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通脹偵察站】美國經濟連續兩季出現萎縮紐約期油現跌後回穩(持續更新) - 香港經濟日報- 趨勢- 趨勢分析- 財金 @ 2022-07-29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美國 衰退
概念:美國經濟衰退
INVESTING.COM - 周四(7月28日)開市前,美國股指期貨從GDP數據公布的低點反彈。此前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GDP萎縮0.9%,是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意味著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市場原本預期該季度會增長0.5%。
金融時報報導,白宮堅持美國經濟目前並未進入衰退,財長葉倫(JANET YELLEN)本周初才表示,她會很「驚訝」如果NBER真的宣布經濟已衰退。葉倫28日的記者會上再次強調,美國經濟「仍保有彈性」,「許多經濟學家及美國人對衰退都有類似定義:大規模失業及大量裁員、企業倒閉、私人企業活動大幅放緩及家庭預算嚴重吃緊。總之,就是經濟廣泛疲軟,但我們現在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
繼第一季度經濟收縮1.6%之後,美國經濟連續兩次下滑,符合通常對衰退的定義。不過,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是經濟衰退的官方仲裁者,可能幾個月後才會做出裁決。
美國7月28日公布本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收縮0.9%,這是繼第一季下降1.6%後,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符合技術性衰退的定義。市場本預期第二季錄得微增0.5%。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不認為美國出現經濟衰退。
美國中期選舉將至,華府不希望經濟衰退,華爾街當然也不想跌市,但正如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所言,現在仍信「軟著陸」更似一廂情願,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更警告,美國正面臨深度衰退,高負債下可能引爆金融及債務危機,以為經濟只會輕度衰退的人是「癡心妄想」。兩人的觀點,在當下美國輿論場並非主流,可是這兩年華府與聯儲局研判一錯再錯,美國經濟何去何從,難以逆料,外圍風詭雲譎,香港必須多作較壞打算及准備。
之前,穩健的美國經濟基本面為美聯儲提供了持續大幅加息空間,決策層認為可以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前提下提高借貸成本,冷卻需求,並確保供應穩定。
美國白宮表示,美國目前沒有陷入經濟衰退或處於衰退前夕。
美國財長耶倫周四(28日)承認美國經濟放緩,指經濟正處於轉型期但非衰退期。但耶倫強調就業等方面經濟仍普遍走強。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說沒有經濟衰退,曾任財長薩默斯卻說有,而高盛經濟學家將衰退機率定為50%。《CNN》表示,歡迎來到美國經濟衰退的大猜謎時間,讓我們猜猜美國經濟到底衰退沒。
比起其他數據,更看重3個月美債殖利率和遠期市場押注未來18個月利率的利差,因為該利差是更准確的衰退指標,如果連這個數字也倒掛,代表美國經濟疲軟,FED將降息。當時鮑爾講出這段話,該利差還有229個基點,目前卻只剩下約50個基點,如果9月再升息兩碼,3個月美債殖利率與18個月遠期利率就有高機率倒掛,等於美國官員可能被FED打臉,經濟終將衰退,就算FED降息,也不可能馬上止血。
【星島綜合報道】美國連續第2季錄得經濟收縮,符合經濟分析員的經濟衰退定義,正式進入技術性經濟衰退;但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雖然最新經濟數據引發對經濟衰退的憂慮,但強調美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美國第二季度經濟產出萎縮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大幅放緩的跡象,但經濟仍普遍強勁,特別是就業方面。耶倫沒有排除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但她拒絕承認經濟已陷入衰退。耶倫說,經濟學家應該避免對經濟狀況進行「語義之爭」,她說美國人對經濟的主要擔憂是通脹和價格上升,而不是就業。
黃金周四上漲近1.3%,因為美國經濟萎縮提振了黃金的避險吸引力,且美聯儲主席不那麼激進的講話基調推動金價擴大漲幅。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意外萎縮,消費者支出增速為兩年來最慢,企業支出下降,這可能引發市場對經濟已經陷入衰退的擔憂。
星展香港經濟師謝家曦指,美國仲未正式陷入全面衰退,因為勞工市場仍好強勁,失業率亦遠低過聯儲局目標,又認為美國加少些息,甚至減息慨機會唔高。佢又指,美國第1季GDP同上季有些唔同,第1季主要受入口大幅上升影響,導致錄得負增長,而上季明顯見到系受私人消費開支,尤其系耐用品影響而出現負增長,整體而言,美國經濟的確有轉弱跡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也表示,預期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就我看來,我們不會陷入衰退。」拜登引述強勁的就業數據說,他希望「軟著陸」,「從快速成長轉向穩定成長」。然而,將於周四公布的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可能顯示,美國經濟將連續兩季萎縮,符合衰退的技術性定義。
對台灣經濟而言,倘若歐洲先美國一步陷入滯脹衰退,亞洲新興經濟體,勢必得籌謀更加妥適的對應措施。
商務部表示,美國上季GDP初值按年收縮0.9%,遠差過市場原本預期的增長0.5%。美國首季經濟已經收縮1.6%,通常一個地方的GDP假如連續兩季下跌,就代表當地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不過美國官方對於經濟是否衰退則有多一重規定,必須經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確認才算是衰退。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是美國經濟衰退的官方仲裁者,該機構將經濟衰退定義為 「經濟中各個領域的活動顯著下降,持續時間超過幾個月,通常體現在生產、就業、實際收入和其他指標中。」
經濟衰退往往伴隨著大批人失業。但在GDP數據走低,經濟學家預計美國可能走向衰退的當下,勞動市場緊俏,失業率跌至低位。這是怎麼一回事?《華爾街日報》的JON HILSENRATH解釋了為何可能即將來臨的經濟衰退如此獨特,以及所謂的「就業型下行」(JOBFUL DOWNTURN)態勢能否持續。
全球各地均以國民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定義為技術性「衰退」。隨美國聯儲局接連大手加息,市場預期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溫,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亦承認美國存在經濟衰退的風險,不過美國經濟衰退卻有另一套准則?
美國將於周四(28日)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市場預期微增0.5%。事實上,美國首季GDP意外倒退1.4%。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的定義,衰退是經濟連續兩季倒退。
另有更好的指標,例如「莎姆法則」(THE SAHM RULE),是由現任職於JAIN FAMILY INSTITUTE的前FED經濟學家莎姆(CLAUDIA SAHM)所提出的。此法則以失業率大幅升高,作為辨識衰退開始的依據。克魯曼說,假如美國沒有NBER作判定,有充分理由不但把「莎姆法則」當作衰退的預測指標,也可能用它來定義衰退:若「莎姆法則」認定衰退已開始,衰退就展開了。但此刻,該法則明白顯示,美國並未處於衰退。
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GDP) 再次萎縮,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美國總統拜登為緩和選民對經濟狀態擔憂表示,在美聯儲采取行動抑制通膨之際,經濟增長放緩並不令人意外。美國財長耶倫也強調,即使美國經濟「放緩」,但經濟仍保持「彈性」。
不過,聯儲會官員仍然堅持認為可以避免經濟衰退並實現經濟軟著陸。他們認為,美國經濟具有潛在發展勢頭,並表示希望通膨能夠來去匆匆。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美國第二季經濟收縮,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大幅放緩跡象,但經濟仍普遍強勁,特別是就業方面,即使經濟連續兩個季度收縮,亦不證明正在衰退,而是正在向更穩定的可持續增長過渡。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