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修正藥業堅稱膠囊自檢合格 9家藥企無一家道歉 @ 2012-04-18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膠囊
概念:明膠企業 , 膠囊2010年
毒膠囊事件引發藥輔產業危與機 監管差前景廣
繼「毒奶粉」、「瘦肉精」後,央視《每周品質報告》曝光工業明膠制成的膠囊流入了修正藥業、通化金馬等九大藥企。央視報道稱,「毒膠囊」的鉻含量為87.57MG/KG,嚴重超標,有致癌作用,甚至可以導致基因突變。
與大連實德集團發布公告否認破產事實一同備受輿論關注的,還有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膠囊的秘密》節目曝光的“膠囊之鄉”浙江省新昌縣膠囊制造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下腳料制成藥用膠囊的新聞。據了解,這種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超標高達幾十倍,而鉻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並可能誘發基因突變,“藥用膠囊”成為名副其實的“毒膠囊”。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阿克頓的這句名言用在「毒膠囊「事件中就是:不受制約的商家做起惡來沒有底線,不管它們的名頭有多響亮。而越是」質量信得過「的知名企業,一旦出事,造成的社會危害也就越大,對公眾信心的打擊也就越大。它們理應受到更多的「關照」和更嚴厲的監督,而不是忙著給它們添星加A發免檢證書。
但「毒膠囊」事件還在持續發酵,未來不知還要惹出多少麻煩,損失多少GDP,在專家「辟謠」已明顯行不通的時候,用什麼辦法可澆滅公眾的質疑和不滿,讓不利影響煙消雲散呢?作為最權威的監管者---藥監局可擔此大任,順利維穩,而且理由名正言順,媒體現有檢測結果不能作為執法依據。只要找幾個膠囊一檢測,把合格結果一公布,百姓和媒體的口就都堵上了,大家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相信制造使用「毒膠囊」肯定不是主流,大部分企業還是很正規的。
面對「毒膠囊」事件,我們無法回避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個業內公開「秘密」能為害如此之久?除了歸咎於職能部門的監管不力和法律制度的漏洞外,公眾自身是不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毒膠囊」事件中,如果生產「皮革明膠」和「有毒膠囊」的不法企業的員工們,能有人站出來揭發「潛規則」,讓「潛規則」暴露在陽光之下,「毒膠囊」還會存在如此之久嗎?
劉鑾雄 毒膠囊 盛女愛作戰 人民幣 港股 美股
內地出現毒膠囊事件,新華時評指出,政府的「監管要到位,作風須轉變」。中國研究專家馬鐵穎相信,內地多次傳出食品及藥品有問題,乃源於體制問題。
陳光標設舉報郵箱,是因看到「毒膠囊」新聞後受觸動。15 日,中央和地方媒體曝光各地「毒膠囊」事件:河北、江西、浙江等地一些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上百家藥用膠囊廠使用皮革廠鞣制後的皮革上剪裁下來的下腳料作原料,這些問題膠囊被制成藥品銷售。「看到這個電視節目後,心里非常難過,所以就想到設舉報郵箱」,陳光標說。
此外,生物制藥板塊成為另一大熱點板塊,毒膠囊事件使得替代廠家受益,多只股漲幅超過5%。船舶、傳媒、物聯網等板塊也漲幅居前,券商、地產、保險、水泥、家電板塊跌幅居前。
國都證券4月16日發表了醫藥生物行業研究報告,報告認為年報、一季報業績穩定高增長的個股值得重點關注,此外估值安全,有事件因素刺激的個股也可逢低介入。 報告稱,受「毒膠囊」事件刺激,藥用明膠生產企業──青海明膠和東寶生物可逢低介入。進入行業調整期,報告認為年報、一季報業績穩定高增長的個股值得重點關注,此外估值安全,有事件因素刺激的個股也可逢低介入。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