的經濟足夠有韌性,能夠應對此次衰退——只要中央銀行現在快速、果斷地行動。」「通膨維持高位的時間越長,壓力就越大,社會沖突的可能性就越高,」SEWING表示。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將於本周五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果斷行動歐洲央行本周晚些時候會面時,勢將大幅上調利率,經濟學家預計基准利率或上調多達75個基點。SEWING先前表示,如果俄羅斯全面停止輸送天然氣,將會令德國陷入衰退。包括德國商業銀行在內的數家銀行已經表示,在此情景下,它們將需要增加撥備,盡管它們預計政府的支持行動將會緩和沖擊。SEWING周三表示,盡管目前尚未出現信用違約數量的增加,但最終會上升,不預計其會影響盈利能力。他認為,供應鏈瓶頸和能源危機已讓德國清醒地認識到,需要限制對於其他國家的依賴。「在目前對於天然氣、原物料和供應鏈的依賴之外,我們決不能允許自己再增添一層依賴,也就是融資渠道方面的
擺脫俄國依賴,越接近冬季的歐洲,遭遇能源危機要靠誰來拯救?外媒日前報導,挪威、卡達、亞塞拜然都是新的替代來源,而最新消息,歐洲找到具有大量天然氣儲量的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不僅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親自出訪,義大利、法國都已與阿國打好關系。不過,阿國的出口量因管線維護不佳有下滑,且與普丁友好,擔心落入新的能源脅迫政治圈套。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