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美要求揭露資訊 逾200家中概股恐下市 @ 2021-12-05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概股 新規 美國 審計 中企 下市 要求
概念:美國美國證 , 新規要求上市公司
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概念股本身正面對來自中美雙方的壓力,現時情況恐雪上加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美國時間周四(2日)公布《外國公司問責法》的監管新規及細則,要求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等交出審計底稿,披露是否采用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並證明不受中國控制或擁有,不符合條件的上市中概股將被除牌。有分析指,受影響企業或逾200家,宜高度重視監管壓力。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出台一條新規則,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細節,即使信息是來自相關外國司法轄區。
「SEC出發點是對海外公司和國有背景企業財務審計的不完全信任,是一個補充的限制措施。」有律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該新規是SEC對中概股企業的財務審計持懷疑態度,因此要求其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被監管核查,這對中概股企業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范圍進行了限定。
美國要求在當地上市的中概股,必須披露是否由政府實體擁有或控制,並提供審計檢查證據。外國企業亦要連續3年接受美國會計審查,否則可能會被除牌。有分析預料,有200多家中概股可能因而要退市。
37家美國中概股或符合修訂後的回歸條件。根據上述新規,我們梳理了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剔除已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公司,並將上市歷史稍做拓寬(由於新規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當前符合上市公司修訂後要求的公司共37家,對應合計總市值約2,302億美元(約為1.79萬億港幣)。其中,滿足市值30億港幣且上市滿5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良好監管合規紀錄的公司共27家(其中微博已通過港交所聆聽,將作為二次上市回歸港股);2)市值至少100億港幣且上市滿2個完整會計年度的良好監管合規紀錄的公司有10家(其中天鏡生物和金山雲暫未滿足上市滿2個完整會計年度這一條件)。假設按照這些公司都回歸港股且平均新發行7%(已經回歸港股二次上市公司平均發售新股比例為7.3%,請參見《中概股回歸再探討》)的股份來計算,合計融資可能在1,252億港元左右。
【財新網】(專欄作家 龐溟)2021年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公布落實《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HFCA法)的監管細則最終修正案定稿。與之前的征求意見稿對比,最終修正案明確規定,PCAOB無法有效開展審計檢查工作三年的時間起算點從2021年財年開始,且增加要求公司需披露自己是否采用VIE架構。這意味著在美上市中概股還有約兩年的時間認真評估自己的風險管理和上市地選擇,並抓緊時間付諸行動。
美國正在加強對中概股的監管,時常要求中概股公司提供「審計底稿」。「審計底稿」是注冊會計師對其執行的審計工作所做的完整記錄,包括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審計工作記錄和獲取的資料。這些資料過於詳細,可能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秘密。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