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國際財經】G20會議明確經濟增長優先,不主張退出寬松政策 @ 2013-07-22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增長 政策 會議
概念:經濟增長 , 會議7月20日
該會議於聯合聲明中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狀況疲弱,主要經濟體間復蘇進展不平衡,許多國家的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會議承認美國和日本擴張政策,但亦強調關注歐元區經濟衰退和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各成員承諾將推行靈活的財政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及創造就業。
會議敦促主要發達國家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增強與其他國家的溝通與協調,避免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影響全球經濟復蘇進程。會議強調,二十國集團作為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平台,應密切關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退出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加強政策協調,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與增長。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近日李克強兩次主持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提及,經濟增長的上下限指標值不會一成不變,當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時,主推調結構、促改革,但當逼近下限時,則要以穩增長、控風險為主,同時兼顧調結構、促改革。報道又引述消息,預期中央政府未來將會放寬投資和消費政策,包括促進信息消費、鐵路投資等,將會是重點方向。
我們預計A股將在穩增長與調結構政策推動下上揚。穩增長已取代防風險成為政策首要目標;政府對經濟增長是有底線的;為確保經濟增長不跌破底線,政府將采取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的對策。基建地產仍是抓手,新興產業受益更大。區域、信貸、產業及對外開放政策將陸續落實。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動向,A股將隨政策導向明朗而震蕩上揚。
為了促進全球經濟健康增長,二十國集團(G20)的財金首腦們在20日閉幕的會議上承諾,支持對國際稅收系統進行大規模改革,同時敦促各國審慎調整貨幣政策。此外,來自G20的勞動和財政部長誓言,采取可以幫助民間部門創造就業和投資的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經濟結構在發生積極變化。中國政府將繼續通過改革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一是減少政府管制。近幾個月,中國政府已分兩批取消165項審批事項,還將推出第三批。二是繼續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中國將通過兩年時間,將服務業的營業稅全部改為增值稅,盡管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政收入,但將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將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同時保持財政政策穩定,將通過改革來實現財政的可持續。
7月19-20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出席了會議。會議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依然低迷,G20成員國應繼續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增長創造就業。
韓國政府表示「事前准備的議題很好地反映在了會議結果中」,受到了鼓舞。經濟副總理兼計劃財政部長官玄旿錫在去俄羅斯之前曾提出「發達國家性急的出口戰略在經過新興國家後會成爲飛镖打擊發達國家」的「負面波及效果論」,表示要與巴西、印度等新興國家壹起在會議上積極改進這個問題。韓國的這種主張在宣言文中反映爲「發達國家慎重地調整貨幣政策基調變化」。而且雖不是主要話題的「克制(貨幣價值的)競爭性貶值」的內容也對韓國來說是具有正面影響,因爲韓國要牽制安倍經濟學。
會議上,不少歐美國家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有一些擔憂,並且提出希望中國采取積極措施提高經濟增速,以此帶動其他國家的經濟復蘇。對此,樓繼偉表示:「我們今年的經濟增長如果按GDP算,沒有去年高。但是我們新增的就業比去年還多。所以這次會上,其他的財長們都很擔心,也很期望中國的經濟是不是能增長得再快一點。我告訴他們,你們別想。我們覺得我們的就業很好就非常舒服了。你們自己的功課要自己去完成。」
不可否認,7.5%的經濟增速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較低增速,與2007年第二季度11.9%的增速相比,確實差距甚大。然而,考慮到近年中國經濟的體量已經很大,與五年前、十年前相比,現在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數量都大不一樣。當前,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下降已是客觀規律,增速放緩實際上也是中國政府“有意的”政策選擇,決策層深知,只有擺脫“唯GDP論”的心理枷鎖,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才能推動中國經濟走上轉型升級之路。
西盧安諾夫在G20會議的間隙表示,G20同僚們並未決定承擔在2016年之前削減預算赤字和債務的責任,部分官員認為首先應當確保經濟增長;但其本人認為,經濟增長並不會在債務繼續增加的時候迅速出現,財政穩固仍然具有優先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表示,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分析人士認為,只要經濟增長不跌破下限,調控仍將會維持目前格局,以靜制動,不會推出「保增長」的刺激政策,下半年政策重點依然是調整和改革經濟結構。
不過,當前美國經濟增長仍完全由消費推動,投資和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零,這實際上又回到危機前的狀態,表明其結構性改革並未取得進展。他稱,一旦退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就會消失,經濟增長將可能再度下滑,美國被迫再次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將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不僅對新興市場國家,對歐洲外圍國家都將造成重大影響。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