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大陆专家详解住户存款减少1.2兆元人民币 钱去哪儿了? @ 2023-05-15T0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预期 中国 贷款 内地 人民币
概念:亿元人民币
【明报专讯】经过今年首季的大规模投放后,内地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按月惯性回落,增1.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远低于预期的2万亿元,月内人民币新增贷款7188亿元(见图),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4万亿元。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师薛俊升认为,4月作为次季“开锣”表现并不弱,不及预期是因过去3个月市场反弹太快,“用力过猛”,与4月形成落差。他又表示,内需降温、企业和个人交易变回谨慎属正常,预料5月情况相若,但受“五一”假期带动或略见好转。
人行指内地4月新增贷款7,188亿元人民币,市场预期1.4万亿元人民币,3月则为3.89万亿元人民币。(资料图片)
人民银行公布,内地4月份新增贷款7,188亿元人民币(下同),低于市场预期。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
投资内银股如同投资内地经济前景,尽管内地经济正在复苏,但表现未算强劲,不过踏入下半年,在前期的政策落地催化下,经济增速有望加快,加上房地产市场情绪转好,有利内银的流动性加大。例如中国银行(3988)首季纯利虽然仅按年上升0.5%,不过净息差收入上升7%,表现优于同业,其余5大行均出现按年下跌,同时不良率贷款及不良贷款总额实现双降,资产质素亦见改善。
交易员指出,中国最新的通胀数据不及预期,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偏弱,叠加中美息差倒挂导致的套息交易仍多,人民币受压走弱。另外,4月人民币贷款亦低于市场预期。人民银行公布,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分项中,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彭博】-- 中国4月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大幅下滑,信贷数据也远逊预期,经济复苏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存疑。居民消费价格近乎零成长,PPI通缩进一步加剧,令外界猜测中国央行是否将加码宽松。房地产市场在短暂复苏后重现颓势,大连万达据悉与银行商讨境内贷款的无还本续贷方案,蓝光发展势将成为近一年来首家从A股退市的房企。相关部门已要求四大行从5月15日起下调协定及通知存款利率上限,以降低资金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增的3.89万亿元形成强烈对比,其中涉及房贷的住户部门贷款则更减少2411亿元。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分析指,信贷数据远低于预期,加深对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可持续的担忧。此外,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超过8%的希望渺茫,表明整体经济动能已经显着放缓。预计二季度政策利率下调在即。不过,光大银行认为,4月信贷社融偏弱,市场此前已有预期,预计短期内政策利率预计仍不动。
经济数据方面,上日内地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远少过3月时的3.89万亿元,亦少过市场预期。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22万亿元,按年多2729亿元,同样少过市场预期。
大市缺乏方向,恒指上周共挫422点或2.1%,收市报19627点。ADR港股比例指数上周五收报19480点,较本港收低147点。对于恒指再度跌穿俗称牛熊分界线的250天平均线(19699点)兼重返逾两周低位,分析认为,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质疑未止,恒指后市随时失守19000点关。 华晋证券资产管理投资总监冯宏远指出,市场近日对中国经济复苏力度忧虑升温,是导致“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概念股上周回吐,以及拖累恒指跌破牛熊线的主因,相信本周公布的重磅科技股业绩,也不易扭转大市弱势。 冯宏远预期,内地经济忧虑于本月余下时间与下月会继续发酵,不排除恒指进一步下试19000点关,料该水平或略有支持,就算失守仍有力收复。他又称,资金层面目前依然不利好后市,可观望恒指经历一轮回调后资金会否入市“捞底”。 大摩看好沪深300 潜在升幅14% 摩根士丹利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复苏力度存在争议,A股投资情绪料较波动,该行维持对中国处于复苏轨道上的观点,指复苏初期表现失衡属正常,整体而言,未来可望逐步追上进度。 大摩同时维持早前对沪深300指数涨至4500点的目标,距现水平有约14%上升空间,预期A股能在亚洲
内地上月新增贷款远低过预期, 工行(01398)及建行(00939)跌百分之2, 中行(03988)及招行(03968)跌百分之1, 农行(01288)及交行(03328)约跌百分之2.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