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商務部將出新政護航擴進口 專家建議三方面突破 @ 2011-11-17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商務部 出口
概念:
他說,相關研究發現2005年到2008年間人民幣升值了近30%,但是期間中美貿易順差不降反升,而2010年至今,人民幣又升值了近10%,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大幅度減少,但是中美貿易順差卻仍繼續擴大,因而中美貿易的不平衡不是簡單的匯率問題,也不只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最關鍵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美國自身的經濟結構出了問題,二是美國對向中國出口的產品采取了限制性、歧視性措施。
陳德銘向美方詳細闡述了匯率與貿易的關系。首先,近年來中國進口速度一直快於出口,對外貿易順差逐年、逐月減少,目前貿易順差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其次,中美兩國貿易統計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兩國建立溝通機制以來每年都對雙方的統計數字進行對比分析,美方實際逆差數大大低於之前公布的數據;第三,中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總體平衡,順差幾乎全部來自美國;第四,對美順差中,近80%來自加工貿易,60%來自美資企業;第五,加工貿易環節中,在中國的增值比重僅占產品總值的15%-20%。以上事實說明,人民幣匯率目前基本處於合理水平,即便做出調整,也無法解決美國的逆差問題。中國願擴大自美進口,促進雙邊貿易平衡,但美國卻將很多產品列入管制范圍,僅此一項,損失近千億美元的對華出口。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胡錦濤主席日前在夏威夷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見時表示,中國的匯率政策是負責任的。目標是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會繼續穩步推進。同時,美國貿易逆差和失業等結構性問題不是人民幣匯率造成的,即使人民幣大幅升值,也無法解決美國面臨的問題。美國應該盡快采取實際措施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並為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提供便利。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昨日在「第七屆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論壇」上作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產業發展面臨的整體外部市場環境趨緊。「全球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升溫,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嚴重阻礙了我產品出口和企業『走出去』。」
對於中美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做出過解釋:其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他國家對美順差轉移到中國。因為亞洲與美國的順差沒有太大變化,而日本、韓國等的部分加工貿易以及美國的一些加工貿易轉移到了中國。其二是美對華貿易歧視,多年來美一直存在制裁中國的貿易法案。美國軍用品禁止對華出口,軍民兩用中的民用品對華出口也從嚴審批。中方一直希望美國本屆政府放寬限制,大量增加對華商品出口,以促進美國就業和對華貿易公平。但是2010年12月9日,美國修訂其貿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國貿易優惠政策的國家共三類164個。中國作為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且具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卻被排除在“164個”之外,此舉顯然不利於美國企業與經濟發展。其三是中美雙方統計口徑不同,美逆差被高估。雙方聯合研究表明,由於統計口徑不同,美方的實際貿易逆差應大幅減少。
美國參議院本月中旬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國商務部將匯率被低估的貨幣視為補貼,同時依2009年9月生效的美國《貿易法》課征反傾銷稅,其目的明顯為懲罰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隨著人民幣匯率爭端的升溫,歐巴馬總統與希拉蕊國務卿也先後譴責中國蓄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並倡議籌組太平洋國際聯盟對北京施壓。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今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發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國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在穩定出口的同時積極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成為推動全球貿易平衡增長和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
    中國的出口形勢面臨發達國家失業率高企、發展中國家則通脹加大、全球經濟形勢頹廢、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更加頻繁等考驗。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對此指出,國際形勢雖不樂觀,但未到全面衰退的狀況,在穩定出口方面,中國政府的態度是密切關注變化。他相信,前段時間傳聞的「出口退稅下調」一事,政府不會貿然推進,並將根據形勢變化采取促進措施。
不過,天枰似乎傾向貶值預期聲音。數據顯示,9月出口增速降至今年2月以來新低,9月單月的外匯儲備亦驟減了608億美元。央行、商務部說,人民幣匯率趨於均衡水平。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分析,歐債危機、美債危機的蔓延以及對中國出口影響的滯後性,以致9月、10月的出口數據上才反映外需形勢正在惡化。海關的數據已經證實,中國對美國、歐盟以及日本這三大傳統市場的出口增速正在明顯放緩。
美國參議院在當地時間10月11日通過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也被認為是影響中國四季度外貿形勢的負面因素之一。這項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調查主要貿易伙伴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壓低本國貨幣幣值,以及為本國出口提供補貼的行為。根據這項法案的內容,如果主要貿易伙伴的匯率被認為低估,美國將對其實施懲罰性關稅。同時,如果貿易伙伴的幣值過低被認為是補貼出口的一種手段,美國業界可以尋求對國外競爭者征收更高的關稅。
歐美景氣疲軟,加上美國施壓人民幣匯率,已使大陸出口露警訊。為擴大內需,商務部、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委決定聯手擴大力度全面刺激消費,加速進口,並且重視網路購物與電視購物等無店鋪的便利購物管道,商務部更規畫明年起首度推動「消費月」活動,全國都要動員加入鼓勵消費的行列。
未來中國將積極擴大進口。商務部長陳德銘今天在商務部網站上發布公告稱,中國今年的進口額將超過1.7萬億美元。未來五年的總進口額將達到10萬億美元,與出口基本保持平衡。
10月1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要求美國政府,對「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外界普遍認為,此舉主要針對中國大陸,目的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一旦最後成為立法,美國商務部就可以對大陸賣到美國的商品,加征25%至40%的反補貼稅,因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25%至40%。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顧春芳還指出,我國面臨貿易摩擦的對象和領域從紡織、輕工等傳統出口產品逐步向鋼鐵、有色、化工產業,以及清潔能源、電子信息等高新產業領域擴展,另外還涉及到匯率問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等更深層的問題。
2011年10月19日,德國光伏巨頭SolarWorld在美分公司,聯合其他六家美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以下簡稱「雙反」調查)。
《星島日報》綜合外電消息,歐巴馬在談到人民幣匯率時態度強硬,要求中國遵守游戲規則。他表示,沒有人不知道人民幣匯率被低估,這讓美國產品出口到中國變得更貴;中國產品出口到美國卻變得更便宜,這個情況一定要改變。奧巴馬亦指,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世界經濟,但該問題將不可避免導致中美沖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表示,出口的增速開始低於進口的增速,根據商務部的判斷,今年我國可能會出現貿易逆差,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民幣不存在大幅度升值的空間。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已取得了長足進展,但進口支付人民幣多於出口收入人民幣的收付差額,也已成為其中的最大問題之一。上海證券報發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文章表示,正是這種收付差額減少了中國使用外匯的淨支付數量,導致外匯儲備存量加快增長。今年第一季度,貨物貿易人民幣出口結算202.3億元,進口結算2853.7億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出口結算195.9億元,進口結算351.3億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合計,經常項目出口結算398.2億元,進口結算3205.0億元,後者是前者的8倍。實際收付總額2584.7億元,其中實收392.5億元,實付2192.2億元,收付比1︰5。 第二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實際收付總額4090.3億元,其中實收1037.8億元,實付3052.5億元,收付比1︰2.9。 這樣,上半年經常項目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實付高於實收的差額為3814.4億元。按6月末人民幣匯率計,折合589.4億美元。這項差額占中國經常項目差額、外匯儲備增量等指標的比重已不容忽視。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