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此頁

熱門新聞

"7·23"動車事故報告形成仍需時間 @ 2011-09-22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報告 車事故 動車
概念:
安監總局知情人士表示,動車事故書面調查報告尚未形成,事故原因正在緊張有序的調查中。「書面報告要等調查結束後才能形成,現在調查還在進行中。報告出來後,需要遞交國務院後才能公布。」
溫州動車事故報告延期公布 (圖)
大陸媒體9月21號發表署名文章表示,當安監局副局長表示調查組要在9月15號之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時,我們深信了;當安監局政法司新聞宣傳處對媒體稱,是9月中旬形成報告,我們也勉強認同了;但是,當國家安全監管說,動車事故調查報告何時對外公布沒有既定時間表時,我們不能再信了。這一言論徹底摧毀了我們可容忍的底線。
【明報專訊】溫州「7.23」動車事故調查組已完成技術報告部分,但國務院最遲可能要11月中旬才會拍板決定責任認定。有專家組成員稱,交給國務院的技術報告有100多頁,並認為溫州南站的系統和管理制度都有重大缺陷,電力、調度、通信等方面也出現問題。
溫州動車事故報告公布在即,這份被千呼萬喚的調查報告是否能夠解答公眾疑問,還有待觀察。
國務院調查組指,溫州動車相撞事故,目前仍有許多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和驗證,事故調查報告仍需要一段時間完成;兩列動車七月二十三日在溫州頭尾相撞,其中一列出軌,車廂跌落橋下,造成四十人死亡,二百多人受傷,當局原初表示在月中公布報告。
動車事故的書面調查報告已經完成,並於日前提交國務院審批,只是具體公布時間尚未確定,“何時發布將由國務院決定,還是比較慎重的”。而調查組另一專家則表示,報告公布日期將在9月下旬。
目前,造成40人遇難的溫州動車事故書面調查報告尚未向公眾公布。此前,事故調查專家組曾向媒體透露說,調查結果還在匯總,但專家組認為,動車信號技術上沒有問題,主要是責任問題和管理問題。
昨天是形成書面報告的最後期限,據媒體報導,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調查書面報告已經起草完畢,上交了國務院,正在等待審批。如果不出意外,本月或有說法。
7月23日,溫州發生動車追撞慘劇。溫家寶承諾國務院組成調查組,調查後要如實給人民群眾一個交代。而對公開調查報告的時間點,社會各方有不同理解,不少人將9月15日視為調查報告公布日,在這天前後緊盯倒數,又批評溫家寶承諾未獲兌現。
8月22日上午,涉及溫州動車相撞事故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簡稱中鐵通信,其黨委副書記兼董事長馬騁,在深圳陪同國務院高鐵安全檢查組檢測鐵路時,突發心髒病去世,終年55歲。有熟識馬騁的人說,他一向沒有心髒病。在「7.23」動車事故即將進入問責階段時,馬的猝死,更加深了整起事件的重重疑雲。有行內人指,馬並非鐵道部的決策者,但在事故發生後被推到台前負責,令其成為眾矢之的。
我們認為近期水泥股大幅下跌理由有:第一,目前正值水泥消費淡季,水泥價格有不同程度下跌,7月的平均價格比上個月下降4%,四川、陝西、重慶、山西和安徽等地價格下跌幅度超過6%;第二,近期溫州動車事故引起大家對未來高鐵等基建投資的擔心,我們跟蹤數據顯示上半年以鐵路、公路代表的基建投資增長有明顯下滑,從鐵道部公布的6月數據看,鐵路基建增速已在下降,上半年月鐵路投資2781.16億元,僅同比增長2.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單月投資下降18.93%,連續3個月負增長且有擴大趨勢,公路投資上半年5134.7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前期累計板塊漲幅較大,本身有回調需要。近期表現符合我們之前對下半年呈現階段性投資機會的判斷,目前須等待新的催化因素出現,維持「看好」評級不變。(山西證券)
溫州動車事故報告形成仍需時間
“7·23”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後,浙江官方反應迅速,通過微博上演救援接力,及時把資訊傳達給公眾。7月23日22時30分許,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發微博稱:“嚴重關注這起脫軌事故!請浙江衛生幫助。”隨後,他又緊急聯系溫州市委市政府,告知網民溫州方面正在現場全力組織施救。直至事故發生當天深夜2時18分,他連發36條微博,報告浙江省組織救援的情況,贊揚溫州“的哥的姐”免費送客人到醫院獻血。多家媒體引用蔡奇微博更新事故傷亡數據。負責衛生工作的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及浙江省衛生廳官方也利用微博通平台發布醫療救援的進展。兩位官員的微博,幾乎每一條都有數百次甚至上千次轉發、評論。
距離公布「7·23」甬溫線動車事故報告進入倒計時的日子里,昨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組織的「經濟每月談」上,「7·23」事故調查組成員、北方交大教授唐濤以個人的觀點反思動車事故。這是近期,調查組成員首度在公開場合向外界透露調查的相關信息。
【僑報網訊】7.23甬溫線動車脫軌事故已經過去近兩個月,關於事故原因尚沒有官方公告。在7月28日,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國務院調查組在溫州召開第一次全體會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王德學在溫州動車事故會議上表示:「調查組要在9月15日之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目前已經聘請了國內電控供電領域的8名專家來參與調查。」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組:追尾本可避免 屬於重大責任事故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報告形成仍需一段時間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頁指南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免責聲明 : 88iv設立此一網站,旨在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公眾人士提供清楚準確的最新資料,但在整理資料及編寫程式時或會有無心之失。故88iv特此聲明,此一網站所載的資料如有任何不確之處、遺漏或誤植錯字,並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或虧損,88iv概不負責,亦不會作出任何賠償(不論根據侵權法、合約或其他規定亦然)。此外,88iv並不保證本網站所載的資料乃屬正確無誤及完整無缺,亦不擔保可以及時將資料上網及內容適合有關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