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香港海运港口排名跌至11位 政府:不应单以吞吐量度实力|本地|商业电台 881903 @ 2024-04-19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香港 货柜
概念: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跌出全球十大港口
国际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周三(17日)公布2023年全球港口吞吐量的最新统计,香港去年录得港口吞吐量约1434万,按年跌14.1%,连续第七年下跌,反映香港货柜码头处于长期收缩期;并且跌出全球十大货柜港口之列,是货柜运输史上首次。
运输及物流局表示,局方一向引用另一机构LLOYD’S LIST的排名,指2022年香港在LLOYD’S LIST排第九位,共处理1,669万个标准箱。虽然有港口未公布数据,但根据政府统计处资料,2023年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有1,440万个标准箱,以此计算,局方估计香港在LLOYD’S LIST的2023年排行之中会是第十位,较2022年下跌1位。
运流局指出,LLOYD’S LIST和 ALPHALINER 皆收集各地港口货柜吞吐量,并以此编制排名的私人机构。根据LLOYD’S LIST的排名,香港港口在2022年的货柜吞吐量全球排名第9,共处理1,669万个标准箱。而根据政府统计处数字,香港港口在2023年的货柜吞吐量为1,440万个标准箱。纵使尚有港口未公布2023年全年吞吐量数字,运流局估计按国际航运业权威媒体LLOYD’S LIST的方法,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在2023年排名应是全球第10,较2022年下跌一名。
根据全球航运业界最新货柜港排名,香港正式跌出十大位置, 杜拜则取代香港晋升十大。 排第一是上海,第二是新加坡,第三是宁波港。 航运界形容, 香港港口吞吐量正处于长期萎缩期。
运输及物流局晚上于社交媒体发文回应,按国际航运业权威媒体LLOYD"S LIST的方法,估计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去年排名全球第十,较2022年下跌一位;又指LLOYD"S LIST和ALPHALINER皆为收集各地港口货柜吞吐量编制排名的私人机构,不同机构的排名方法各有差异,文章指现在更应抓紧时机,继续巩固及发展香港港口的优势。
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近年一直萎缩,国际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 ALPHALINER周三(17日)公布最新全球货柜港口排名,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按年下跌14.1%,是连续第7年下跌,排名亦下跌1位至第11,首度跌出10大位置。
据国际航运界统计,香港已跌出全球10大货柜港,最新仅排名第11位。不过,根据香港官方统计,香港货柜吞吐量虽有下跌,但仍排名第10。
过去20年,香港在全球港口货柜吞吐量的排名持续下跌。吴天海回顾过去,称香港廿年前世界排名名列前茅,当时南沙港仍未成型,深圳港亦刚起步,但时至今日后者已承接大量货柜量。他又指出,运河的运输瓶颈,如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限制,也对香港造成了影响。
事实上,香港排名去年已跌至十大榜尾,业界对此感悲观。九龙仓集团(004)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在三月中旬业绩记者会曾指,香港货柜港口排名已跌至全球十大榜尾,区内竞争加剧,相信短期内不会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希望政府能与业界合作,加强香港货柜码头竞争力,抢回市场占有率。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直言,在时代转变下,对香港货柜港口排名下跌不感惊讶。自从中美爆发贸易战后,厂家因应美方制裁行动,只好按客户要求把生产线迁至东南亚等地,大量物流运输不必再经香港转口,港口吞吐量自然受影响。香港码头与华南地区的港口相比,价格有差距,面对全球供应链价格愈卖愈平,香港码头欠缺成本优势。林宣武认为,中美贸易战持续拉锯,对香港码头的前景感到悲观,业界面对现况只能够接受,惟有重质不重量“密食当三番”。香港的好处在于仍是中国唯一的自由免税港,税制及转口模式简单。他说,港口在国际上的排名已不再重要,如想维持国际重要转口港地位,应重视航运入口,让货物经由更灵活的香港港口输入内地,这仍是内地港口未能比拟的竞争力。
香港货柜码头过去 20 年在全球港口排名榜节节下跌,据航运顾问公司 ALPHALINER 发布的统计调查,香港在全球最繁忙的 30 个货柜港口中,去年排名已由第 10 位降至第 11 位,首度跌出十大,港口吞吐量为 1434.2 万个标准箱(TEU),按年减少 14.1%,相比疫情前的 2019 年则跌 21.6%,连挫 7 年,反映香港货柜码头处于长期收缩。自 2019 年跌出十大的杜拜杰贝阿里港,则以 1447.3 万个标准箱取代香港,重返全球最繁忙货柜港口的第 10 位。
有航运研究机构调查指,香港货柜码头排名首次跌出全球十大、排第11。政府指,香港有高效、免税等优势,仍是世界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研究机构公布,去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最新统计数据,上海、新加坡及宁波港位列前三;香港去年只处理1,434万个标准箱,按年跌一成四,连续七年下跌。运输及物流局回应指,不同机构排名方法各有差异,货柜吞吐量不是唯一标准;强调香港港口实力综合而全面,地位广受国际认同,现时应抓紧时机,巩固及发展香港港口的优势。
【明报专讯】国际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周三公布统计指出,香港去年港口吞吐量按年减14.1%至1434万个标准箱(TEU),跌出全球十大货柜港排名,至第11;但据运输及物流局数据显示,去年本港处理1440万TEU,仍稳守十大,运物局于社交媒体发文指不同机构的排名方法有差异,不应单以吞吐量排名量度本港港口综合实力。有业界人士表示,未来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将受航运联盟重新布局影响,政府及相关业界应主动回应船公司诉求挽留他们。
香港新闻网4月19日电 近日,国际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公布2023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最新统计,香港有记录以来首次跌出全球十大港口之列,排名第11位。
数据显示,去年吞吐量最大的是上海港,吞吐量达4915万个标准箱(TEU),按年增长3.9%,连续14年成为全球最大货柜港口;新加坡排名第二,吞吐量录得3901万个TEU,按年增长4.6%;第三是宁波港,录得3530万个TEU,按年增长5.8%。排名第4至第9依次为青岛、深圳、广州、釜山、天津及美国洛杉矶/长滩。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