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央視批電信業壟斷 官媒炮轟 @ 2011-11-12T2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壟斷
概念:
李青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今年上半年,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接到舉報後,就立刻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案展開調查。」也就是說,此次反壟斷調查源於「舉報」,至於舉報方是誰,雖然記者撥通了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相關人士的電話,但對方一直未接聽。
而據了解,假如壟斷格局遭證實,電信聯通兩公司除了面臨巨額處罰,還將被迫開放寬帶資源,或是進行業務拆解,從而使寬帶運營主體增加,並通過競爭來降低用戶寬帶費用。因此,發改委對兩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將是寬帶發展的一個拐點。也意味著,國內畸高的寬帶上網資費,將在未來呈大幅降低趨勢,而上網速度將會隨之提高,逐步達到國際平均水平。而這也是反壟斷的最大意義。
事實上發改委對電信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並非現在才開始,早在兩個月之前國內的部分行業報就報導了發改委對電信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的新聞。但是兩個月過去,發改委不但沒有向公眾公布電信巨頭反壟斷調查的結果,相反靠領導對媒體放話,正在調查,言外之意其實就是發改委調查兩個月毫無結果。然而,眾所周知,電信巨頭壟斷行為其實很好調查鑒定,根本花費不了兩個月時間。僅僅各地電信公司實行的接寬帶就必須安裝固定電話的「寬帶+終端」的捆綁銷售模式就能定性為違反反壟斷法條款的事實。換言之,反壟斷執法機構領導通過媒體放話實質上是尋找公眾和輿論支持,為反壟斷調查和執法增加力量,因為目前進行的反壟斷調查遭遇了壓力和阻力,這個壓力和阻力可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力量無法化解,只能寄希望於公眾和輿論的力量。
發改委11月9日證實,已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進行反壟斷調查,查明兩公司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上涉嫌壟斷。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對外表示,已經基本查明,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總共占有2/3以上的市場份額,具有支配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兩家企業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對跟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競爭企業給出高價,沒有競爭關系的企業,給出優惠價,已經構成了《反壟斷法》中的「價格歧視」。
據中央電視台今日在中午時段,引述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官員報道,證實已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報道稱,懷疑兩公司涉嫌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上壟斷,若屬實,兩家企業或遭巨額罰款,可能會成為《反壟斷法》推出三年以來首個被罰個案。在此之前,交通、電信、石油、水電氣、互聯網等公用事業一直是外界反壟斷的關注焦點,但至今未有受罰案例。
自2007年8月《反壟斷法》推出後,中國反壟斷事業中一直存在著“內外有別、行業有別、國民有別”、“行政壟斷和經濟壟斷有別”的現象,作為《反壟斷法》推出後執法部門首度對央企展開的行動,電信聯通被調查雖說頗具“第一次試刀”的象征意義,但卻並沒有改變幾個“有別”的現狀,因為這次調查起於“舉報”這樣的偶然事件,主要調節的又是國企之間的矛盾,這使其積極意義有所折扣。要真正使壟斷行業匍匐於《反壟斷法》之下,破除壟斷行業的驕縱,還有待於政府拿出更大的決心。
反壟斷之劍出鞘。據央視9日報導,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日前證實,已經就寬帶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如果事實成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可能被處以數億、乃至數十億元的巨額罰款。
對此,邱寶昌認為,反壟斷法雖然是一把利劍,但其調查實施的難度很大。以美國為例,其反壟斷法出台多年以後才得以實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反壟斷調查難度大,需要許多部門協同參與。
楊路明表示:「三大運營商都是國企,個人認為這種調查與結果最終不會對相關企業有更多影響和制裁。如果說是以涉嫌壟斷為名義進行調查,那麼與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壟斷企業相比,電信、聯通、移動之間還尚有三足鼎立及相應競爭存在,如若要查,倒不如從中石油、中石化開始。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對於消費者而言,所希望的是運營商的權力得到制衡,從而使得較高的通信資費得到下調,個人認為這種調查與處罰並不能真正使得資費改善。解決此問題的關鍵不是對壟斷與反壟斷的定義,要想資費和相應的通信服務得到改善,最重要的是國家要准許引入或鼓勵一部分民營企業參與行業發展,有了競爭自然會有資費及服務的改善。不論如何,發改委進行反壟斷的調查,對於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應當說還是有一定的警鍾效果。」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9日介紹,發展改革委正在調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預計很快將會出台查處結果。
貿易中的反壟斷事項,反壟斷法出台後一直執行有力,僅2009年就發了87件反壟斷調查,近年來的可口可樂並購匯源、百勝集團整合小肥羊,都經由商務部反壟斷調查。」
據人民郵電報11月11日報導,“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裝一家的有線電視、用一家的電、使一家的煤氣、以別人商量好的價格加兩家的油,價格一天天飛漲的時候,沒有人說壟斷;當有一種業務幾家運營商比著提速、比著降價的時候,卻有人說,你壟斷了!”這是在11月9日12時央視《新聞30分》節目曝出國家發改委正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進行反壟斷調查的報導後,一些通信員工發出的微博。這突如其來的當頭棒喝,令兩家公司的股票狂跌,也讓幾十萬電信與聯通員工難以接受,震驚!冤枉!委屈!無奈!
業內專家認為,在電信領域開展反壟斷調查,有助於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使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競爭,長遠來說,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如果反壟斷之劍本身揮舞得亂無章法,輕則造成資本市場的劇烈動蕩,既損害了小股東利益,又蒸發了國有資產,造成相關企業無謂的損失,並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重則將加劇電信行業市場格局的失衡,對我國互聯網產業和眾多國有企業的形象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為政用典者,敢不慎乎?」
《深滬行情》滬綜指升0﹒84%,傳媒股漲聯通遭反壟斷調查急挫
中資電信股中移動(00941-HK) 升0.86%;有報導指發改委對聯通(00762-HK)及中電信(00728-HK)進行反壟斷調查,午後聯通(00762-HK) 先倒跌後再升2.475%;中電信(00728-HK) 倒跌0.41%;設備股中興(00763-HK) 無起跌,京信通信(02342-HK) 跌0.15%。
8月下旬以來中國聯通A股二級市場走勢搶眼,半年報中體現出的季度業績環比大幅改善以及公司高層「3G業務將在年底實現單月盈利」的表態與後來聯通每月3G用戶淨增長數持續攀升,一起推動公司股價自8月下旬起逆勢反彈,至上月底反彈幅度已超過20%。但昨日發改委反壟斷調查消息公布後,公司股價最終大跌2.84%,創出9月26日以來最大跌幅,且單日成交金額高達17.2億元,創出去年12月4日以來新高。另一方面,港股市場上9日中國聯通上午收市時該股報收於16.62港元,但下午開盤後就直線跌落至15.7港元,而之後又迅速反彈,最終以上漲2.60%報收。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