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學者:明年經濟較今年差 @ 2011-11-12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概念:
【本港經濟】關家明:雖然技術上不算衰退,但實際上正慢慢放緩
報告指,若主要工業國經濟不致嚴重惡化,即使下行風險增大,但預計本港經濟亦不致陷入全面衰退,惟認為須注意經濟會否大幅度持續放緩。恆生暫維持對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五點二,及通脹率為百分之五點三的預測。
    匯豐將本港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調低至5%及4.5%,匯豐常務總監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范力民(圖)表示,調低本港經濟預測是因歐美經濟疲弱令本港出口放緩,本港經濟放緩的趨勢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不過,他又稱,由於本港零售消費依舊強勁,加之對明年下半年環球貿易可望復蘇的預期,料明年下半年本港的經濟增長可反彈至6%。豐報告表示,歐美消費力下降令下半年本港出口增速放緩在所難免,但本地消費強勁平衡了這一不利因素,憑藉個人消費9.5%的增速(年化季調),本港經濟尚無步入衰退的風險,內地對本港商品服務需求、寬松的貨幣條件及本地消費將繼續支撐經濟。
港府明日公布本港第三季的經濟表現數據,曾蔭權先作預警,指第三季經濟將比第二季倒退。由於今年初經濟極度暢旺時,政府仍然維持全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五不變,下半年經濟比上半年遜色,早在預期之內,然而,到真正用上「經濟衰退」的字眼,市民心理影響始終不能忽視。
《大公報》報道,特首曾蔭權於紐約接受訪問時表示,受外圍經濟危機影響,本港的經濟可能出現了短暫的技術性衰退,明年本港的經濟增幅可能放緩至2%。他重申,聯系匯率在他任內,以至下屆特首都不會改變,他又說,沖擊港元的炒家,包括著名對沖基金經理阿克曼注定會輸大錢。《文匯報》也以此為頭條。
編者的話 行政長官曾蔭權近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歐美缺乏投資信心和消費放緩都不是好兆頭,導致衰退的因素已經近在眼前,預料全球很大機會出現衰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則再次表示憂心歐美債務會對全球造成大影響,預計香港第三季的GDP會放緩低於5%,明年的情況會更差。李克強副總理8月訪港宣布36招「挺港」戰略措施,就是在香港面臨美歐債務危機深化、金融市場動蕩沖擊、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關鍵時刻,再次送來對香港特區和港人的關心和支持,協助本港維持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和轉型。
對於本港,吳至偉持正面看法,指08年金融海嘯後,本港經濟受到內地的影響越來越大,現時歐美經濟放緩的不利因素將會被來自內地的利好抵銷,再加上本港勞動市場較具靈活性,企業會因應業務裁員或增聘人手,以適應經濟環境,故他相信本港不會出現「滯脹」。
目前歐美地區的經濟前景令人難以樂觀。歐洲多國為了改善財政狀況,推行連串經濟緊縮措施,令當地本已疲乏的經濟雪上加霜,與衰退僅僅半步之遙;即使是德國、法國等歐元區內比較穩定的核心成員國,經濟亦出現了明顯放緩。
行動未成氣候,主要原因是目前本港的經濟情況仍然穩健,特首曾蔭權大慷納稅人之慨,大玩「居屋六合彩」,加上在自由行帶動下,失業率保持在3.2%的全民就業水平,相對美國9.1%以及歐豬之一的西班牙超過20%,簡直差天共地。香港雖然暫時能夠得到幸運之神眷顧,但仍然危機四伏,除了歐債危機再度升溫之外,中國第三季度的GDP(國民生產總值)按季跌0.4個百分點,至9.1%,反映內地經濟放緩,增添硬著陸的疑慮,加上新世界發展(0017)以及新世界中國(0917)突然宣布抽水167億元,恐為藍籌集資潮揭開序幕。
此外,恆生(0011)發表報告指出,雖本港通脹壓力料紓緩,受租金高企及進口通脹的影響,物價或繼續維持於高位。報告稱,更多經濟放緩的跡象將陸續出現,並預期今年三季度經濟按年增長不足5%,四季度或低於4%。不過報告亦指出,即使香港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料經濟亦不會陷入全面衰退,保持對本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5.2%,消費物價升幅5.3%的預測。
樂是得指出,香港經濟下半年有放緩跡象,加上股市波動,令消費者信心相繼下跌,但當前的市場環境依然充滿商機,尤其是大量內地客湧港消費,帶動整體本港零售市場。他指出,市務人員捉緊內地客帶來的商機同時,亦需進一步了解本港消費者的購物模式,迎合需要,抓住市場上每個機會。
不過,本地消費和旅游業表現依然強勁,私人消費在第三季增長8.8%,抵銷了部份負面因素。陳李藹倫表示,歐洲經濟不景氣第三季相當明顯,亞洲經濟難獨善其身,當中亞洲工業生產數字有明顯減慢趨勢。她重申,香港屬於細小開放型的經濟體,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未來下行風險大增,不排除香港經濟會出現技術性衰退。隨外圍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出口表現在第四季仍會欠佳,政府亦修訂全年經濟增長由原本5%至6%,修訂為5%。至於全年通脹由原本5.4%,修訂至5.2%。而整體貨物出口,第三季出現放緩,按年下跌2.2%,輸往歐美市場的出口,亦進一步下滑。
但若說這種外冷內熱的表現能無限持續也未免過於樂觀,因為根據金融海嘯期間的經驗,在出口由升轉跌的3個月之後,本港零售業也陷入了收縮,投資的情況更是與出口表現基本同步,掀開了內需不景和經濟衰退的序幕。據此,即使未來可望有內地旅客的購買力及對信心的繼續支持,但香港的內部消費和投資恐怕不能長期與出口表現相背離。
渣打香港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指出,內地的PMI、消費信心都較為強勁,唯一令人擔心的是出口。他指08年之前內地的GDP約有兩成由出口拉動,之後該比重逐漸下降,估計今年全年僅為10%-11%,明年內地的出口雖然不至於收縮,但料僅增長7%左右。該行亞洲區總經濟師關家明則認為,內地經濟雖然有放緩趨勢,但目前的總體形勢比08年要好,即使環球經濟嚴重衰退,內地政府亦有能力再次推出救市方案。
Liv-ex總監Justin Gibbs接受訪問時表示,主要有三大原因影響紅酒價格:一是歐美經濟衰退,二是當地國內生產總值放緩;三是近3至4個月,葡萄酒新興市場中國及香港,買酒量開始飽和,故令指數下跌。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