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難先行 @ 2013-09-26T0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 金融
概念:金融金融 , 上海自貿區29日掛牌
上海自貿區 金融創新難先行
上海自貿區掛牌在即,雖有傳其金融改革窒步,惟在總理李克強背書下,中央藉上海自貿區推金改已勢在必行。此意味本港將失人民幣相關改革試驗田獨家地位,香港要續保金融優勢,須憑實力向中央力爭,莫再奢望中央眷顧。
業內人士表示,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主要方向被鎖定在離岸金融領域,爭取成為全球人民幣的創新、交易、定價、清算中心。自貿區分支機構將和境外銀行享有同等待遇,這對銀行而言意味著更多的機遇。
此前有消息稱,上海自貿區將實現9個方面的金融改革: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允許設立外資銀行以及民資與外資合辦中外合資銀行等都是全局性的改革。期待上海自貿區改革取得經驗,希望上海自貿區改革趟出一條金融改革的路子。
根據人民日報報導,王新奎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改革思路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開放促進改革。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當經濟全球化出現新變化、新趨勢時,我們通過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開放、加速改革,有利於抓住國際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機遇。二是按國際高標准試驗我們的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上海自貿區將會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重點在投資准入、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三是優化營商環境。這包括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比如人民幣資本專案可兌換以及利率、匯率市場化,還包括采取切實措施,推動對外貿易便利化。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是一次開創性的嘗試,其戰略性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對於上海自貿區的未來,關鍵還得看三大方面,其一是管理層能否有效放權;其二是金融開放的尺度最終會有多大;其三是金融安全問題將如何保證。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共決定廿九日將掛牌的上海自貿區,民眾可在此看到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紐約時報等境外網站。消息人士預測,如境外網站全部解禁,上海自貿區不僅是金融創新的實驗區,也可能成為言論新特區,甚至是「政治特區」。
自貿區最大的機遇同時也是挑戰,可能還是金融的開放改革。連平說,一定會有一批銀行在自貿區開展經營,銀行的離岸業務會得到發展,這個會涉及人民幣自由兌換。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上海自貿區最大的核心問題就是離岸與在岸資金的管道問題。也就是說,自貿區里面資金怎麼流到在岸市場,在岸市場的資金如何流到自貿區內。如果管控得不好,很容易出現金融風險甚至是危機。
上海自貿區掛牌進入倒計時!據陸媒報導,上海自貿區擬定本月29日掛牌,而在掛牌當日,將有首批約32項實施細則出爐,另外,今年前底前,還將有20多項細則陸續出台。而掛牌當日首批出爐的政策中,將不涉及市場關注的金融創新具體內容。
上海自貿區計畫於9月29日掛牌,但首批將不涉及金融業的具體內容,受此影響,金融股今(25)日幾乎一片臉綠,中信金(2891-TW)跌逾1%,玉山金(2884-TW)也跌約1%,表現最疲弱,整體金融指數最低一度回測10日線。
「但就短期而言,我認為外界對於自貿區內的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期望過高,自貿區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很小。」朱海斌對本報記者表示,在金融改革方面,盡管現在的方向比較明確,即在自貿區內金融改革會先行先試,如人民幣結算、人民幣離岸中心、利率市場化、建立跨國企業資金管理中心等,但短期內可能不會有太明顯的進展,「離岸金融業務一步放開的可能性很小,借鑒香港的經驗,上海自貿區可能會先從深化人民幣貿易結算和鼓勵跨國公司建立區域中心開始,再逐步放開到人民幣可兌換、跨境投資等。」
而作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保險或將成為上海自貿區的重頭戲之一。離岸保險、航運保險、責任保險、保險資金運用等十多個保險項目或將被重點提及,其中多數涉及財產險業務。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相關人士表示,上海自貿區方案中提及允許保險業向外資開放。
此外,上海自貿區跟香港是有分工的,我們也看到全球有很多的金融中心,比如說倫敦和法蘭克福。如果我要投資德國,我肯定要把我的公司設在法蘭克福,但我同時會在倫敦做一個對沖交易,做一個風險規避,風險管理。而我投資了上海自貿區,持有的是人民幣的資產,那麼我們怎麼樣規避人民幣的匯率風險,這個工作可能主要是在香港,甚至可能會在新加坡做,這個就是一個分工。我個人認為,上海自貿區不會取代香港,反而會使香港更具競爭力。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比較目前國際上其他自由貿易區(如香港)的建設,中國在金融領域的差距可能是最大的,而金融方面的滯後會給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帶來直接影響。上海自貿區內金融改革有助於克服自貿區建設過程中的金融短板,也有助於為全國金融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積累經驗。而從長期看,上海自貿區有可能會建設成為中國境內的一個離岸金融中心。
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醞釀已久的一項重大經濟金融改革方案,據新華社的評論稱,其意義不亞於中國當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入世)。
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潘正彥作了《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空間》的主題發言,他認為,第一,在中國,金融是整個經濟中改革最謹慎的部門,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與條件限制。關鍵在試點,產品可以復制,但其它不確定。第二,是三年的時限問題,金融實驗或自貿區實驗,會碰到問題這個難題。今天講的主題是外商投資、利率與匯率的市場化、資本項目的開放。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