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團體尖沙咀站抗議港鐵加價 @ 2014-03-30T1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港鐵 加價
概念:機制6年 , 130億港鐵加價
代表手持橫額,批評港鐵坐享巨額盈利,但年年加票價;又上演街頭劇諷刺港鐵加價,令市民百上加斤。他們之後遞交請願信,要求港鐵重新計算載客量,增加班次,並促請政府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港鐵加價的方程式,是按消費物價指數變動、運輸行業工資變動,扣除生產力因素計算出來,加幅已低於通漲以及工資增長。
港鐵加價 政黨團體圍轟
不少市民對港鐵加價甚表反感,家住沙田、每天上班均需乘搭巴士及港鐵的兼職清潔工李小姐斥港鐵加價不公道:「現時票價已經貴,又要加!」她不滿港鐵服務質素差,經常出現故障。
鄧家彪也認為港鐵加幅不合理,不滿港鐵持續加價,但服務質素愈來愈差,港鐵事故影響廣泛,震撼程度愈來愈大,經常出現系統錯誤,加價不符合市民期望。他指出,票價調整機制應是「可加可不加」,促請政府作出檢討,並要求港鐵將全數利潤回饋乘客。而工聯會亦前往港鐵總部請願,促請港鐵改善服務及回饋乘客。
去年行政會議對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作出微調,加入了3項因素,包括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變動、事故罰款機制,以及回饋乘客與利潤掛鉤的車費優惠。增加家庭入息中位數變動因素,目的在於調整港鐵票價時要計算通脹變動,更貼近市民的負擔能力。今年港鐵加價3.6%,與通脹水平相近,算是沒有出現大幅加價的情況。然而,港鐵票價按照機制隨通脹加,由於本港進入通脹周期,今年是港鐵票價實施可加可減機制6年來、連續第5年加價,難免予市民港鐵票價加完又加的印象。港鐵是本港最主要的集體交通運輸工具,每日乘客量達500萬人次,占全港交通流量4成。港鐵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加價亦無需立法會和行政會議審批,年年加價勢必產生帶頭作用,其他交通工具也會跟風仿效,市民的交通開支負擔加重,對港鐵印象更差。
港鐵按照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六月起加價百分之三點六,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在本台節目表示,今年加幅其實低於通脹,並不算高,但市民的交通費占收入越來越多,加上港鐵加價後的收益只占整體的小部分,令市民覺得不順氣。他認為,港鐵應及早提出優惠措施,提升公共形象,而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應該利用收益提供公共交通的津貼,令市民感到受惠。
港鐵加價 學者倡政府補貼
.團體尖沙咀站抗議港鐵加價
不少市民對於港鐵加價甚反感,設計公司東主鄧小姐表示,一向不能接受地鐵加價,她住在大圍,指經常有人跳軌令服務受阻,改善服務質素才加價是基本要求。沒有固定地點上班的她無奈說:「無得罷搭亦無得揀,趕時間都要搭。」
政府去年初與港鐵完成可加可減機制檢討工作後,引入以家庭月入中位數按年變化作封頂機制,但由於去年第四季家庭月入中位數按年升百分之六點一六,較是次票價加幅高,換言之機制今年未能為港鐵加價封頂。
十多名工聯會成員昨早到港鐵總部,抗議港鐵持續加價,但服務質素每況愈下。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港鐵去年接連發生故障,市民都認為不應該讓港鐵加價,他促請港鐵如前年般將加價所得額外收入全數回饋乘客。他認為,現時以家庭月入中位數計算的「封頂機制」如同虛設,應改為當港鐵利潤達某水平便凍結票價,「利潤過百億你還好意思加價?」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