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内地2月财新制造业PMI重返扩张水平创8个月新高- RTHK @ 2023-03-02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制造业 中国 经济
概念:中国经济 , 月制造业指数升至
【明报专讯】疫后复常推动2月中国经济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按月升2.5点,是2012年4月后新高,胜市场预期,为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反映景气持续升温。财政部长刘昆同日表示,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说,我国已基本形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这为中国经济锻造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硬实力。
独立分析师ROSS NORMAN表示:“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此前数据强劲,美元涨势出现逆转,这反过来提振了黄金和风险资产。”他补充称,中国制造业活动在2月份以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张。随着COVID-19限制的放宽,今年主要枢纽的实物黄金需求已经回升。
周四(3月2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104.38附近。美元周三全线下跌,因中国强劲的制造业活动数据带动大宗商品货币上涨,以及2月德国通胀急升令欧元区加息预期提高后欧元攀升。受美元下跌支撑,金价周三上涨1%,为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而且强劲的中国经济数据也推动一些人押注这个最大黄金消费国的实货需求将增加,但美国利率上升的风险限制了涨幅。油价周三小幅收涨,包括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在内的供应充足迹象,被不断增强的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需求增加的希望所抵消。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十多年来最高水平,而新出口订单近两年来首次出现扩张。这份报告显示,服务和建筑活动也进一步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3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时表示,2月份,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中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6%、56.3%和56.4%,高于上月2.5、1.9和3.5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6 2022年8月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另外,中国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6,胜预期的50.7,为2022年8月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月经济加快修复,供求扩张,外需提振,就业开始复苏,物流恢复提速,制造业企业对未来景气度信心增长,显示疫情“过峰”后,经济开始进入后疫情时代修复期。不过,疫情影响重大深远,目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社会生产生活完全正常化尚需时日。中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收入和预期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一段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还应更多着力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市场预期。
中国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升至56.3,创2021年3月以来的新高
另外,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商业报告,制造业的经济活动在经历了28个月的增长后,在2月份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制造业就业指数从1月份的50.60降至2月份的49.10。与1月份的42.5 相比,新订单升至47.0。支付价格从1月份的44.5跃升至51.3。
【信报财经新闻】中国制造业活动持续扩张,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的50.6。
⑤ISM的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7.7,与1月的47.4 相比变化不大。此前路透调查中经济学家预测该指数将升至48.0。PMI低于50表明占美国经济11.3%的制造业萎缩。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制造业活动十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后,人民币、澳币和纽元齐涨。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月的50.1急升至2月的52.6,远胜预期。
同日,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放开、复工复产的持续,财新中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乎预期升至8个月高点,且是七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市场需求有所改善;财新/标普全球联合公布,2月经季节性调整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大幅升至51.6,为8个月高点,明显高于市场预估中值为50.2,1月为49.2。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将重塑全球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我们要正确把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深化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充分调动亿万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