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GDP年內由負轉正反映的兩個勢頭 @ 2021-01-20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經濟
概念:中國去年經濟增長
在中國中部合肥市,像圖中這樣的大型建築項目代表了中國經濟最強勁的產業之一,為勞動者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並使中國成為建築設備的領先制造商。 KEITH BRADSHER/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率超過9%。去年2.3%的增長率創下新低,但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復蘇強勁,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且增長率超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2.1%),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1.9%)。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去年GDP依然維持正增長實屬不易,四季度GDP增長速度加快,表明中國經濟依然韌性較強;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平穩中偏升的整體態勢不變,投資對於經濟增長依然具有重要作用,消費亦有望加速復蘇。
盡管中國是去年新冠疫情期間唯一實現擴張的主要經濟體,但經濟增長依然很不平衡,嚴重依賴對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制成品出口。國內消費表現滯後,2020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萎縮3.9%,進口商品需求也略有下降。
去年中國官媒之一的《求是》雜志重刊了習近平一篇在2015年的文章《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當中就強調「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正好顯示了中國經濟以國家主導的經濟為核心的發展模式。這顯示中國並沒有放棄國有經濟的根本,但與此同時國有經濟也必須與市場接軌,更好地於市場上生存。
. 老干媽與藍領潮:一個中國小鎮的經濟復蘇樣本。老干媽所在的貴州昌明鎮見證了中國由藍領工人推動的經濟復興。當局使用國家槓桿重啟工廠或大型建設項目,推動經濟復蘇。但在解決其他問題方面,政府面臨更大困難。(閱讀本文中文版)
華春瑩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發展也會更好貢獻世界。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勢頭,不僅惠及中國,也惠及世界。中國不僅貢獻了經濟增長,也為各國抗疫提供了多種急需的物資,並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經合組織2020年12月的預測顯示,2021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相信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會為世界創造更多需求、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一場疫情,反而「鞏固中國在全球經濟的位置」,阿肯色大學教授KA ZENG如此表示。川普前兩年跟中國大打貿易戰,也給了中國大好機會,和亞洲與歐洲國家建立緊密的經濟關系。歐美企業近期也可能持續投資中國市場,因為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可能是少數經濟大幅反彈的國家。
雖然這是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最低的一年,但是,絕對需要相對地來看待這個「最低」,因為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所有其他大國的經濟都處於衰退之中。尤其是,中國第四季度的經濟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了6.5%,和第三季度相比增長了4.9%,這表明中國經濟在快速的重啟。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下降了6.8%,沒有任何人預料到中國經濟復蘇得是如此之快。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估,中國的經濟增長在2021年將會達到7.9%。
分經濟類型看,12月份,中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4%;股份制企業增長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8.5%;私營企業增長7.6%。
據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公布的《2021 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報告》,中國經濟已從疫情復蘇過來,今年的焦點落於直播銷售、夜經濟及雙循環等。錢又特別提到,十四五規劃著重內外貿一體化,多方面支持出口商轉型至內銷市場,例如認證標准、資金支持等。而且政府又鼓勵電商配合相關政策,她建議出口商宜借助電商發展內銷。
嚴鵬程總結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有5個特點,一是實現總量突破,2020年中國經濟規模突破了100萬億元人民幣;二是積累調控經驗,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沖擊,及時果斷、科學精准地推出對沖政策,推動經濟穩定恢復;三是推動結構優化,在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峻風險挑戰的情況,沒有走粗放發展和重復建設的老路,而是牢牢把住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順勢而為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逆勢發展,引導鼓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是激發市場活力;五是暢通供需循環。
中國對澳洲鐵礦的依賴與中國加大對澳洲實施的制裁形成強烈對比,礦業巨頭力拓 (RIO TINTO)周二報告指出,受中國強勁需求推動,上1季鐵礦的出貨量增長了2.4%。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朗格奇(SEAN LANGCAKE)表示,中國的工業復蘇刺激對鋼鐵生產的需求,而澳洲是向中國提供鋼鐵的主要供應國。
西方媒體對此亦進行了廣泛報導。法新社發布了題為「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2.3%、40多年來最低」的報導,被多家外媒轉載;國營的法國24電視台(FRANCE24)的報道為:「中國在經歷40年來最慢經濟增長後,反彈進入2021」。而「德國之聲」報道的標題是:「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創下40年來最慢增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份新報告指出,上述因素加劇了中國生產率增速下滑的趨勢,生產率是指每單位投入的產出。報告顯示,以衡量整體經濟效率的各部門平均生產率的指標衡量,中國經濟的生產率僅相當於美國、日本或德國等全球表現最出色經濟體的30%。
昌明鎮見證了中國在新冠病毒後驚人的復興——由中國工廠和建築工人布滿老繭的雙手推動。除了少數例外,世界其他地區仍處於大流行導致的低迷狀態。但當中國於周一公布2020年經濟數據時,預計將顯示該國的經濟增長,盡管在當年前幾周被封鎖拖累。(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宣布,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了2.3%。——編注)
中國經濟│去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按年增7.3%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復蘇,並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回到疫情之前增長軌跡的經濟體。最主要的推動力,是中國的社會治理模式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使疫情的防控有力、迅速。
【大紀元2021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意晴台灣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沖擊全球經濟,中國不斷以「經濟復蘇中」一事自豪,然而,外媒指出,中國經濟的復蘇並不平衡,中國最深層的「生產力低弱」問題正逐漸惡化,原因是中共不斷收緊對企業的掌控權,在增加對國有企業的投資之際,也加大力度控制民營企業,但實際上,此舉只是讓國營企業苟延續命、強制獲利較高的民營企業出局。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