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理財產品無法兌付惹沖突華夏稱員工私售 @ 2012-12-04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理財產品 華夏銀行 員工
概念:理財產品華夏銀行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發展迅速。在股市低迷和樓市限購的背景下,銀行儲戶和投資者都十分青睞安全性和收益率相對穩定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對理財產品趨之若鶩的需求或令銀行在這方面的管理和風控上有所松懈。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此次事件,無論是前員工個人私售行為還是銀行知情,都暴露了其管理上的風險。
11月30日上午,有微博網友爆料稱,一群人在華夏銀行門口高喊「華夏銀行騙錢」。據了解,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財經理推銷的「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計劃」理財產品,因到期無法兌付,引發投資者不滿。對此,華夏銀行上海分行表示,該「入伙計劃」為華夏上海分行員工私售產品,與華夏銀行無關。「經核查,該『入伙計劃』並非華夏銀行產品,本行亦從未代銷過該『入伙計劃』。 該計劃各當事方中沒有華夏銀行,華夏銀行亦從未與該公司簽訂任何協議。因該計劃涉嫌違法,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 ——《北京商報》
對於銀行的說法,投資人也提出了質疑:當時是在華夏銀行的貴賓室里購買的理財產品,且由銀行員工推薦並提供的「一條龍」購買服務。此外,根據相關投資人提供的資料顯示,華夏銀行的員工在聊天記錄中表示是「銀行代銷」的產品。
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HUA XIA BANK CO., 600015.SH, 簡稱:華夏銀行)周一稱,該行上海一家支行的一名前員工私售理財產品到期不能兌付,但華夏銀行沒有發行或銷售該產品。
日前微博上一則「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的消息引發關注。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該產品並非華夏銀行發行、代銷的產品,而銷售行為是內部員工違規私自銷售投資產品。他指出,這已經違反了該行「員工不得私自為中介或其他機構募集資金」的規定,目前該員工已經被銀行開除。該負責人還表示,因該「入伙計劃」涉嫌違法,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更多情況正在進一步了解。
證券時報記者劉雁 華夏銀行(600015,股吧)前員工私自兜售的第三方理財產品無法完成兌付,由此將銀行理財行業的灰色地帶公之於眾。銀行是否該為員工失職買單,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從法律層面來看,若果真是這位員工為了一己私利,擅自兜售第三方機構的理財產品,銀行可以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從這一層面看來,銀行本身似乎確實也是受害者,其名譽必定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銀行可訴諸法律調查涉事員工。......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華夏銀行員工私售理財產品 家人稱成替罪羊
華夏銀行此次卷入PE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的風波,對業內同行來說是一個警示,相對薄弱的風控體系一旦遭遇員工私自兜售非銀行高風險產品,將會埋下極大的隱患,給投資者帶來無法預期的潛在損失。同時,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並非在銀行網點里買的產品,就是無風險的,一定要分清是否屬於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具體投資標的是什麼?有無銀行的官方認定?法律手續是否齊全?當然,相關部門也有必要進一步強化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從更高層面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銀行員工私賣理財產品 華夏銀行稱不知情財經滾動新聞2012-12-03 14:10中國經濟網HTTP://COCJ.CE.CN/COMMENT/COMMENT?NEWSID=17022062&DATA=AQO8BGAAABWAAGC4AAAAAQA36ZO26KGM5ZGY5BEL56EB5Y2W55CG6LSI5LQN5ZOBIOWNJUWKJ-MTTUIHJOENSOS4JEEFPEADHQAAAAAAAAAAAAAALJASAHQT1PPJW1SDSIODPOVVW_6PGU8UIAIUK5EEH-HCLBEMIVF5JJMQU32RPH4.-->
新浪財經訊 一款充滿爭議理財產品將華夏銀行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在華夏銀行做出澄清乃員工私售投資產品後,事件又有了最新進展。據悉目前上海銀監局局長已前往華夏銀行上海分行調研。
警方介入理財產品巨虧案 華夏銀行稱屬員工私賣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