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施政報告2021|地建會:支持多管齊下增住宅供應(19:09) - 20211006 - 即時地產新聞 @ 2021-10-08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房屋 施政報告 土地
概念:房屋土地政策 , 一份施政報告林鄭
【11:36】分拆運輸及房屋局,讓這兩大政策范疇可獲得更專注的高層領導,特別是令新設的運輸局可專注處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事宜,同時更促進物流業發展,並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研究分拆後的房屋局和負責土地發展和工務的發展局有否理順的空間,以加快房屋用地供應。
對於早前有消息指《施政報告》會提出重組政府架構,開設新政策局,而運房局即將「拆局」。調查發現,有63%受訪者贊成政府設立新政策局,以專門推動土地房屋政策;而對於設立新政策局推動文化工作,表示贊成及不贊成的各占36%,表示不知道/很難說/無意見的則占28%,反映多數市民支持改組運房局,但對增設文化政策局則意見分歧,未有共識。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今日(6日)11時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早前有傳中央官員曾約見地產商,料施政報告主要聚焦土地及房屋供應,近日就盛傳政府會於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有關措施,包括降低祖堂地轉售及舊樓強拍門檻等,最新更傳政府擬全面規劃新界北用地,住宅供應可達50萬伙,不過以興建公營房屋為主,並據傳不可避免要運用公權力收回私人土地。今次施政報告料將影響本地地產股股價走勢,宜密切留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個有關房屋及未來土地供應大計,首先打造北部都會區,提供住宅單位約165, 000至186, 000個,最終該區總供應單位逾90萬個;未來十年建公營房屋33萬個;私營單位供應10萬個,中、長期提供約400 ,000至500,00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施政報告2021》,本文整理《施政報告2021》有關土地、房屋政策的發言重點:
行政長官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最新估算本港缺乏約3000公頃土地,提出多項房屋土地政策,包括於「北部都會區」開拓額外600公頃土地興建房屋。不過,不少新政策屬中長期的房屋供應措施,未來5年只有約10萬伙公營房屋落成,而「北部都會區」額外提供的單位更被納入下一個10年期的供應量,即於2031-32年才開始有房屋落成。
房特首林鄭月娥今日(6日)公布本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土地及房屋政策方面提出「遠期目標」,其中設立北部都會區,研建5條新鐵路,當中會駁通深圳前海、新皇崗口岸及羅湖新口岸。以下為施政報告重點內容。
內容將總結本屆政府4年多的工作、900多項政策落實情況,今年《施政報告》也會聚焦未來、提及重要的經濟議晨、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她又指,房屋土地會是今次《施政報告》重點,所以具體紓困未必會再提。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本周三(10月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外界預計焦點為土地及房屋政策。綜合市場消息及分析的預計,林鄭料宣布推出6項土地及房屋政策,包括釋放濕地及祖堂地、研究葵湧碼頭搬遷、加強土地共享計劃、殺房租管等等。
銀河聯昌中港房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認為,今份《施政報告》除了著重增加土地供應外,亦講求與內地的融合,料可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而宣布的樓市措施對發展商「無咩負面消息」。他不諱言,中央一定關心香港房屋問題,但相信內地政策不會照搬到香港,大力干預樓市,「中央可能會有一些溫馨提示。」
住屋問題纏擾社會多年,公屋輪候時間升至近6年高位;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多項房屋土地政策,不過大部份屬中長期的「房屋願景」。
新一份《施政報告》聚焦房屋及土地供應,香港置業進行「施政報告」調查,於施政報告公布後,以問卷形式進行,成功收回286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有52.4%受訪者認為未受惠房屋供應相關政策,占比最多,其余47.6%則表示受惠。滿意度方面,有52.1%受訪者不滿意《施政報告》的房屋供應相關政策,而47.9%則表示滿意。
當然,現時政府有關土地房屋的內部行政效率一定存在改善空間。像是《施政報告附篇》提到發展局、環境局及其他政策局為了「加快土地供應」會「嚴謹並徹底審視法定城市規劃、環境影響評估、收回土地和工程相關程序,並積極采取其他行政措施,以進一步精簡發展管制流程」,但實情卻是由發展局領頭的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成立了三年也只能推出少數幾項瑣碎改動。
香港測量師學會亦表示,樂見政府對建築、房屋及土地政策發展的關注,包括將「標准金額」補地價機制延伸至新界土地、釋放綠化地帶、降低新界祖堂地出售門檻等。學會希望當局在長遠政策外,加推措施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包括訂立最小樓宇面積標准、為殺房設立臨時設計及轉換要求,以及應成立專責部門,長遠地推動和監管老舊樓宇的管理、維修及保養等,為舊樓居民改善建築環境。
去年《施政報告》表示覓得330公頃土地,未來10年可建31萬公營房屋單位,《長遠房屋策略》建屋量「首度達標」,官員表示相關土地來自東湧填海、古洞北等新發展區,以及多幅改劃作公營房屋用地的政府土地及棕地,數字「沒有水分」,可是當時已有人提出,這些新覓土地並不那麼「新」,質疑當局靠加大發展密度「砌夠數」。另外,10年建屋量「頭輕尾重」,首5年僅夠土地建10萬伙,余下三分之二集中在後5年,亦令人憂慮當局會「走數」。雖然官員拍心口說「有把握」,強調後5年土地已完成改劃等工作,惟承認諮詢、收地等階段若遇反對,或礙進度。現在當局說額外覓得20公頃土地, 建屋量可達33萬,市民難免將信將疑;對於「頭輕尾重」問題,林鄭僅說「督促」運房局長竭力壓縮建屋程序,「爭取」盡快建成更多房屋,同樣難予外界信心。
我們經常說新加坡房屋政策成功、政府做得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加坡土地大部分為政府所有,屬國有土地;在獨立前,新加坡國有土地的數量約占國土總面積的約60%,獨立之後,新加坡通過強行征用私人土地,擴大了國有土地資源,全國私人占有的土地面積則從獨立前的約40%,下降至20%左右。
明報報導,林鄭施政報告指出最新估算香港缺乏約3000公頃土地,提出多項房屋土地政策,不過,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新計畫占地廣泛,更涉多項基建,質疑現屆港府未必做到。觀塘殺房居民關注組組織者陳穎彤亦批評,港府今次無著墨於解決殺房問題,僅將過渡性房屋作為「擋箭牌」。
特首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不少長期房屋政策,包括未來10年起33萬公屋,但明言未來5年會較為緩慢。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今份《施政報告》欠缺短期及即時的救民生及救就業政策,對於許多住殺房街坊來說較失望,而租管方面亦無設立起始租金,許多貧窮基層未來只能續捱貴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土地及房屋政策,如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北部都會區」,預計整個發展區完成後可提供90.5萬至92.6萬伙單位,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土地房屋政策,發展商普遍對相關政策持正面態度。其中正在積極部署推售火炭新盤星凱.堤岸的中洲置業,該集團營銷策劃總監楊聰永表示,樂見今次施政報告中,能為中長線房屋供應作出增加,有助市民安居樂業,亦同時有利業界提高覓地及增加土地儲備的機會。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房屋土地政策為重頭戲,當中提到「北部都會區」發展。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今日(7日)在出席電台節目時推算,連同其余新擴展計劃,至少需要20年時間方完成都會區工程,直言:「呢個時間我自己覺得太慢,都仲系用緊過去傳統城規或者系審批流程。」劉建議當局可以透過更改法規或縮減審批程序,令都會區可以在10年左右見雛形,15年可成熟運作。
增加房屋單位的進度,端視乎土地供應。去年的《施政報告》已經提出,要加快土地發展程序,理順從簡,加強部門協調,壓縮「生地」變「熟地」和住宅樓宇落成的時間表。而今年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會在未來日子提供若干土地供興建房屋單位。政府也會采取其它措施加快土地供應,例如檢視綠化地帶、釋放新界祖堂地、延伸補地價標准化至適用於新界土地、延長活化工廈措施及重建舊屋村等。
【明報專訊】自有特區政府以來,土地房屋政策脫不了屆屆不同。新一屆政府上場,總把前朝的土地房屋政策推倒重來。但想不到現任特首林鄭月娥這一屆政府還未完結,就仿佛要將原有的土地政策推倒。昨天林鄭公布的施政報告,占最大篇幅當然是新界北規劃,讀完之後,大家不其然會問,同一位特首3年前提出的「明日大嶼」又如何呢?
總商會主席王冬勝表示:「我們樂見政府積極紓緩房屋和土地嚴重短缺。事實上,樓價高企令市民的生活百上加斤,更窒礙香港吸引和留住人才,繼而影響經濟發展。總商會期待在落實有關政策的時候,為當局出謀獻計。」
在房屋政策方面,林鄭月娥說,讓市民安居,是政府的房屋政策首要目標,政府在未來10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比去年公布的數字略高,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運房局會於今年底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中交代詳情。林鄭月娥表示,她已督促運房局局長要竭力壓縮房委會的建屋程序,爭取盡快建成更多單位。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