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白宮封殺華為升級禁制造商勢「斷芯」 @ 2020-05-18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華為
概念:華為台積電 , 美國商務部
據《彭博》報導,川普政府上周五 (15 日) 發布新規,將美中沖突開辟最新戰線,禁止任何使用美國設備的晶片制造商未經美國政府批准,就向中國華為供應產品。這意味著台積電和競爭對手將不得不切斷華為業務,除非他們從美國商務部獲得豁免。
美國商務部先是公布將華為臨時許可證再延長90天,讓美企能持續與華為進行業務往來,同時警告這是最後一次延期;隨後,美國商務部再發出禁止美國軟體以及相關技術的半導體廠商,在未經過美國政府許可下,不可供貨給華為。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推文表示,如果美國進一步封殺華為的美企供應鏈,北京當局將「限制或調查」蘋果、思科與高通,陸美科技戰儼然再度開打。
自從美國政府兩年前開始制裁華為,限制任何美國技術占25%或以上的零部件供應予該公司,華為確實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去美國化」,部分供應商亦予以配合,包括局部改用歐洲或日本專利以取代美國專利,務求令一些零部件的「美國含量」低於25%,以便繼續向華為供貨。同時,所謂「技術含量」的判斷其實有得拗,20%至40%之間的差距可以相當模糊,好像台積電這種全球獨一無二的供應商,一直「側側膊唔多覺」繼續替華為代工晶片,畢竟美國若然制裁台積電,恐怕所有美國人再也買不到4G手機。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台積電 (2330) 上周五突然宣布赴美設廠計畫,其他台灣半導體原物料廠商、甚至周邊的零組件廠可能將一同前進美國,即台積電的12吋半導體供應鏈不排除一並前往。 不過,美國擬擴大圍堵華為,由於華為是台積電第2大客戶,去年營收占比達14%,市場憂心台積電營運恐將受到影響,沖擊台積電今早盤跌逾2%。隨著台積電股價走跌,包括帆宣 (6196) 、弘塑 (3131) 、家登 (3680) ...
所以只剩下科技戰,美國商務部之前考慮要下調「美國技術含量十五%」的限制,這直接沖擊到台積電賣華為的晶片,台積電原希望能撐到年底看選舉結果而定,結果撐不下去。一般認為,台積電是因為承受美國壓力不得不赴美設廠,這與二○一六年在大陸要求下興建南京廠,如出一轍。
當天,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更改《出口管理條例》公告,主要內容有兩點:第一是華為和海思使用美國商務管制清單內的軟件和技術所設計生產的產品,都將納入管制。第二是對位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這包含出口、再出口,跟轉運給華為和海思(美國境內的設備在2019年就已經被限制了)。考慮到該措施會對於晶片代工廠帶來巨大的經濟影響,因此給予120天的緩沖期來出貨給華為,以降低該規定變更帶來的沖擊。
中美關系在剛過去的周五(15日)發生了兩件關鍵大事,一是美國決定進一步收緊向中國電訊設備巨頭華為供貨,二是華為芯片主要供應者台積電,宣布在美國設立高端芯片廠的計劃。兩事相隔僅數小時,絕非偶然巧合,客觀上產生的效應是:美國升級攻擊華為供應鏈,而作為華為合作伙伴的台積電,釋出站在美國一方的姿態。如再結合特朗普政府近期不斷重申的中美「脫鉤論」,可以合理推敲,美國已為攻擊中國供應鏈掀起大幕。有觀察者形容,這是中美貿易戰的第二波。
美國商務部於周五 (15 日) 宣布將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再延長 90 天,並警告這將是最後一次延長。此外,商務部還發布新出口限制令,禁止使用美國軟體及相關技術的晶片供應商,在未事先取得美國政府核可的情況下供貨給華為。
台股520行情隱憂起,美國商務部發布華為新禁令,台積電等華為概念股成受害對象,部分抵銷外資看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鞏固關系」正面利多,多空因素交錯,法人預期,台積電18日開盤可能先反映美股ADR下跌,隨後觀察低接資金是否進場,營造520多頭士氣。
這項新禁令被視為臨時過渡最終規則(INTERIM FINAL RULE),也就是不需要公眾評論期就生效的規范。不過,商務部表示,真正生效期會延後120天,讓企業有機會表達意見。同時間,商務部宣布將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再延長90天,允許美國企業在8月13日前繼續和華為展開業務,並警告這將是最後一次延長。
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指,華為與其外國關聯公司通過各種方法躲避了美國去年實行的實體清單限制。「我們必須修正我們被華為、海思利用的規定,防止美國科技促成打擊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利益的惡意行為。」
美國商務部周五 (15 日) 發布了新的出口限制令,禁止使用美國軟體及科技的國際半導體大廠,在未獲得美國政府核可的情況下,將產品出貨給華為。根據該命令,美國商務部將可限制台積電對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出貨。
台積電是美國科技巨頭的主要供應商,例如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以及華盛頓已經列入交易黑名單的中國電訊商華為。美國商務部一位官員說,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決定對該部門產生了「善意」,這項法律的起草者如果實施,將嚴重限制台積電向華為銷售芯片。
華爾街日報稱,這項措施禁止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制造商,在沒有獲得美國官員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提供產品。該措施可能會讓美國商務部有能力阻止台積電向華為供貨。
此外,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已修改針對華為的出口令,以阻止華為獲得美國軟件及科技直接生產的晶片。商務部的聲明也指,「禁令旨在應對華為降低美國對其出口控制的努力。」
美國商務部15日發出禁令,除非獲得供貨許可,否則禁止半導體廠商將含有美國軟體和技術的產品賣給華為,其中台積電(2330)也受新規定限制,美國不保證台積電還能持續供貨華為,受此影響,15日台積電ADR下跌2.3美元,以49.8美元作收,跌幅為4.42%,今天盤中股價亦下跌5.5元,跌幅為1.85%。
美國商務部上周五修改出口規則,要求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外國企業(包括台積電)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才能賣某些晶片產品給華為及其旗下海思半導體。華為是台積電5G智慧手機和基地台高階晶片的主力客戶。
台積電宣布要在亞利桑那設廠,外界解讀,美方可能希望藉此確保晶片供應無虞,緊接著,15日美國商務部表示,正在修改相關規定,打算對華為祭出出口禁令。只是這會不會影響台積電出口華為,美方並未說死。
據《環球時報》發表文章指,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卡脖子」行動有變本加厲之勢,如果美國對華為進一步「卡脖子」,阻止台積電等向華為供應芯片,中方將予以強力反擊。中國須做好應對美國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最壞准備
美國商務部在上周五公布新措施,向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開刀。市場早前本來以為台灣晶片巨頭台積電,要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12吋廠,雖然完全不符合生產成本、供應鏈管理和員工招募等考慮,但是可換取繼續為供應晶片給華為的一個「政治決定」。
美國商務部公布了新規定,擴大美國政府的權限。美國政府將要求把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半導體銷售給華為之前,必須先獲得銷售許可。這加大了美國政府針對華為得到供貨的限制。
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正著手修改出口規定,會策略性地針對華為所采購的半導體零件,只要有使用美國相關技術、設備生產的晶片,在出貨給華為之前,都得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美國商務部強調,此舉會讓華為無法再「破壞美國出口管制」。
路透社稍早前報道稱,美國商務部正在修訂一項針對華為的戰略性出口規定,除了會打擊華為,也會打擊到供貨給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的台積電公司。台積電目前未有回應事件,該公司剛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座價值120億美元的芯片工廠,為公司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