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私隱公署檢視10個社交媒體 發現有收集位置和轉移個人資料|本地|商業電台 881903 @ 2022-04-13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私隱 社交媒體 資料 收集
概念:個人資料私隱公署檢視香港
智能手機掀起網上社交潮流,不少市民使用表面免費的網上社交媒體,忽略資料被收集及被洩漏的危機!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日表示,檢視港人10個最常用的社交媒體,包括了熱門的YOUTUBE、FACEBOOK以及INSTAGRAM等平台後,發現這些社交媒體會收集用戶的12至19種個人資料,包括所在位置、電話號碼、甚至用家年齡等,這些個人資料隨時會被轉移到網絡巨企的附屬公司。私隱專員鍾麗玲呼吁市民小心私隱洩漏,若遭人匯編其被公開的資料,可能面臨遭「起底」、「網絡欺凌」或「網絡釣魚」的風險。議員批評本港在保障市民私隱方面大落後,已被內地及歐盟遠遠拋開。
私隱專員公署就社交媒體的私隱設定發表報告,顯示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10款香港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當中,均收集12至19種個人資料不等,且均會收集用戶位置資料,所有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均在私隱政策中,列出會將用戶個人資料轉移到其附屬公司,而大部分均會儲存信用卡資料。公署提醒,用戶在注冊社交媒體帳戶前應細閱私隱政策、開設專為社交媒體而設的電郵帳戶等,減低對個人資料私隱帶來的風險。
私隱公署去年11至12月檢視多個社媒,透過登記帳戶檢視其功能、私隱設定及私隱政策,並就社媒私隱版面的易用程度評分(見表)。發現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和INSTAGRAM收集用戶個人資料最多、達19種,而YOUTUBE則最少(12種)。相關社媒均列明集個人資料的目的及會將用戶資料轉移到其附屬公司。
私隱專員公署今日(12日)發表社交媒體私隱設計的調查報告,檢視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WECHAT等10款港人最常用的社交媒體程式,發現相關程式收集的個人資料最多可達19種,其中以FACEBOOK、INSTAGRAM最多。個別程式更會收集用戶的位置資料,而程式私隱政策亦列明,收集到的資料會轉移到其附屬公司。
私隱公署發表《社交媒體私隱設定大檢閱》報告,當中提及所有被檢視社交媒體的私隱政策,一般都提及會收集用戶資料,包括用戶提供的個人資料、瀏覽或互動資訊、通話或信息資訊、位置及交易資料,以作分析,部分平台亦會將這些資料轉移至附屬公司。
該報告內容提及,TWITTER、WECHAT 與 YOUTUBE 的私隱政策易讀性評分最高。不過在今次調查中牽涉的十大社交媒體工具,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收集用戶的位置資料,當中更有大部分提供信用卡資料儲存功能。談及總體評分,不幸地獲得最低評價,即是私隱度與友善程度不夠的社交平台為 LINE,在該部分只獲得 2.5 星。該報告認為平台為人詬病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雙重認證功能,同時沒有提供清晰的個人資料保留政策。
社交媒體已是都市人生活習慣,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檢視港人最常用的10款社交媒體,發現這些平台收集的個人資料最多達19項,其中以FACEBOOK、INSTAGRAM最多,大部分平台更預設公開用戶的年齡、
10大社交媒體報告揭WECHAT無端對端加密!FB、IG收集19種個人資料|私隱署教8招免被「起底」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