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陈瑞娟:买楼需求仍存撤辣能刺激交投 @ 2024-02-08T16: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楼市 撤辣
概念:楼市撤辣
负资产宗数有上升趋势,立法会近期亦通过议案,要求政府推措施令楼市转强。有地产代理预计,即使“撤辣”亦只会令楼价回稳,不会大升。楼市回软,有地产代理指,传统大型屋苑成交价比起近年高峰期跌幅已达三成,以太古城675尺单位为例,三、四年前成交价约1千2百万元,近期约800万元有成交,又如沙田第一城300多尺单位,高峰时要约600万元,近日低于400万已可买到。有买家约一周前以五百多万元买入九龙城一个近三百尺单位,认为就算楼价再下调,影响也不大。买家邓先生称:“最重要看供款(额),量力而为,我都计过多少钱,供款我是负担到我才买。预跌好过预升,经济环境不佳时,就算你有一时半刻好消息,都影响不到(楼价)太多。”负资产宗数上升,立法会最近通过议案,促请政府推措施令楼市转强,亦有不少议员促请政府“撤辣”,金管局就指不时会检视压力测试要求。有地产代理认为,楼价仍有下调压力,即使进一步放宽楼市调控,甚至“撤辣”,都不会令楼价大幅回升。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始终在高息环境仍持续,再加上经济复苏动力未是很强劲,内地经济仍受困扰,所以看不到很多‘热钱’或外国资金会投入楼市,但成交量相信会有一定刺激,楼价相信届时会回稳,但未必会回升。”他估计第一季过后,负资产宗数可能多达逾四万宗。
卢文端在报章撰文提到,现时香港地产业陷于困境,面对严峻的环境,楼市政策是时候作出重大改变。《财政预算案》有需要提振整体经济层面,全面撤销楼市辣招,并厘清调整地产政策。他指出,辣招是十多年前引入的“需求管理”措施,目前问题不是供应短缺而是需求萎缩,政府不必坚持过时措施,撤辣并非是以公帑资助买楼,亦非“托市”。
他续分析,置业需求不足主因是内地及香港经济差,以及息口高企,预计就算当局“撤辣”,对楼市的刺激也未必太大,不过,希望拆墙松绑后可以令交投增加;估计今年中或较后时间息口下调及内地经济有起色,本港楼市前景才稍为明朗。
笔者强调“全面撤辣”并非解决本港楼市问题的“万应灵丹”,但至少有助稳定楼市及消费信心,对稳定经济有正面作用。物业交投减少,影响不单是地产行业,银行、律师楼、装修、运输,甚至资产管理等行业都会受到冲击。
就全面撤辣方面,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回应指,政府一直密切监察楼市情况,作出动态评估,包括楼价变化、经济情况、成交量等,而自从去年宣布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后,2023年12月送交土地注册处注册的住宅物业买卖合约宗数2,229宗,虽然不及2023年上半年每月平均水平,但仍属上升,且楼价属于有秩序调整,他亦指目前置业负担比率为72%,仍然较过去20年长期平均值51%为高,显示整体楼价仍属难负担。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