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彭博:北京嚴打晶片業高管查腐敗不滿花大錢仍被美國「卡脖子」 @ 2022-08-11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晶片 高層 半導體 芯片 不滿
概念:中國高層不滿半導體
【彭博】-- 中國的半導體經過數年巨大投入依然未能取代美國的晶片,中國高層領導人對此越來越感到不滿,近期業內高層官員和大佬接連遭到反腐敗調查,紫光集團的90億美元重組更是讓國產晶片行業陷入尷尬境地。
據內地微信公眾號《數智前線》昨日(30日)文章,近日中國半導體行業數位人士被帶走調查。過去幾年,中國晶片行業成為投資熱點,發展提速。但同時,大量依靠進口晶片的事實並未改變,進口仍占全球市場約1/3。2021年,美國對半導體研發的投入占到全球55%,中國僅為3.1%。
北京的不滿正值華府擴大限制中國力道之際。美國近來增加限制晶片技術及設備出口至中國,並要求盟國加入科技圍堵,包括荷蘭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與日本尼康(NIKON CORP.)。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各政府機構今年開始重新檢視具戰略性的產業計劃,以因應美國更嚴厲的制裁。但高層在7月檢視有關半導體產業的報告時,更加認為過去的投資未能見效。這也顛覆北京長期以來認為只要錢夠多就能解決問題的想法。
中國晶片制造業最近陷入混亂,多名與國有半導體基金有關的高層主管因貪腐指控而被捕。分析師和專家表示,這是一個爆炸性的轉變,可能迫使中國政府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如何投資晶片開發。
編按:中國投入巨資發展半導體,仍未能取代美國晶片,根據外媒彭博報導,中國高層領導人對此越來越不滿,近期展開對半導體業高層一連串反貪調查,以及紫光集團的90億美元重組,都讓中國晶片業陷入尷尬局面。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8月9日簽署晶片法案,在白宮舉行簽署儀式,多間科企派高層代表出席。法案內容包括為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研究提供527億美元(約4110億港元)補貼,據英媒指,此為促進美國在科學與技術領域面對中國的競爭力。
中國半導體經過數年的巨大投入,依然沒能取代美國的晶片,也導致中國高層領導人愈來愈感到不滿,近期半導體產業高層主管,遭到一連串反貪調查,也為中共提供紫光集團的金援,陷入尷尬境地。
美國除了限制業者赴陸設廠,另一方面也透過管制先進制程設備關鍵技術,禁止14奈米以下設備輸入中國,卡住中芯等業者,中國沒有EUV(極紫外光曝光機)設備,就沒辦法量產7奈米以下的晶片,近日,美國又開始游說荷蘭禁止DUV(深紫外光曝光機)設備輸入中國,包括台積電和三星在中國的工廠都無法取得相關設備,代表對岸半導體廠擴產28奈米或更成熟制程的計畫將更困難。
據熟悉政府高層官員想法的人說,高級官員對過去十年間向晶片行業注入的數百億美元沒有產生以前那種「國家級科學突破」感到憤怒。他們說,華盛頓不斷加強對中國的限制,已經成功地造成技術瓶頸,並成功遏制中國發展。
七旬台灣晶片魔法師助推中國半導體夢想
中國晶片業高層、華芯3名高管8月9日被調查。消息稱,習近平對半導體業投資千億美元,技術卻獲未突破感到惱火,預計落網的人越來越多。分析認為,因為運作機制問題,中共撬動巨額資本,晶片大躍進卻成一地雞毛。
《彭博社》引述了解中國高層思維的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領導人習慣於以舉國之力扶持某些重大科技項目的攻關突破,因此對半導體行業過去十年來得到國家大量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卻仍然無法實現突破極為不滿,反腐風暴也是北京高層對半導體行業不滿與憤怒的體現。
消息人士透露,數年來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投入大筆資金,但業界依然無法研發出能取代美國晶片的半導體,中國高層對此日益不滿,導致近期業界大咖接連遭反腐調查。
內地芯片界刮反貪調查風暴,中紀委周二披露,華芯投資管理3名高層涉嚴重違法而被查,包括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監杜洋、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以及投資二部原總經理劉洋。彭博引述匿名「熟悉高層官員思考人士」,中國高層不滿半導體發展進程,持續巨額投資多年都未能減少依賴美國芯片供應,成為近期多家芯片企業、相關人士受查的導火線。
中國各部門今年對戰略性產業的應急計劃展開審查,以防美國實施更嚴格的制裁。有高層官員上個月審查半導體業的報告時,發現行業技術進展可能被誇大,許多投資並無取得成果,再加上美國不斷擴大技術出口限制,高層對此很是惱火;本次調查亦對半導體業掀起軒然巨波。
美國眾議院在7月28日通過《晶片法案》,總統拜登昨日正式簽署,法案將用超過500億補貼晶片業回到美國制造,並禁止投資中國28納米以下的制程技術。 拜登表示,法案將加強國家安全,減少對外國的半導體依賴,確保納稅人的資金用在美國投資,確保美國工人的工作職位。 分析指,美國政府積極推動自己成為世界晶片業的領導者,亦借此打擊中國的晶片業發展,除了干預中國購買光刻機,也組建晶片聯盟,排除中國在外,法案也禁止投資中國先進晶片的制程技術。 即是說,美國政府企圖讓各大半導體企業「靠邊站」,想要獲取美國技術及補助,就要將中國排除在外。
【信報財經新聞】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國高層領導人愈來愈不滿內地的半導體經過數年巨大投入依然未能取代美國晶片,近期業內高官和巨頭接連遭到反腐敗調查。
不想被美國卡脖子,近年中國大陸半導體業力求提高自給率,同時減少對國外采購晶片設備。據數據顯示,上半年(1~6月)韓國出口到大陸的半導體設備暴減50%。由於韓國准備加入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韓國銷往大陸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和零組件是否受到更大沖擊,值得後續關注。
中國半導體業多位高層出事。資料圖為福州一家半導體企業員工正在車間作業。 中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9 日)簽署具里程碑意義的晶片法案,該法案內容包括替美國半導體生產與研究提供 527 億美元補貼,促進美國在科學與技術領域對中國的競爭力並強化國家安全。
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貪腐案再起,繼晶片業大老路軍、丁文武等人之後,根據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昨發布,華芯投資前總監杜洋、...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2022年08月10日電)中國半導體產業近期刮起監管風暴,多名企業高層相繼落馬,業界人人自危。監管部門於9日通報華芯投資的高層杜洋和楊征帆被查後,多家關聯公司隨即發布聲明切割。中國半導體行業大地震,繼晶片業大老路軍、丁文武等人之後,監管部門於9日通報,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華芯投資)前總監杜洋、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投資二部前總經理劉洋等人因涉違法違紀遭查。據統計,今年7月至今,至少已有6名和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大基金)相關的業界高層被查。據第一財經報導,楊征帆不止在華芯投資任職,同時也身兼6家在A股科創板上市的晶片公司董事。消息傳出後,這幾家企業在9日晚間接續發布聲明,強調楊征帆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被調查無法正常履職,但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和董事會規范運作、財務狀況等方面產生影響。此外,也有部分企業在公告中強調,楊征帆除董事外未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切割意味濃厚。報導引述業內人士表示,楊征帆接受調查應該是與日前路軍被查相關。路軍曾參與管理大基金。大基金按照所有權、管理權分開的原則,擁有兩層管理架構
MONEYDJ新聞 2022-08-10 12:27:08 記者 陳苓 報導中國力拼半導體自給自足,減少對外采買晶片設備。1~6月份,南韓銷往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驟降50%。由於韓國准備加入美國主導的CHIP 4晶片聯盟,韓國輸中的半導體設備、材料、零件,是否會遭受更大沖擊,備受關注。 BUSINESSKOREA、ETNEWS報導,韓國關稅廳(THE KOREA CUSTOMS SERVICE)9日宣布,今年上半,輸往中國半導體設備總額為6.948億美元、年減51.89%。 中國是南韓半導體設備出口商的最重要市場,占比達六成。這些設備供應給韓企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中國廠。此外,據傳陸廠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中芯國際也考慮采購韓國設備。 中國想提高晶片自給自足率,全力解決設備供給問題,以擴大產能。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今年中國半導體設備采購額將年減14%、至255億美元。中國將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設備買家,落後台灣和南韓。過去兩年,中國都是晶片設備的最大買主。 相關人士說,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率改善後,非常可能達成設備在地化生產,這會進一步損害南韓設備業的商機。長期而言,韓國需要開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