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原油寶股災】中行致6萬客戶狂蝕逾百億專家:如無牌賭場洗劫賭客 @ 2020-04-28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原油寶 中行
概念:中國銀行原油寶投資者
財經專家分析說,國際原油期貨經中國銀行「度身訂造」成「原油寶」後,的確是一款低風險理財產品,原因在於客戶在中國銀行開立原油寶賬戶,這個賬戶是在銀行內部的,絕無可能到境外交易所去交易原油期貨,銀行在自己的內部電腦主機系統模擬了原油期貨的交易環境,讓投資者在這個模擬環境中「玩游戲」。並且中國銀行原油寶的交易時間和CME原油期貨的交易時間也不匹配,更說明中國銀行相當放心,並沒有實時按照「游戲」到CME期貨市場買高風險原油期貨。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銀行金融衍生商品「原油寶」爆倉致投資客巨虧事件持續發酵。據中媒追蹤報導,中國各大銀行由逾10萬投資客組成的「紙原油」團隊,大成為原油多頭大金主,沒想到早被專業空頭盯上,趁機大殺,據中國內部漏出的訊息,中國總損失約100億人民幣(約425億台幣),不過,業內人士估算,若加上散戶的總損失可能超300億人民幣(約1200億台幣)。
內地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繼續發酵,據報「原油寶」的投資者,損失超過90億元人民幣,中行就暫緩追收欠款。
內地信訪局表示,收到投資者投訴並已經轉交銀保監及中行跟進,《中國證券網》表示目前中行仍未對「原油寶」投資者追收欠款,或將有關欠款記錄納入個人信貸。官媒《人民日報》早前於人民網的財經評論指「原油寶」是風險極高的期貨產品,看似是金融創新產品,但實際是游走在監管灰色地帶的金融產品,對於存在無限虧損風險的「原油寶」等產品,應該盡快清理整頓,將倉位對沖歸零。
中國銀行期貨產品「原油寶」事件擴大,已有上千名投資人要告中行,外界估計若全賠的話損失高達人民幣90億元,約新台幣382億元。
報道指,中國銀行原油寶掛鉤WTI原油期貨產品,選擇了在最後時刻進行換月交割,遇到重大流動性問題。根據中國銀行的公告顯示,結算價格定在-37.63美元或-266.12人民幣結算。這意味著中國銀行將投資者的倉位拿到了美市最後收盤。有投資者指出,該產品設計規則或存在重大缺陷。反觀,工商銀行 (01398),建設銀行 (00939)的原油投資產品,於本月14日、15日基本完成轉倉,當時平倉價格約在每桶20美元。 。
上周國際原油價格一度暴跌到負,而這居然導致了中國銀行一款叫做「原油寶」的理財產品的爆倉。其結果是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虧損,還要倒貼錢。受損投資人醞釀集體訴訟維權,而中行在壓力下也暫停追繳欠款。另一方面,一度曾是中國首富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因無法支付旗下AMC院線租金,傳將破產。有報導稱其債務缺口達約4千億人民幣。為什麼會出現購買理財產品還要「倒賠」這種奇葩現象?王健林栽在了哪里?
中國銀行原油寶投資者們經歷了「血洗」之後,不但本金虧光,帳戶上倒欠中國銀行一堆債務,欠債幾十萬以致百萬的大有人在。面對中國銀行的鎖帳、打電話催賬、強行劃賬,原油寶投資者們有打算離婚、趕緊轉出中國銀行賬戶里的錢、房產過戶給子女等無奈之舉,以避免被中國銀行追債至傾家蕩產。
最近幾天,中國銀行(中行)理財產品原油寶爆倉,數千名投資者不但在一夜之間血本無歸,還倒欠銀行相當於本金兩三倍的債務之事引發了大陸民眾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金融界業內人士的關注,有業內人士對中行將原油寶歸類到理財產品提出了質疑。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27日訊】美國期油油價崩盤,導致大陸中國銀行旗下的金融產品「原油寶」淨值一夕間變為負值,投資戶血本無歸外,還需向中行補齊虧損。港資深銀行家、時事評論員吳明德教授接受《珍言真語》專訪時表示,原油寶與雷曼債券相似之處在於,銀行將高風險操作的投資產品「零售化」,賣給私人散戶。而原油寶采以「層壓式推銷」,令心存貪念的投資戶陷入高風險之中。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彭博報導,在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五月期貨價格崩盤到負值後,中國各大銀行紛紛停售掛鉤相關油價、被稱為「紙原油」的投機商品,包含中國國有五大銀行的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簡稱中行)、交通銀行在內,都暫停該類產品新開倉交易;據透露,中行掛鉤WTI價格的「原油寶」產品本周造成投資人慘賠六億人民幣(約廿五.八億台幣)。
中國銀行(03988)理財產品「原油寶」引發「倒貼」風波。內媒報道,不少內地投資者就中行「原油寶」事件向國家信訪局投訴,有投資者接獲局方的回覆簡訊,指已轉交銀保監及中行跟進。
【財訊快報/陳孟朔】據財新周刊引述官方消息人士透露,中國銀行(中行)向散戶發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原油寶」總體損失規模可能超過人民幣90億元(下同)。超過6萬名參與該產品的散戶投資者損失多達42億元的保證金。其中,三分之一的投資者的投資額超過5萬元。
紐約期油跌至負數結算,令中國銀行(下稱中行)旗下金融產品「原油寶」部分投資者不僅輸清保證金,還倒欠銀行巨款。 中行上周五(24日)發聲明指,對客戶投資「原油寶」遭受損失深感不安。據悉,不少苦主計劃進行集體訴訟,向中行索償。據內媒報導,有投資者獲國家信訪局短訊回覆,指已將投訴轉交銀保監會和中行跟進。
內地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原油寶」,因為油價暴跌至負數,而引發客戶嚴重虧損的事件,彭博通訊社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指,根據多間分行及支行陸續上報數據,目前已知的散戶投資損失,達到10億美元,相當於78億港元,比最初知道的急增11倍。數字可能隨著銀行檢查其他分支機構的數據而改變。
今個星期,震驚全球的新聞莫不過於美國期油5月合約結算價錄得史無前例的負數水平,不論香港、中國、美國等多國都有投資者損手,其中以中國銀行(03988)旗下一只「原油寶」的期油掛鉤金融產品投資者最慘,本金輸清袋之外,還被中行追討巨額欠款,原油寶變了奪命金,真是慘過「梁天來」。內地近年維權風氣漸濃,已有內地投資者斥原油寶設計存重大缺陷,欲發起集體訴訟。最新發展是有聲音指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於負期油誕生前一星期修改了交易規則,對整個原油價格市場的波動取消了負值的限制,容許期貨出現零以下(負值)區間的價格,認為中行可以代表投資者起訴CME。看來又是一次經濟問題政治解決的戲軌了。
投資者認為,此前油價跌穿負值,中行平倉不及時導致多頭賬戶穿倉,是中行產品設計缺陷、中行風險管理不當的問題,鉅額虧損應該由誰來承擔,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說法。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指出,中行原油寶產品的本質,是高風險期貨,涉事銀行卻作為低風險產品賣給理財人群,這是非常明顯的投資者適當性錯配,投資者可以向銀行索賠。然而,就在投資者維權潮方興未艾之際,中國最大的律師事務所盈科突然「噤聲」。
王雪冰是改革開放後內地金融界開拓者之一,自1976年25歲進入中國銀行,先後在總行、倫敦分行、紐約分行工作,歷任副經理、經理、 副總經理等職,直至中行行長職位。2002年仕途巔峰時,因被查出在擔任中國銀行紐約分行總經理期間違規操作,致美國財政部貨幣監理署(OCC)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對中國銀行罰款2000萬美元。2003年,王雪冰因受賄金額人民幣115.14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中國銀行金融產品「原油寶」事件影響持續擴大,包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多個城市的中國銀行分行,已出現大批投資者到場抗議,要求追回本金。不過,中行態度依舊強硬指出,若不還錢將納入征信。亦即往後投資人要開戶或辦信用卡都會有問題。
今次原油寶爭議在於中行轉倉的時機,據中行相關條款,強制平倉保證金水平定於20%,而另一條款指,若合約到期時仍有未平倉合約,則參考中行的結算價。當晚客戶最後轉倉指示為周一晚10時,及至翌日凌晨2時半中行結算價為負37.63美元,中行日前指出,這段時間會按協議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事實上,有提供紙原油產品的工商銀行(1398)和建設銀行(939),據報早於上周將期貨合約轉倉,未有受負油價影響。
沽空 $3.14千萬; 比率 17.256% 已將合約轉至其他月份,亦暫停投入新資金。該行認為是次事件不會對中國銀行業造成系統性危機,惟就向客戶提供復雜衍生產品投資工具,可視為對以中行為首的內銀風險管理能力的一個警告信號。
2020年4月20日晚,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大跌,收於每桶−37.63美元。同日,中國銀行美油05期合約於22:00停止交易。4月21日停止交易一天,4月22日中國銀行將05期合約結算價定在−37.63美元。這使得中行原油寶05期合約投資者資金遭血洗,不僅保證金全部虧光,還要再付給中國銀行兩三倍的資金,廣大投資者損失慘重。(中國銀行維權入口)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4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