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惠譽將葡萄牙主權評級調降至垃圾級 @ 2011-11-25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惠譽 評級
概念:
歐洲則再掀波瀾,繼愛爾蘭、希臘和葡萄牙之後,匈牙利已請求IMF和歐盟給予潛在金融援助。惠譽表示,如果成功,可降低該國BBB-評級下行壓力,但重大風險「仍舊存在」。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在周三下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如果危機繼續從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困頓的歐洲市場向外蔓延,美國銀行業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身為美國第三大評級公司的惠譽並沒有改變其對任何一家銀行或整個行業的評級,但表示美國銀行業遭受負面沖擊的風險正在上升。
信貸評級機構惠譽昨晚發出報告,指若歐債危機持續蔓延至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外的歐洲市場,美國銀行恐怕會大受打擊。受消息影響,美國臨收市前急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1.58%,收報11,905點;納斯達克指數收報2,639點,跌1.73%;標准普爾500指數收報1,236點,跌1.66%。歐洲股市則主要受意大利及希臘政局形勢帶動,富時100指數及德國DAX指數微跌0.15%及0.33%;法國CAC指數升約0.52%。昨日紐約期油升穿100美元,收市報每桶102.59美元,升3.24%;金價輕微回落至每盎司1,774.30美元水平,跌0.44%。
評級隱憂:穆迪21日表示,近期法國國債收益率上揚,且經濟增長前景更趨疲弱,可能對法國的主權評級構成負面影響。該消息公布後,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加劇。穆迪在報告中指出,法國融資成本高居不下,加上經濟前景惡化,可能加大政府面臨的困難,並對信貸構成負面影響,若救助銀行業和其他歐元區成員國的成本超出法國財政預算能力之外,可能將法國評級展望調為負面。而惠譽21日晚間就美國國會超級委員會減赤協議流產一事發布新聞稿,稱美國減赤協議流產可能導致評級前景被下修至負面,但不大可能導致評級遭降。惠譽同時預計,會在11月底之前完成對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評估。
兩年前,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標普就下調了希臘主權債務評級。隨後,在美國華爾街爆發的金融危機漂洋過海,從地中海登陸上岸,債務危機之火開始在歐元區蔓延。意大利、愛爾蘭、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紛紛爆出重大債務問題。歐盟核心國家法國和德國,也被爆出債務與GDP比值超過警戒線。歐盟緊急動員籌集了7500億歐元救急,才算暫時穩住局面。
惠譽周四將葡萄牙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別,從「BBB-」降至「BB-」,評級前景負面。與此同時,葡萄牙工會組織正在進行一次24小時罷工,以反對政府的緊縮措施。
歐債蔓延:評級機構惠譽16日發布報告稱,如歐元區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美國銀行業將受到嚴重沖擊。惠譽稱,除非歐債危機得到及時有序的解決,否則美國銀行業普遍的信用前景將會惡化。惠譽重申其目前對美國銀行業的前景展望為「穩定」,這反映出大多數銀行基本面的改善,但銀行業受到負面沖擊的風險正在上升。盡管美國銀行業過去一年多持續削減對歐風險敞口,目前其淨風險敞口似乎可控,但歐債危機如果進一步傳染,將給美國銀行業帶來嚴重風險。據惠譽披露的數據,截至30日,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美國最大的六家銀行對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五國的風險敞口為500億美元。除富國銀行外,另外五家大行對法風險敞口為1880億美元,其中包括1140億美元與法國銀行業相關的貸款、存款和其他資產,而法國銀行業持有巨額希臘和意大利國債。
周三非美貨幣雖進行反彈,但是在尾盤時段卻大幅下滑,雖然隔夜意大利與希臘順利組閣,而且葡萄牙也順利通過歐盟/IMF對該國在780億歐元救助計劃下財政表現的最新審查,但是這些利好消息並未能挽救市場信心。而是隨著歐盟容克對德國債務的擔憂以及惠譽評級對美國銀行業的警示,歐債危機有全面爆發之勢,市場擔憂歐債危機最終演變為歐美銀行的危機。由此出現的避險情緒持續升溫情況讓非美貨幣不斷的被拉低,歐元兌美元觸及一個月新低,澳元兌美元創5周低點,英鎊兌美元也創近一個月低位,今日西班牙將發售30至40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法國也計劃拍賣2013年至2016年到期的國債,建議投資者國債拍賣情況,或能給非美貨幣走勢帶來一定的指導。
在全球金融危機逐漸擴散、債務風險逐漸升高之際,一些歐洲國家由於實體經濟衰落、人口結構逐漸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債務負擔極其沉重,財政狀況雪上加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希臘乃至歐元區債務危機既偶然又必然地爆發了。2009年10月,希臘新任首相喬治·帕潘德里歐宣布,上屆政府掩蓋了真實的財政狀況,隱瞞了大量財政赤字。新政府將財政赤字由預期的6%上調至12.7%,大大超過《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的上限。消息披露後,全球三大評級機構惠譽、穆迪和標普先後調降希臘主權信用評級,隨即引發市場恐慌,希臘爆發債務危機並愈演愈烈。投資者在拋售希臘國債的同時,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主權債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相繼陷入債務危機,歐洲債務危機全面爆發。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債務問題使危機再度升級,甚至包括比利時這些被外界認為較穩健的國家都預報未來3年預算赤字居高不下。
今年1月14日,惠譽再次下調希臘主權信貸評級至BB級,導致歐債危機又一次升溫。今年7月4日,標普將希臘長期評級從「B」級下調至「CCC」級,希臘債務違約的可能性陡然增大,加上當時美國信用等級也被下調,金融震蕩開始波及全球,僅7月7日到8月9日一個月時間里,英國富時指數就大跌20.86%,德國DAX指數大跌20.80%、法國CAC指數大跌23.05%。雖然後來有所緩解,但在希臘、美國大游行,以及希臘准備就債務問題進行全民公投風波後,歐債問題又出現新的危機,特別是意大利涉及債務生死線,歐債危機問題已經超過了原來的影響范圍。
11月15日,歐元區債券市場遭遇大規模拋售,投資者擔心的對象從義大利和西班牙擴散到擁有AAA評級的法國、奧地利、芬蘭和荷蘭等國,顯示歐債危機可能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危險階段。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某分析人士的話形容說,這一天或許是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最讓人焦慮的一天」。17日,西班牙財政部以超過7%的收益率發行了新一輪十年期國債,融資成本大幅飆升已拉響西班牙債務危機警報。從歷史經驗看,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均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超過7%後不久被迫要求外界援助。
天然橡膠期貨午後大幅上揚,對於中國繼續松動信貸投放的猜測得到了央行報告的支持。報告稱要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美國經濟數據繼續提振市場信心,情況似乎表明,美國經濟在全面地階段性地好轉,這將帶動全球經濟增長。不過,對於歐債危機的憂慮在加重,市場傳言法國的評級將被下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壓力更為沉重。外圍形勢對橡膠市場有一定的壓力。三大產膠國未出台任何實質的措施,未進行財政預算,對於橡膠市場的支撐有限。盡管這些措施可能在後期不斷得到細化。中國和日本的需求持續低迷,尚無跡象表明進口會迅速回升。在東南亞市場,貨物的積壓限制了價格的反彈,現貨價格仍未達到泰國所期望的位置,顯示需求的疲軟。市場的頹勢仍未改變。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