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逆回購上陣正回購「稍息」 新一輪數量寬松或 @ 2012-06-28T0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逆回購 央行
概念:7天降准資金 , 95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
在6月中旬以來市場資金面顯著趨緊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26日發布公告稱,當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於公開市場開展95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14天,中標利率為4.20%。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逆回購操作時效有限,央行再次降准仍是大概率事件。由於今年以來央行均采取「先逆回購再降准」方式,這種政策組合可能再次出現。
張捷具體分析到,「這實際上是給市場釋放了一個信號,央行要開始釋放流動性。而且這次逆回購大概是14天,給市場造成了一個很強的期待,就是周末有可能降准。接著公布降准消息以後,7天降准資金到位,然後下周一開始等於還了逆回購資金。實際上,這種逆回購資金是為了對沖降准資金波動的一種方式。而降息方面,我覺得還得再等等,因為馬上就到下半年了,下半年銀行貸款提供流動性,把款放出去再降息,這是對銀行利益的一種保護。當然,我倒覺得央行有的時候太站在銀行的立場上去考慮這些問題了。」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不少銀行間市場交易員近日都反映「借錢難」。除了銀行間市場的資金趨緊,外匯占款方面,人行統計,5月外匯占款雖然恢復正成長,但增幅僅有234.31億元人民幣。市場人士預計,當第2季末資金狀況不如預期,而經濟成長力道後繼乏力,年初人行使用的逆回購和降准等「組合拳」可望重出江湖。
點評:在季末資金面緊張局勢下,央行進行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並不意外,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應時操作。昨天隔夜至1月期SHIBOR不同程度上漲,顯示目前資金面仍有壓力,預計央行仍可能繼續投放資金,市場對降准的預期也會隨之提升。
當日另有傳言,央行還針對部分銀行進行了1050億元規模的定向逆回購操作。分析師認為,考慮到7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規模較少,新增外匯占款規模仍低位徘徊,7月份降准的概率較高。
國內:5月FDI仍處弱勢,央行逆回購注入流動性。國內經濟方面,我們繼續強調「經濟走弱+政策托底」的主基調。周二,商務部召開例行發布會,公布了5月實際使用外資數據。1-5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1.1億美元,同比下降1.91%,但5月單月FDI達92.29億美元,同比小幅回升至0.05%,為近7個月以來首次轉正。盡管FDI結束前期持續下滑的態勢,但仍僅在低位略有企穩,指向海外市場對國內經濟增長的預期仍較弱。同時,之前公布的5月份新增外匯占款僅234.31億元,而貿易順差高達187億美元,這就意味著不可解釋的所謂「熱錢」仍在流出。我們認為,若經濟持續走弱,海外資金流出壓力未有明顯緩解,或將提升央行采用包括降准等方式的寬松貨幣政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流動性方面由前期的寬松轉向趨緊,或主要受到銀行季末考核,下月初存款准備金補交等因素的影響。在該背景下,周二,央行宣布950億元的14天逆回購,釋放流動性緩解壓力,體現出央行在公開市場精心維護流動性的意圖。
4、【導視】《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稱,傳言央行逆回購可能將達到2千億元,多方機構認為7月將是降准敏感期。
央行時隔一個半月後再次啟用逆回購,有助於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受到半年度存貸比考核、端午節假日效應以及補繳准備金的影響,上周資金價格出現明顯上漲。為了緩解短期流動性緊張局面,26日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展開950億元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這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五次逆回購操作。不過,26日銀行間資金價格仍在高位運行,其中7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4.2983%,較25日上漲9.84個基點。我們認為,在目前實體經濟需求偏弱的背景下,政策面“穩經濟+調結構”組合拳仍在延續中,降准、降息等微調政策有望繼續推進,而6月份新增信貸有望在5月份基礎上繼續回升至9000億元左右,因此資金價格仍將會呈現逐步回落的走勢。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