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預算案】重申審慎理財重要性 @ 2014-02-26T1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預算案
概念:政府財政預算案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早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別於施政報告大舉「開倉」扶貧,今次預算案將大幅削減一次性紓困措施,更有消息指曾俊華會調低中期經濟增長預測、警告香港將出現結構性財赤,與特首梁振英唱好香港經濟南轅北轍。有經濟學者認為是次預算案將更凸顯梁、曾二人理財哲學截然不同,「一個沽,一個楂」,會令港府長遠財政規劃出現矛盾。
曾俊華形容自己「比較幸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曾蔭權、梁錦松、唐英年三位前任財政司司長的努力下,他在09年中接手時,政府財政狀況已經大為改善,資源充裕。各個政策局可以有足夠資源,積極落實和推動各項社會建設,包括多項大型基建、大學三改四、十二年免費教育、小學小班教育、幼稚園學券、交通津貼、長者醫療券、長者交通優惠等,彌補財赤時期的滯後,開支也有較快的增長,但政府堅持按「量入為出」原則,保持財政穩健。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明(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雖然特首梁振英表明增加收入就可以應付長遠開支;但據了解,香港2013年的經濟增長(GDP)僅得3%,而《預算案》更會把香港中期經濟增長預測,由2010年的4%,下調至3.5%。曾俊華亦會同時警告,若經濟增長保持不變,在2024年前,香港就會面臨結構性赤字,20年內用盡財政儲備;他將會提出節流、開源及儲蓄三方面解決問題,包括增加政府收費。
政府明日公布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有激進派泛民立法會議員已揚言會在辯論財政預算案時拉布。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則表示會「逢布必剪、逢剪必快」。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昨亦召開閉門會議就剪布進行討論,但未有結論。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成員王銳強則建議開征商品服務稅及環保稅等,以抵御人口老化令經濟增長減慢的壓力。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中表示,有市民憂慮香港優勢滑落,擔心競爭力和發展速度不如以往,國際地位會被其他地區取代,影響本地經濟和就業。優越的競爭力不是理所當然的,不會自動延續,港人需要不斷改進,把握機會增強實力。要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限制,鞏固一直以來的成功之道;亦要居安思危,因時制宜,針對環境的轉變作出回應。
曾俊華今早十一時到立法會宣讀下年度預算案,下午三時半舉行記者會解釋詳情。消息指,新一份預算案將調低中期經濟增長,預計未來五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增幅會低於過去多年的百分之四,預算案同時一並公布「長遠財政計劃小組」研究結果,包括建議研究擴闊稅基及設「未來基金」,應付未來一旦出現結構性赤字時的不時之需。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公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網志指,外圍經濟逐漸穩定,預告預算案內的一次性紓困措施,未來將逐步取消。
【晴報專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外界預料政府將「減糖」,派糖金額會由去年約330億元,大減四成至約200億元。有學者指,政府長遠應做好醫療融資,並開征酒店房間稅,增加收入。
我對今年財政預算案的最大期望是曾司長清楚告訴市民,政府未來五年或更長期的財政狀況。例如,施政報告宣布的扶貧措施,及終審庭認為限制新移民住滿七年才可領取綜援違憲的決定,對政府未來的經常性開支有甚麼實質的影響。曾司長曾在網志說過,政府在回歸後遵守基本法就政府財政須量入為出,以及公共開支須與經濟增長相稱的規定。但他同時說,由1997-98年至今天,政府經常性開支增加95%,其中社會福利項目更增加179%。同期間,本地生產總值增加60%,比政府總開支的126%增幅少一半。這個情況,不可能持續多15年。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表示,本港在貿易物流、金融、旅游和專業服務四大環節,已經建立起相當的規模,在國際上有出色的表現。這些產業成為今天香港的經濟支柱,不是由政府硬性指定,而是業界憑藉自身和香港的優勢,投入幾十年的努力,經過國際競爭汰弱留強,才將香港發展成為商貿樞紐、金融中心和國際旅游城市。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明日公布預算案,將一並交代「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主要結論。
本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發表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時表示,預期今年本港平均整體通脹為4.6%,基本通脹率為3.7%,主要是環球經濟增長以及物價升幅仍溫和,食品價格亦大致平穩,而本地生產要素成本的升幅趨向緩和,以及去年新訂住宅和商鋪租金升幅顯著減慢,都有助降低今年的通脹壓力。
日前,由財爺曾俊華委任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由回歸至今,本港生產總值增加約60%,但同期的經常性開支增幅卻接近100%。隨著人口老化,未來勞動力不足,庫房收入減少,本港最快10年內會出現結構性赤字,20年內財政儲備可能「干塘」。居安思危,本港是時候開始采取行動,避免財赤危機成為現實。而要保持公共財政穩健,必須做好開源節流,包括擴闊稅基、控制開支增長,但這些措施難免觸動市民的切身利益,可以預期將引起極大爭議。開征銷售稅始終未能成事就是典型例證。開支不減,收入難增,本港終有坐吃山空的一日。市民應理性地看待和討論長遠的公共財政安排,以共同承擔的負責態度,支持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庫房持盈保泰,以應付不時之需。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本周三(26日)將發表,港府已預告「派糖」大縮水。據悉,推行多年的電費補貼極可能取消,公屋免租則由2個月減至1個月。不過,由於早前的《施政報告》被指忽略中產,香港財政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會「安撫」中產,派糖會略為「傾斜」中產,即維持退稅安排,供養父母免稅額略為上調。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