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法定古跡再添兩處 @ 2013-11-25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比特幣
概念:
香港法定古跡再添兩員,政府宣布將兩個位於港島的歷史建築,包括中環和平紀念碑及薄扶林道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並於22日刊憲;其中和平紀念碑於1923年由當時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揭幕,采用了古典復興建築風格建造,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難
政府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跡條例》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和薄扶林道139號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和平紀念碑於1923年5月25日由當時的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揭幕,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最初,和平紀念碑只
政府今日宣布,中環和平紀念碑和薄扶林道139號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今日刊憲。 和平紀念碑於1923年5月25日由當時的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揭幕,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在八十年代,和平紀念碑側面刻上「英魂不朽
南區卷起文物建築旋風!繼薄扶林村上月入選世界文物建築,薄扶林伯大尼修院昨日正式獲列為法定古跡,南區區議會正計畫在前牛奶公司職員宿捨明年活化之後,舉辦涵括三址的南區文化游,推廣地區文化旅游。政府同時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列為法定古跡。
政府刊憲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和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 和平紀念碑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難者而興建的紀念碑,政府及其他團體,每年都會在和平紀念碑舉行悼念活動。和平紀念碑屬古典復興建築風格。 而伯大尼修院於1875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
政府將中環和平紀念碑, 和薄扶林道的伯大尼修院, 列為法定古跡. 有九十年歷史的和平紀念碑, 屬古典復興建築風格, 采用純羅馬及希臘式建築主義建成, 最初刻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年份, 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難者, 後來再刻上二次世界大戰的年份, 以悼念二次大戰
政府今天(11月22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跡條例》,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和薄扶林道139號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 和平紀念碑於1923年5月25日,由當時的香港總督司徒拔揭幕,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屬古典
核心提示: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再多了兩個法定古跡。政府昨日宣布,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跡條例》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及薄扶林道139號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本港至今共有103項法定古跡。 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跡條例》,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列為
政府宣布,將中環和平紀念碑及薄扶林道139號伯大尼修院,列為法定古跡,今日刊憲。 和平紀念碑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特別是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陣亡人士而建。 伯大尼修院於1875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是傳道會在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