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CY心水清計到肥佬黎誇大蘋果印數要求馬上澄清| 博客文章 @ 2020-05-12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蘋果 黎智英
概念:壹傳媒黎智英
因去年參與反送中游行集會而於本月 18 日被拘捕的黎智英,首次親身為他創辦的《蘋果日報》拍攝告急影片。黎智英在影片中穿著西裝,神情無奈,苦笑地表示「我地有事請大家幫忙」,又指這幾年《蘋果日報》虧蝕都很嚴重,受疫情影響,廣告及訂閱人數都不如以往。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前特首梁振英今日(2日)再度於FACEBOOK發文狙擊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指黎的「大兒子黎瑞恩」經營的8間餐廳沒有被列入《蘋果日報》的黃店名單內,店內亦沒有貼上標語支持社會運動,梁振英認為黎智英的做法是雙重標准,並列出8間餐廳的名稱代替黎宣傳。
香港中律協創會會長陳曼琪認為,港澳辦說法並無干預香港司法,而是提醒香港是法治社會,任何人犯法都應受到法律制裁,同時提醒警方、律政司及法庭等執法及司法機構,應公正嚴明對待每一宗案件。她表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關系不言而喻,認為《蘋果日報》有關指控反而有企圖用輿論向公職人員施壓,是涉嫌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並不恰當。她又稱,港澳辦說法正正提醒市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不會因為對方是權貴或傳媒大亨而有法律特權。
壹傳媒老板黎智英涉嫌刑事恐嚇記者及非法集結的案件,日前提訊,港澳辦及內地官媒新華網相繼發表評論批評黎妄用輿論施壓及綁架法治,又稱黎等人難逃正義審判。黎智英旗下的《蘋果日報》昨日(7日)惡意撰文抹黑港澳辦及官媒干預香港司法,逼法院重懲黎。有立法會議員及法律界人士齊斥黎身為被告,竟利用旗下傳媒機構就案件發聲,變相是向法庭施壓,有藐視法庭及妨礙司法公正之嫌。
講真,公司搬走左,系一回事;黎智英及《蘋果日報》有冇曾經涉嫌違規,系另一件事!就算間提供「公司秘書」服務慨公司搬走左,而查證到相關人事確實曾經違規,一樣系「犯法」,一樣要追究落去!據報,對於係工業區違規,尤其系違反地契條款慨懲處,一般而言可能系罰款了事,但囍雨要點出,如果黎智英及《蘋果日報》系長期違反地契,咁仲應該系罰佢錢?定系要考慮同《蘋果日報》終止契約收回土地,將佢「踢出」工業區呢?問題真系好多,但科學園應該秉公處理,唔好因為《蘋果日報》「惡」而怕左佢!其實,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都指出,如果違反批地條款,最嚴重系可以收回土地,但現時違規阻嚇力不理想,就算涉事者更正錯誤,亦應該重罰。今次黎智英涉嫌違規,如果因為佢系「反政府報章慨老板」而唔執法,就實在太無天理!
在蘋果日報的視頻上看到黎智英用懇切的語氣呼吁大家:最艱難時刻,請你幫幫蘋果!我一連看了三遍,心中很感動,心情卻五味雜陳,這也許是媒體業的最後宿命!我和黎先生都同在一艘船上,我們都挑最難走的路走!
黎智英從第一天創辦蘋果日報,他就拿蘋果日報當反共急先鋒的喉舌,因為他投入傳媒的開始,就是因為他批評了北京的六四屠殺,而讓他不得不棄走佐丹奴服飾王國。也就是說,從蘋果開門的第一天,蘋果的命運就定了,不是共產黨死,就是黎智英亡,也就注定了他日後媒體王國的敗亡。蘋果的政治立場,雖然影響了生意,但他搭上了傳統媒體壟斷帝國衰敗的浪潮,回歸報紙服務讀者的初衷,因而趁勢而起。但現在蘋果搞政治,不但大幅報導香港的反送中,甚至變成反中國運動的「時代革命」要角,一如蘭德的報人,黎智英讓意識型態沖昏了頭,會導致生意的失敗。
今早(18日)被捕的壹傳媒集團黎智英惡行累累,旗下《蘋果日報》更多次涉失實報道。「保衛香港運動」召集人傅振中連同十多名市民到壹傳媒大樓示威,他們高舉標有「資助暴動,刑事檢控黎智英」的橫額,又高叫「亂港大漢奸、黑金黎智英」等口號,指黎「資助暴動」需被刑事檢控,支持警察嚴正執法。
近日,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連同其他著名KOL拍片呼吁支持者「幫幫手」訂閱,避免失去香港唯一「偏黃」的報章。香港蘋果日報因長期政治壓力與傳統媒體廣告影響力下,廣告銷量受雙重打擊而大跌,去年大膽推出「會員訂閱制」,以增加相對穩定的會員收費,期望扭轉傳統以廣告收入為主的經營模式。最初蘋果一舉有近80萬人登記成為會員,不到一年卻回落至不足60萬,而受疫情影響,廣告收入更跌至谷底。然而,就算黎智英等呼吁後多了約3萬人登記,也應重新審視如何利用「訂閱經濟」(SUBSCRIBED ECONOMY)推動會員業務發展,不能單靠會員收費撐起整份報紙,而應借會員發展更好的「體驗」(USER EXPERIENCE),帶動會員訂閱費用以外的其他收入方可持續經營,筆者推介可讀《訂閱經濟》一書。
黎智英又提到已私人墊支5.5億元來支撐著《蘋果》,認為若真是繼續困難都會撐下去,希望市民能夠了解辛苦和困難,幫忙支持訂閱讓《蘋果》能繼續撐下去。
市民張女士指,《蘋果日報》頭版早前刊登警方針對個別食肆的報道,警方其後逐點駁斥,更指屬失實指控。張女士直斥「叛國禍港四人幫」之首的黎智英操控《蘋果日報》,肆意抹黑警隊,意圖分化警隊與市民的良好關系,嚴重影響市民利益。而壹傳媒連年虧損,原因是「天怒人怨、自食其果!」
我與蘋果已有很多年的淵源,但與黎智英先生只有一面之緣。有一次在蘋果日報的酒會上,董橋先生介紹我和黎先生認識,事後我寫信給他,希望能出版他的著作。這件事後來沒有做成,主要當然是政治的原因。
在香港爭取民主斗爭中經驗豐富的三名長者2020年5月5日周二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庭受審:前立法會議員李卓人 (LEE CHEUK-YAN) ˎ 民主黨前主席楊森 (YEUNG SUM) 和媒體大亨黎智英(LAI JIMMY)。三人都被控參與了去年2019年8月31日未獲港府批准的ˎ 旨在突出北京拒絕香港實施普選五周年的集會示威。據蘋果日報網站報道,黎智英周二在出庭前強調,這是秋後算賬。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