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恆指公司:模擬恆指成份股達80只市值將增25%至近33.4萬億五大成份股權重降至36.1% @ 2021-03-02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指
概念:恆指改革
恆指公司去年發表改革諮詢文件,建議指數成分股數目增至65至80只,但最終決定進一步增至100只,以擴大市場覆蓋率。目標預料會在2022年中前,在剩余的5次指數檢討中逐步增至80只,隨後再增至總共100只,但仍未有切實時間表。
恆生指數超過半世紀以來最大改革,藍籌股數目明年中之前將大增至80只,最終會增加到100只,權重上限劃一為8%,並同時維持20至25只香港公司在成份股內,以保持恆指的特色,但日後港企占藍籌股數目的比例及權重,會較現時進一步下跌。恆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稱,恆指改革後對各持份者均有利,期望可獲更多產品追蹤。
恆生指數改革諮詢將於3月1日公布結果,恆指季檢結果今日先出爐。下周一公布的恆指改革最主要的變動,(1)是成份股增至65至80只,按現時52只藍籌計,增加13至28只,(2)取消最少上市時間要求,(3)成份股權重由10%降至8%;第二上市及同股不同權股份權重上限,由5%加至8%。由於恆指季檢今日先揭盅,意味恆指改革諮詢結果的變動,將於下一次恆指季檢才公布。
此外,恆指落實改革,成分股數目將逐步增至100只,並放寬上市歷史要求。所有藍籌股權重上限設為8%,部分現有權重股或受累。長遠而言,成分股數量將增至100只,並從7大行業中挑選,惟對象未必是新經濟股,恐削弱增長動力。恆指未來的特性更似恆生綜合指數,影響難言好壞。
【明報專訊】恆指公司雖然在下周一才公布恆指改革的諮詢結果,但昨日的季檢中,意外有大改動,新增3只藍籌,使恆指成分股數目增至55只。新染藍的包括阿里健康(0241)、龍湖集團(0960)及海底撈(6862)。恆指沒有成分股被剔出。連同國指、科指及綜合指數的所有變動,將於3月15日起生效。
恆指季檢周五揭盅 京東、比亞迪染藍大熱 料一並公布改革結果 成分股或增至80只
●恆指公司公布恆指改革方案,藍籌股數目將由現在的52只,大增至65只或80只
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推波助瀾下,內地資金持續通過港股通流入港股,北水尤其是獲政府支持的公募基金南下掃貨,在港股市場的地位更為重要。近日,內地公募基金不論是發行還是南下速度均明顯加快。參考中金數據,截至今年2月5日,內地共有7,541只公募基金,總規模達20.18萬億元人民幣,當中有1,095只是可投資港股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港股比例約0%至80%),總規模達2.67萬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多出623只。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港股持股增加2,694億元人民幣,持倉市值達3,447億元人民幣,占港股通港股持股市值的16.4%,較2019年上升9.8個百分點,從持股量及新增數額而言,公募基金已成為港股主要的購買力量。中金預測,公募基金平均每年將增持2,500至3,500億元人民幣港股,占港股通南向總流入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而港股持倉比例將由去年底的15.8%提高到25%至30%。對不少投資者而言,香港估值低窪,不論是市盈率還是估值,都是偏低,加上港交所開綠燈,讓部份受本地市場追捧的生物科技、新經濟科技股納入互聯互通選股范圍之內,而恆指改革亦令個股多了被動資金追捧。
下周一公布恆指改革諮詢結果 成分股數目或大增至80只
自1969年推出以來,恆生指數一直被公認為港股市場的「晴雨表」。推出之初,恆生指數僅有33只成分股,直至2007年才開始納入H股,成分股數量隨之增至38只。其後,恆指逐漸擴容,於2012年增至50只,在去年12月增至52只,並將於今年3月15日增至55只。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