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存股族機會來了!五倍券+通膨撿寶好時機 專家點名13檔受惠股 @ 2021-10-24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通膨 物價
概念:
美國近期的物價及通膨情況愈發嚴重,9月的通貨膨脹率達到5.4%,是美國近13年來的新高。美國聯准會(FED)此前曾稱,今年的通膨率升高是溫和且暫時性的,但主席鮑爾在上(9)月29日宣布,通膨情況可能會延續更久,預期要到2022年才會減緩。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國泰金昨發布報告顯示,民眾對通膨預期持續上升,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為二.○七%,高於九月的二.○五%,且有七成八民眾預期未來半年物價將上漲,僅一.四%預期物價將下跌。學者多認為,現階段「還不用那麼憂心」,主因國內疫情控制好、生產不受影響,通膨相對其他國家還算正常;但民眾若因預期心理將物價的錨定上調,恐讓通膨自我實現,屆時就要注意了。
鮑爾並說,高通膨持久帶來的風險,是讓物價和工資制定者開始對未來的通膨抱有過高的預期,「如果通膨有持續升高的嚴重風險,我們一定會動用政策工具確保物價穩定,並把對就業的影響納入考量。」
物價上漲趨勢對加拿大銀行的立場形成挑戰,央行認為通膨壓力屬暫時性,主要是供應緊縮,以及物價自2020年初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物價崩跌的反彈所致。
國際通膨來襲 王美花:謹慎穩定物價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接受《大紀元》采訪時提到,一般民眾勉強可接受1%左右的通膨,「超過2%,很嚴重了」,物價上漲是有跡可循的,從美國、台灣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可得知必然帶來通膨,但大家都不以為意,美國通膨率已超過5%,台灣也超過2%,且預期上漲趨勢會更明顯。
在貨運費用飆漲、原料飆漲、缺工、罷工與薪資上揚等壓力下,聯合利華(UNILEVER)、雀巢(NESTLE)等消費品大廠都警告通膨壓力依然揮之不去,預期物價將持續漲到明年。美國聯准會(FED)對經濟情勢的最新評估則是成長放緩、物價和薪資大漲,透露些許「停滯性通膨」的意味。
更值得關注的是,政府部門預測這波通膨應屬短期現象,例如九月二十三日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台灣通膨率長期維持低而穩定的結構性因素,短期內不至於松動。但九月二十九日美國、日本、英國、歐洲四大央行總裁連袂警告通膨居高不下的時間將會更久;十月十二日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今年底通膨會急速升溫,明年年中雖然可能趨緩,但通膨風險傾向上行。由於台灣原物料大多仰賴進口,物價走勢勢必受到國際因素牽動,這也正是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日前表示「近期的通膨恐非短暫現象」的主因。
【大紀元2021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國際通膨趨勢蠢動,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21日指出,台灣電價凍漲,油價則有既有調控機制,預估今年物價漲幅不超過2%;此外,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指示「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運作機制督導穩定物價工作,嚴查哄抬物價。
通膨虎視眈眈!蘇貞昌穩定物價 要求部會動起來
央行此前曾表示,預計到年底消費者物價指數會將通脹升至4%以上。皮爾說: 「如果看到未來幾個月的通膨率接近或高於5%,我也不會感到意外」。皮爾認為物價將在明年大幅上漲,預計通膨在2022年下半年才會下降。
所幸,自1970年以來全球只發生這兩次停滯性通膨,隨後物價穩定,期間雖偶有停滯通膨之說,但終未成真,譬如說2007~2008年這一波,隨著原油由2007年初50美元升至年底90美元,次年升破100美元,一度直逼150美元,歐、亞普遍有輸入性通膨征兆,停滯性通膨之說不絕於耳,美國前聯准會主席葛林史班示警已看到停滯性通膨的初期征兆。這一年,美國外有油價飆漲的通膨壓力,內有次貸危機的衰退隱憂,究竟該升息或降息,各方看法迥異,美聯准會以提振經濟為優先,連月降息,惟葛林史班卻認為:「聯准會一再降息只會干擾金融市場,必以失敗告終。」其左右為難,於此可知。
通膨復熾是目前投資人擔心的問題,隨著各式各樣物價齊漲,通膨愈看愈不像是「暫時」的,許多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紛紛示警,呼吁決策當局切莫輕忽通膨久久居高不下對經濟的沖擊力道。
調查中也詢問受訪者對於物價上漲的對策及看法,面對通膨帶來的物價上漲,受訪者大多預期會減少「衣」與「樂」兩大消費的支出,而消費不減反增的兩大項目則為「食」與「住」;此外,對於目前物價的感受度,逾75%的受訪者明顯感受目前物價比去年同期來的更高,甚至當中有30.1%受訪者覺得物價已經到了非常昂貴的程度。張漢超分析,部分民眾會因物價上漲壓力而有縮減消費的打算,不過由於飲食及居住開支屬生活必需項目,在維持既有生活品質的狀態下,該兩項生活項目不易像服飾或休閒娛樂可以不花費或減少延緩消費,因此只能順勢拉高「食」與「住」的消費預算。
紐西蘭第3季通膨飆速是10年來最快,物價廣泛上漲,尤其是住屋相關成本。美聯社
他指出,油價上漲帶動物價波動,內需產業能量仍舊不足,許多商家嗷嗷待哺,尤其餐飲業緩步復蘇過程中,民眾也發現物價也跟著漲起來,這跟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有關,「國際原油每漲1元,就會影響CPI漲01%-0.04%」,面對輸入型通膨,他也呼吁蔡政府苦民所苦,凍漲油價。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