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外匯占款四年首次負增長,外界擔心資金逃離內地 @ 2011-11-22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外匯占款
概念:
10月外匯占款三年來首現負增長,負增長額達248.92億元。表面上,資金的大幅流出嚴重打擊了市場人氣,昨日滬綜指盤中兩度跌破2400點關口。但實際上10月外匯占款大降背後的意義,卻非完全負面。
《信報》報道,歐債危機惡化效應觸發熱錢從中國「班資回朝」救國及避險,人行指中國外匯占款罕有地出現4年來首次負增長,10月外匯占款余額減少逾200億元人民幣,顯示國際資本有逃離迹象,熱錢倒流已令人民幣升值預期受打壓,甚至有可能貶值。
近兩個月的外匯占款數據均顯示「熱錢」有流出跡象。9月份新增外匯占款2473億元,較8月份環比下降34%;10月份的新增外匯占款則為歷史低位-249.92億元,是2007年12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值得關注。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指出,打擊「熱錢」成效明顯 外匯占款4年來首降 中國人民銀行21日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8月,新增外匯占款曾從7月的2195.64億元猛增至3769.4億元,而截至10月末,中國外匯占款總額為254869.31億元。
內地方面,央行21日公布的資料顯示,10月份新增外匯占款為負249億元,是2007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單月負增長。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占款淨減少與「熱錢」大幅流出有關,這種趨勢若延續,央行將面臨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的壓力,且看內地股市如何演釋這項消息。花旗預期最快至明年初減存款准備金,內地通脹降至3.5%才有機會減息。
盤面上看,市場成交縮減,藍籌股走勢分化都基本在預期之中,電信板塊逆市走強體現了避險品種的價值所在,同時也抑制了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因歐債風險憂慮加深,受外圍下跌影響最大的當屬第一權重匯豐控股(00005),而美元走強造成大宗商品期貨的大幅回落,對資源類股的拖累也將非常顯著,尤其是股價維持高位震蕩的中海油(00883)、中國鋁業(02600)以及中煤能源(01898)等,今日或會出現較大跌幅。昨日下午,中國央行公布了10月末外匯占款余額,初步數近25.49萬億元,較9月末余額下降248.9億元,該數據是從2008年1月以來的近四年間,當月新增外匯占款首次出現負增長,市場目前解讀為國內存量財富以及國外熱錢出現外流。若存款斷流是因熱錢外流而引發,隨後銀行將面臨相當大的壓力,其一,存款不足將成為制約銀行放貸;其二,銀行穩定的現金流若發生困難,而又要保持信貸投放,銀行將不得不轉向成本更高的主動負債;出現此兩種情況後,一方面大大壓縮了銀行的收入和利潤,另一方面也對投資市場的資金流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市場上除了首當其沖的內銀股,包括保險、房地產以及銀行負債率較高的各個行業都會出現明顯的沽壓。而在目前逐步放緩的M2構成資金趨緊的局面下,年底又是流通性需求旺盛的時期,迫切需要貨幣政策有所放松。
歐債危機惡化效應觸發熱錢從中國「班資回朝」救國及避險,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中國外匯占款罕有地出現四年來首次負增長,10月份外匯占款余額減少逾200億元(人民幣.下同),顯示國際資本有逃離跡象,熱錢倒流已令人民幣升值預期受打壓,甚至有可能貶值。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10月份中國外匯占款余額254,869億元,較9月份的255,118億元減少249億元,為自2007年12月以來中國外匯占款首次按月減少。
據央行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負增長248.92億元,為近四年來首次負增長。業內人士表示,作為衡量「熱錢」流入規模的外匯占款出現負增長,意味著中國對「熱錢」流入保持高壓態勢。而隨著「熱錢」的出逃,基礎貨幣的減少,這也使得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的計劃也將提前實施。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我國外匯占款總額為254869.31億元,而9月末該數字為255118.23億元。由此計算可得10......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近四年來,中國新增外匯占款首次出現負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歐美經濟動蕩,中國熱錢流入歐美市場,另一方面也與中國近期加大對外投資步伐有關。
1. 央行:10月份新增外匯占款為負增長,減少了428.92億,3年來首現負增長;
央行21日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10月份新增外匯占款減少248.92億元,為近四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近期對「熱錢」的遏制使其開始撤離,促使此次外匯占款下降。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日前介紹,今年上半年,在廣東、福建、深圳等地開展了一系列打擊跨境資金違規流動專項行動,共破獲10起地下錢莊和網絡炒匯案件,涉案金額累計超過100億元,搗毀16個非法交易窩點。
央行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新增外匯占款為-249億元,是2007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單月負增長。根據商務部數據,10月份貿易順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資)合計253.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0億元。這樣算來,10月份約有超1800億元的其他資金外流。分析人士認為,這種趨勢若延續,央行將面臨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的壓力。近年來,外匯占款出現負增長只有2007年12月,為-2303億元,是財政部用特別國債注資中投所致。10月份外匯占款出現負增長的原因,市場不乏「熱錢」流出中國的觀點。然而,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10月份外匯占款減少是貿易項下外匯淨收入減少、對外直接投資增加、其他項下流入減少或流出增加等綜合因素導致。這與國際上看空中國經濟,尤其是9月末香港人民幣NDF報價出現逆轉等因素有關,導致居民更傾向於持有外匯而積極購匯。關於未來走勢,考慮到外需放緩等因素,業內普遍認為,新增外匯占款將出現趨勢性的下滑。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