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唐英年指港人幣業務進入新時代 @ 2011-09-28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離岸
概念:
在人民幣升值的憧憬,以及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務發展迅速下,本港的人民幣存款急增,為發展離岸人民幣債券(俗稱點心債)市場奠下重要基礎。我們相信,在離岸市場的發債成本較低、內地對貸款融資施加管制及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離岸人民幣債券的供求將持續旺盛,有助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鄰近的新加坡及遠在歐洲的倫敦都表示要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欲分一杯羹,不少人視此為香港的威脅。不過,恒生銀行(011)總經理兼財資業務及投資服務主管馮孝忠認為,不同地區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只會吸引更多海外機構及企業使用香港人民幣的結算平台,令香港得益,香港的人幣結算中心地位亦無可挑戰,但關鍵在於能否將人民幣成功推廣出去。
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已於昨日通知參加行暫停提供購入人幣服務。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認為,這現象無礙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而現時40億元兌換額度亦為合適水平。
現時香港是中國唯一一個離岸人民幣中心,自去年開放人民幣貿易結算以來,本港人民幣存量大幅攀升,截至7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逾5,700億元。本港在國家支持下,將有更多人民幣相關產品面市,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在此招牌下,本港成為人民幣離岸債券發行的中心。
香港人民幣清算行暫停向銀行提供貿易項下的人民幣服務,令透過離岸人民幣(CNH)市場沽售人民幣活動增加,CNH兌美元匯價持續較在岸人民幣(CNY)匯價偏弱,昨天早段匯價較CNY低逾1400點,隨著CNY兌美元略為下跌,尾段差距收窄至800多點。
跨境人民幣FDI的推進涉及發改委、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委。實際上,跨境人民幣FDI早前已開始個別試點。商務部早在今年3月即透露信息,規定如有境外投資者申請以跨境貿易結算所得人民幣及境外合法所得人民幣來華投資,可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函報商務部批准。首次為離岸人民幣境內直接投資渠道提供法律依據。另一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也在今年6月就公布《關於明確跨境人民幣業務相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提到「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目前處於個案試點階段」。按照現有規定,除「國家限制類和重點調控類項目」,外資企業均可申請以人民幣直接來華投資。
除倫敦的表態之外,新加坡及澳洲政府也紛紛展現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意圖。尤其是早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兼國務資政吳作棟訪問中國大陸時,不經意表示新加坡有意成為繼香港之外的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雖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並未直接證實,但從2010年7月新加坡大動作與中國大陸簽署300億新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作為擴大貿易結算之用,已可略窺新加坡積極開展人民幣業務的決心。此外,2011年3月,中國工商銀行基於促進中國與新加坡雙邊貿易及投資之目的,選擇在新加坡設立第一家(也是該行第一個)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也隱約透露中國大陸的友善態度,將新加坡視為潛在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中央早前宣布多項措施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包括允許使用人民幣到內地直接投資(FDI),建立香港與內地的人民幣流通機制,有助加快本港人民幣債券及貸款市場發展。中銀母公司中國銀行(3988)更預計,今年底前境外貸款規模可達3000億元人民幣,相比6月底,本港人民幣貸款僅110億元人民幣,意味着下半年本港人民幣發展將有驚人增長。
五是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自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開展以來,香港人民幣業務進入較為平穩的發展期。今年8月,中央政府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此次推出的多項新政成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中國大陸於金融海嘯後的次年四月啟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第一步是開放境內企業用人民幣做貿易結算,例如用人民幣買外國商品,並與個別國家簽署換匯協議,向國際市場放出人民幣,使他國也可用人民幣買大陸貨;第二步是在去年七月開放香港居民與企業設立人民幣帳戶,確認香港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使境外人民幣市場的資金規模及產品數量都快速發展;第三步則是今年八月中,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時宣布的多項措施,包括人民幣FDI(外國直接投資得以人民幣進行)、人民幣QFII(合格境外投資機構,可將境外人民幣資金投資大陸股市)等,表面上是送給香港的大禮,實質上是在拓寬人民幣回流中國大陸的管道,讓人民幣有出有進,盡管回流數額設限,卻是人民幣擴大雙向流動的重要一步。
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表示,香港有先天優勢及中央支持,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但面對其他地方的競爭,仍須努力發展。彭醒棠出席一論壇時表示,在RQFII及內地上市港股ETF等渠道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民幣財富管理產品出現,而人民幣直接外來投資(FDI),亦會吸引更多企業透過以人民幣資金投資內地項目。彭醒棠表示,人民幣的地位日漸重要,未來會逐步發展為國際貿易及儲備貨幣,但內地貿易總額中,只有8.6%是利用人民幣結算,反觀美國的比率達八至九成,日本亦有兩至三成,認為內地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更多的貿易以人民幣來進行結算。 他認為,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獲中央政策支持,未來將會在三個方面繼續加強,包括貿易結算、融資中心及資產管理,現時八成的內地貿易是通過本港進行結算。融資方面,在離岸債券、首只人幣股票推出後,相信未來會繼續穩定發展;資產管理方面,則有賴QFII等政策輔助。他又預計,今年本港的點心債券發行金額可望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現時離岸人民幣的外匯交易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約20億美元。彭醒棠又說,難以預計本港人民幣業務能夠走得多遠,深信具有非常龐大的潛力,尤其是產品、平台、價格發現機制、管理及人才方面均具有相當的優勢。彭醒棠指出,金管局在過去一年,先後到訪俄羅斯及英國為人幣業務進行海外路演,未來預計會到訪西班牙、明年則會到拉美地區進行推廣。不過,他認為,金管局只是進行海外發展的第一步,是破冰之旅,下一步則有賴銀行及業界繼續做好現有平台,發展多元化產品,鼓勵海外的金融機構及企業參與離岸人幣市場。
自去年中國政府放松了在香港使用人民幣的部分限制後,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開始加速。截至7月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激增至人民幣5,7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三倍。
《明報》報道,環球大跌市,令資金從亞洲及中港市場撤走,人民幣匯價「長升長有」的信念亦受動搖。過去兩天,全球投資者恐慌沽出其他貨幣,買入美元避險,人民幣也在沽售之列。人民幣自由買賣的離岸市場,匯價繼前日跌1.2%,昨再跌0.8%,至1美元兌6.512元人民幣,兩日累積大跌2%。由於升值預期急降,在港買賣人民幣的離岸市場出現大量沽盤,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中銀香港,破天荒停止向參與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就貿易項下買入人民幣。
8月底,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執行總裁兼董事會常務副主席林清德對曾對本報記者表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資金池的飛速壯大,主要在於人民幣目前單邊升值的態勢,但匯率不會一成不變升值下去,屆時市場或許需要更多的匯率風險對沖產品。
“進口支付人民幣大大高於出口接收人民幣這種單邊性明顯的結算現狀意味著,大部分人民幣通過該途徑流出境外,人民幣強烈的升值預期強化了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的意願。”國際金融專家趙慶明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表示。而這部分人民幣並非安安分分地待在香港市場上,由於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人民幣存款利息較低,人民幣債券等投資產品的收益率也不高,這部分熱錢也正在通過各種渠道向內地滲透。最近,《商務部關於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發布,意味著小規模試點之後,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人民幣FDI)的監管框架正式出台。繼人民幣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市、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投資者)機制之後,將新增一條境外人民幣回流渠道。
張德熙表示,推出人民幣計價公斤金條產品是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可協助鞏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並有助活化香港的人民幣儲備。他表示,現時產品結算平台及交收方式等基本條件已完成測試,預計可於10月初推出市場,估計可吸引來自內地及海外的投資者。
隨上月17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釋出惠港六條,力挺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務中心後,不讓香港獨搶人民幣商機,金管會也加快核准國銀OBU開辦人民幣相關業務。只是,對金管會核准腳步,銀行界仍認為太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17日在香港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時,公布了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和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在這些措施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香港使用人民幣在境內直接投資,允許人民幣境外合格投資者投資境內證券市場,起步金額為200億元。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是本幣項下的資本賬戶開放試水,其風險相對較小,可以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范圍。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