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内房危机】传人行考虑放宽房地产政策限制助财困内房脱手资产- 香港经济日报- 即时新闻频道- 即市财经- 股市 @ 2021-11-12T16: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恒大 中国
概念:中国恒大危机
中国恒大 (03333)危机未解,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中国政府计划透过把恒大一些资产出售予中国公司,同时控制恒大购房者和项目参与企业的损失,来控制“内爆”。
报道形容,北京以“内爆”方式为恒大拆弹,将逐步出售其资产予其他中国企业,同时尝试把置业者及恒大商业伙伴的损失减至最低。报道引述大陆官员强调,中央政府有足够应对方案处理恒大危机,又指北京在处理民营企业爆煲方面已有相当经验,包括曾是中国第二大民企的海航集团破产重组。
彭博:中国政府拟售恒大资产予其他开发商 境外投资者利益非首要考虑【下一页】">【下一页】
中国民营房企接连陷入债务危机。从中国恒大到花样年、新力控股、当代置业,阳光城,最新的还有佳兆业和世茂集团。
要言之,恒大危机背后潜藏着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过度依赖投资(多由举债支应)的问题,而近来房地产等行业监管又与习近平主导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大计相连动,两者均使中国经济成长下行的风险大增。但吊诡的是,当前投资人对中国经济转型风险的担忧似乎不高,仍旧以高成长预期前仆后继的投资中国。在疫情肆虐下,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大幅下滑,但中国FDI逆势增长达163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且2021年亦持续增长。惟若中国经济放缓速度快于预期,目前过于乐观的外国投资人会不会重蹈90年代日本经济放缓后,仍以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高成长预期投资日本,但之后日本经济成长率却急转直下,因而遭受钜额损失的覆辙,值得关注。
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在风声鹤唳之中。继恒大、花样年之后,世茂集团也传出财务危机。虽然随即发声明澄清,但外媒报导,由于新房销售不如预期,世茂正考虑出售部分资产救急。
根据调查,今年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料成长6.2%,较9月份时的7.3%下降。中国恒大危机在房地产行业掀起波澜,房企融资吃紧,房地产投资或继续受到拖累。
近月身陷财务危机的中国恒大集团,8日再次宣布出售旗下恒腾网络股份。据港交所晚间公告,中国恒大11月8日以每股港币2.0365元的均价,出售2亿股恒腾网络股份,套现港币4.073亿元(约新台币14.55亿元)。
【看中国2021年11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海航集团破产是1949年以来涉及金额最大一起案例,习近平当局处理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集团得以参照,并倾向于拆解恒大集团。
数周前,华尔街分析师及各国央行还在安抚投资者,指恒大危机并非雷曼时刻。中国监管机构亦指恒大风险“可控”。惟目前内房债券抛售潮正在蔓延,对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潜在风险亦在升温。
报道又指,自中国恒大债务危机后,金管局已严密监测银行相关风险,过去两个月曾口头查询银行对恒大和花样年等内房企业债的情况,主要是了解银行操守是否合规,以及风险管理措施有否定期复检等。
恒大因背负大约3000亿美元的债务而陷入危机。据知情人士和政府官方声明称,该计划是通过将恒大的一些资产出售给中国公司,同时限制对购房者和参与恒大项目的企业造成的损害来控制“内爆”。
而自中国恒大(3333)债务危机爆出后,加上“三道红线”等内房融资政策收紧,即使部分较具规模的中小型内房在融资上亦面临巨大困难,纷纷表态有意变卖在港资产或公司股权(见表)。而近年被市场称为“并购王”的世茂在上周五集团召开的投资者会议上,许世坛除重申公司并无违约,及表明有意回购美元债及股份外,亦有券商引述其指,若融资困难,将考虑出售部分沪港优质资产。部分内媒引述许世坛提到,集团拥有许多负债轻微的优质资产,之前是“唔舍得卖”但现在“已经在谈了”,资产分布在上海、北京,有写字楼及酒店等,在港亦有逾200亿元货值可卖,但要视乎价格,本港楼盘项目亦将于明年开售。据公司透露,目前集团帐上亦有多达800亿元现金。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