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林丹奪冠 李寧股價大漲 @ 2012-08-07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安踏 李寧 體育股 品牌
概念:李寧品牌 , 安踏體育7日股
對於身處困境的內地體育品牌來說,2012年倫敦奧運會就如「救命稻草」,各品牌爭相提高曝光率。安踏無疑是本屆奧運會的大贏家,當年一舉擊敗了李寧、ADIDAS等品牌,成為2009年至2012年中國奧委會體育服裝的贊助商。盡管安踏管理層昨日對奧運贊助費三緘其口,但市場預計贊助金額高達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另外,公司昨公布2012年中期業績,純利雖按年大減17%至7.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無阻其股價大升17%。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這些品牌銷量猛增,李寧和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ANTA SPORTS PRODUCTS LTD., 2020.HK, 簡稱:安踏體育)的收入增幅超過50%。但從那以後銷量增幅一路下降。李寧股票的本益比已經從60倍的高點降至當前的23倍,今年以來該股股價下跌了28%;安踏本益比則從33倍下降至目前的9倍。相比之下,像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BELL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1880.HK, 簡稱:百麗國際)這樣的中國零售商的股價則自2010年以來上漲了45%。百麗國際銷售時尚高跟鞋以及運動裝。
實際上,李寧一直處於前有狼後有虎的嚴峻態勢。一方面,耐克、阿迪在固定一線市場的同時,已經開始向下發力,並逐漸進軍中國三四線城市。另一方面,安踏、匹克這些國產品牌步步緊逼,不光是CBA,中國奧委會戰略合作伙伴後來也被安踏拿走。
不過,分析員並不看好體育品牌出征倫奧,對刺激產品銷售的效果。派傑高級研究分析師應宗傑表示,如果安踏奧運贊助費真有6億元,他不能理解。「這筆錢砸進去是收不回來的,就好像做了一次廣告。」安踏早前放棄了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贊助權讓予李寧,雖然CBA贊助費達20億元,但賽季長達5年,相比奧運僅僅兩周的賽程,曝光率更高。
轉作商人的李寧也是成功的。「直至今日,李寧仍然是中國運動品第一的企業。」來自安踏的一位高層這樣對《東方壹周》 THE WEEK 評價道。盡管在 INTERBRAND 評選的 「 2011 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中安踏超越李寧成為排名最高的本土運動品牌,該公司高層還是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有分析師預計,在這場本地運動品牌的淘汰賽中,最終會由目前的10至20家品牌,集中到5至6家。根據資訊機構RESEARCH IN CHINA數據,2011年中國運動用品市場規模為1247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年增長16.32%,2007年及2008年時增長率達到約35%。以營業額計,2011年耐克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10.50%,位居第一。其次是阿迪達斯的7.90%(大中華區),李寧、安踏以7.20%、7.10%緊隨其後。
奧運賽場上中國健兒奮力拼搏,屢創佳績,金牌和獎牌榜上再次超越了美國隊回到榜首,這樣的成果令人振奮,也激勵了一干中資體育股的做多意願。周一安踏,特步,李寧,匹克等在香港掛牌的著名體育品牌聯袂大漲,雖然券商並不看好由此帶來的廣告效果,稱“可能打水漂”。但市場卻給出較好回應。這就表明看似與經濟不相關的訊息只要影響力足夠強大,是可以造成股市漲跌的,更何況是招招直指市場本身的“證監會消息”?平心而論周一盤前形成的這種國內利空雲集,國外利好映襯局面確實讓人很不好判斷,但去繁存簡找到核心的矛盾沖突,會發現無非有理性和感性兩種選擇,而大盤走的正是前一種“成底”之路。
首金的爭奪,一直都是歷屆奧運會最受關注的賽事之一。當地時間7月28日,在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中國選手易思玲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金。一時間,易思玲知名度飆升。不過,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易思玲參加比賽時,穿著安踏運動鞋,襪子卻是李寧的,拉桿箱上的李寧品牌LOGO,被顯眼地臨時貼上了白紙遮擋。顯然,安踏和李寧,這一對競爭最激烈的中國體育服裝品牌,其在倫敦奧運會上的「競爭」,已經通過易思玲的「混搭」,充分展示了出來。在頒獎典禮上,易思玲穿著安踏公司設計的「龍服」,在領獎台上歡呼雀躍,這一形象立即被傳媒傳到世界各個角落。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