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投擬投資英國基礎建設 @ 2011-11-29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投資 中投
概念:
樓繼偉在文中稱,基礎設施建設支出是促進消費的一條重要途徑,可刺激經濟增長。他還稱,中投公司希望以股權投資者的身份參與英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公私合作項目。
媒體報導稱,合資公司將主要致力於在中國進行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養老和健康產業投資、股權投資、項目投資、投資管理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及受托資產有償管理。而綠城集團在養老和健康產業及教育領域的投資,已通過綠城控股集團在現有項目中有過小范圍的嘗試。能夠達成合作,中投公司看好的正是綠城的代建能力,並計劃以類似商業模式在全國其他城市拓展。
英國主要報章、特別是《金融時報》周一(11月28日)均報道了英國准備以投資促經濟復蘇,而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准備向老化的英國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中投資巨額資金的消息。
中投證券楊宗耀、李軍日前發布研報認為,11月13日,國家財政部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相關要點主要針對試點城市工作、示范產品生產企業和示范運行考核辦法三部分。此次四部委聯合發文,將明確了未來一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鼓勵基礎設施建設,掃除地方保護,將有利於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來說,無論是上游的動力電池,還是下游的新能源汽車開發,乃至相關的儲能材料、充電站建設,都屬利好。新能源汽車或將出現進入加速推廣應用階段,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將逐步顯現。
之前歐洲曾向中國尋求援助,但中國一直無公開會購買更多歐債,而可能對購買歐洲的固定資產更有興趣。商務部部長認為歐洲部分國家面對債務危機,它們希望變現資產,願意讓外資收購其國內企業。較早時,中投老總亦表明,中國有意投資西方國家的基礎設施,尤其是英國。雖然部分海外收購項目並不成功,但唔少都順利完成。但有消息指本月早些時候,西班牙代表團就遭到中國官員的婉拒,顯然中國對冇乜回報兼保證的歐債,其實興趣唔大,實實在在買實物就另作別論。
規范基礎設施投資政策。建立軌道交通專項建設資金制度,明確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機制和投資政策,制定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供排水管網建設改造投資政策,提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投資政策。
其中城市基礎設施213項,計劃投資160億元以上,重點是建設柳東新區、完善城市路網、加強環境治理、推進舊城改造、實施溫馨工程、提升綜合交通能力、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加強供給能源保障等八大類。實施外環路、竣工進出口道路、續建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實施公交場站綜合改造等項目列入擬實施計劃中。
十年前,重慶市政府根據專業和分工打造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八大建設性投融資集團,分別是重慶城投、高發公司、高投公司、地產集團、建投公司、開投公司、水務控股和水投公司,簡稱「八大投」。這「八大投」覆蓋了重慶市的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任務。
據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石建平博士介紹,湄洲灣石門澳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正全面推進,已建成1.7公里疏港通道東五街,填海建造西防堤和1號隔堤共2.5公里,完成投資3.4億元。國投擬投資88億元進行一級土地開發,規劃范圍65平方公里,填海造地形成23平方公里新增土地,引資規模400億元以上,重點培育發展高新技術、裝備制造、化工新材料、現代物流等產業,力爭「十二五」末形成千億元規模產業園區。
一是推進金融組織創新,形成多層次金融支持格局。在金融機構的設置上,應允許發展各種形式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各類資金互助組織。適當降低對區域性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資本金、營運規模上的要求,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各類金融機構的發展。應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積極支持和引導政策性金融機構利用自身優勢,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商業性金融機構推出金融創新業務,對金融創新產品和金融創新模式在遼寧沿海經濟帶先行先試。制定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區域信貸政策,增強信貸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引導民間資本規范發展,發揮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的作用;大力培育中介機構,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督,規范會計師事務所、信用評級機構等的發展,提高其風險過濾等功能的發揮;促進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資產定價和風險組合的功能;促進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提高其產業整合能力,促進產業發展和產融結合;促進擔保機構的發展,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通過政策的引導和配合,逐步形成多層次的金融支持格局。
說起這條路的修建過程,丹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夕龍感慨萬千。從最初的引入民間資金建設未果之後,丹陽市與國開行合作,利用開發性金融理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歷經七八年時間。有了錢,2005年,東方路打通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兩年後通車,緩解了主城交通壓力。這片區域包括搬遷在內,總投資6億元,盤活土地1200畝,到去年為止,土地直接收益僅現金就達到13億元,按去年房價計算,全部開發完畢可形成涉房稅收16億元。
2002年,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滯後的問題,重慶先後以國債、規費、土地、存量資產、稅收等「五大注入」,組建了八個大型的國有建設性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八大投」),包括重慶市城投集團、重慶地產集團、重慶市水務集團、重慶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市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重慶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和重慶渝富公司,形成了「國有投資集團-市場-建設」新型投融資模式。
趙曉與高和投資金融分析師李慧忠曾在今年6月份撰寫的報告中擔心,“土地財政”與“保障房大規模建設”可能對地方財政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二三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動機。保障房建設規模越大,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越大,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也越大。而保障房投放市場的數量越大,對住宅市場的沖擊也越大,這使得土地出讓的溢價率越來越低。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王禾表示,當前,隨著中國企業實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BOT/PPP等投融資類基礎設施項目,部分企業開始開展對外直接投資,並向規劃、勘探、設計諮詢、建設運營等綜合開發的方向發展,呈現出施工承包與投資合作相結合的新特點。這種特點既是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發展的趨勢,也符合東盟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間,上海城市基礎設施高速發展,累計投資超過8000億元,約占同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相當大一部分投在了中心區域,未來對於郊區的建設亦會倚重。
實事求是而言,鐵路建設面臨資金困局,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2008年以來鐵路建設的大躍進;二是長期以來鐵路建設僵化的融投資機制。我們知道,在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元投資」中,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就占了1.8萬億元,成為經濟刺激計劃的最大贏家。而根據2008年調整後的鐵路中長期規劃,為了彌補在鐵路建設方面的長期的欠賬,中國計劃到2020年修建12萬公里以上的鐵路;而《「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也提出,到2015年我國快速鐵路營業里程達4.5萬公里,5年增長率超過400%。這意味著從2009年到2011年,3年間鐵路總投資起碼要達到3.5萬億元。但是,除了國家明確的1.8萬億之外,對於鐵路大擴容,鐵道部並未提出一個市場化的融資方案。整個鐵路融資,除了鐵道部主導的銀行貸款之外,鮮有民間投資以及其他的融資方式。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也表示,對郊區縣的投資除能促進基礎設施建設,還能通過建設農業蔬菜基地、保護水源等方式,為北京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此外,由於郊區縣聚集了大量中小企業,此次投資同時將利於北京中小企業的發展。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