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巴斯对赌联汇年半内失守 新基金杠杆200倍 市场估胜算低 @ 2020-06-12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元 金管局 经济
概念:金融经济 , 香港金管局
【时报-台北电】受港股走强、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以及套利交易活跃等消息带动下,近期港元凌厉涨势无法挡,多次触及7.75元的强方兑换保证价位,香港金管局11日再度进场承接美元,向市场注资15.11亿港元。自上周五(5日)起短短5个交易日内,金管局已10度进场共投放273.98亿港元。
巴斯过去多次呼吁沽空港元,去年5月他曾表示香港没有足够外汇储备捍卫联系汇率,其基金正在沽出港元买入美元。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日撰文暗讽,曾有“专家”呼吁卖出港元换美元,惟港元现时升至7.75,“专家”都要损手离场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应声下跌,1个月拆息跌至0.56厘的两年半低位,隔夜拆息更跌至0.09厘。港汇本月以来持续触发7.75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昨日再沽出15.11亿港元,银行体系结余将增至1221.27亿元。金管局指,本地的外汇及货币市场一直保持有序运作,最近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强方兑换保证更继4月之后再多次被触发,说明联汇制度的运作有效,亦反映市场对香港金融体系以及港元的信心,令资金得以持续流入港元体系。金管局又指,会继续监察市场情况,按照联汇制度保持货币及金融稳定。
港元拆息连跌6日,即使京东即将来港上市,隔夜拆息昨日仅微升4.54点子(1厘等于100点子)至0.1729厘,仍处于极低水平。1个月拆息连跌6日,昨报0.8057厘下跌2.85点子。光大银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场部资金业务联席主管颜剑文表示,过往大型热门新股上市,均会大幅推升拆息,不过今次中概股回归加上6月底半年结因素,拆息都未见抽升。他指外来资金流入香港,香港银行毋须提高拆息争取资金,估计至中概股回归潮完结前,金管局都会持续入市沽港元。
有经济师指出,港汇及银行体系结余是最直接及客观的指标反映资金流,而金管局出手向市场沽出港元的行动更是不可质疑的证据。他指出,香港及新加坡作为资金自由进出的地方,资本流入流出属正常。虽然本港或确实有资金流向新加坡,但从现阶段的数据来看,流入的资金更庞大。与其说无走资,或者说流入的资金更多。
【明报专讯】财政司长陈茂波周一(1日)出席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会议时,主动透露一个确保联汇制度运作的“坚实后盾”,就是去年与人民银行协定,在香港有需要时,人行会提供美元支援。对比起他早前发表的网志,以及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前日在《汇思》撰文,重复强调香港有逾4400亿美元外汇储备、香港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以及联汇制度并非美国《香港政策法》给予的特殊待遇等说辞。这个与人行协议的美元与港元互换安排,似乎来得更有新鲜感。
11日早上,香港金管局在纽约交易时段尾盘承接1.95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沽出15.11亿港元。连同10日傍晚在亚洲交易时段释出的22.09亿港元,金管局一天内共向市场注入37.2亿港元。这也是本月5日以来金管局第十度出手入市,是今年第十六次出手,共已注资481.06亿港元。
中美就港区国安法角力,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指,美国不再保证香港继续获美国法律所赋予的特殊待遇,市场忧虑本港联系汇率制度同受冲击。有分析师警告,美国如限制香港金管局兑换美元,将成“极端核选项”(EXTREME NUCLEAR OPTION)。惟本港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港元,加上美国近年仅禁止伊朗及北韩交易美元,料未必对香港采取相同做法。
而在香港方面,金管局称,最近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强方兑换保证继今年4月后,再多次被触发,代表资金持续流入港元体系,这既说明联汇制度的有效运作,亦显示市场对香港金融体系及港元的信心。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预料,随着港美息差收窄,套息活动将减慢,未来金管局入市沽港元的规模会较温和,但新股招股活动持续及中资企业派息期均刺激港元需求,短期港汇仍会强见7.75,银行结余料升至1500亿元。在银行结余增大下,港元拆息再全线下跌,与楼按相关的1个月拆息九连跌,跌穿0.7厘,报0.69厘。
在香港,货币基础的组成分为4大部分,包括负债证明书、政府发行的流通纸币及硬币、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以及总结余。当金管局要“出手”时,就是向银行买入或卖出港元,使总结余减少或增加,从而影响港元利率的升跌,使港元汇率保持在兑换范围内。
美元弱势,人民币持续反弹,但现价似乎已经反映大部分利好消息。尽管中美紧张关系有稳定迹象,中美双方在香港事务上似乎难有讨论空间,一方面中方推进国安法立法工作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特朗普亦预告有关制裁手段,美国大选前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身处中美角力漩涡的港元市场经过一轮波动后回复平静,新股上市资金流入带动下,港元重返7.75强方保证,金管局接连入卖出港元捍卫联汇,令银行体系结余回升至1100亿港元以上。港元利率全线向下,港美息差持续收窄,加上大型招股将于本月中结束,届时港元可能暂时离开强方保证水平。
目前,资金水平仍充裕,未见明显外流。金管局数据显示,香港4月份存款近13.9万亿港元,而美国减息半厘,并实行无限QE,吸引资金流入本港赚息差。近月港汇偏强,金管局数度接钱沽港元,令星期二(9日)银行体系结余突破千亿港元水平。资金流动性增加下,港元拆息持续低企,有助业主控制供楼开支,利好楼市。
港元持续在强方水平,香港金管局今早也从市场承接港元买盘,但新加坡金管局(MAS)最新数据显示,当地银行4月来自非居民存款按年增加44%至621.4亿坡元,连升4个月并创纪录新高。外电指,新加坡海外资金流入增加或与香港社会运动升级、疫情以及中美角力有关。
的确,2009年3月美国量化宽松后也有类似的情况,资金疯狂涌入香港拉动港股上升。2009年8月06日,金管局曾留意到近月持续有资金流入港元。假如这个情况持续,又或者资金流向突然逆转,都可能会影响香港的货币稳定。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辖下的货币发行委员会最近已就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对策作出研究。2020年6月初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并非今年第一次,随着3月美联储宣布全面量化宽松,环球资金充裕,推动全球股市反弹。2020年4月21日,金管局新闻稿称,港元触发了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从市场买入美元、沽出总值15.5亿的港元,而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会相应增加此数额。连同较早前减发的50亿港元外汇基金票据,总结余于4月23日将上升至606亿港元。这是2015年10月后,强方兑换保证首次被触发。
他归纳出三大原因:(1)美国的争拗对象是中国,不是香港;(2)香港拥有4,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中绝大部分以美元债券方式持有,当中包括美国国债,担当支持港元的基础,亦有部分为香港金管局及香港政府的投资;(3)美国金融机构在香港有大量业务,若联汇制度遭受破坏,这些美资公司在亚洲及中国的业务会受到冲击。
先看资金水平,金管局数据显示,香港4月份存款近13.9万亿港元,较2008年底多接近1.3倍。美国减息半厘,并实行无限量宽,带动热钱流入市场,吸引资金流入本港赚息差,近月港汇偏强,金管局上周五再度接钱沽港元买美元,令周二银行体系结余将升至996亿港元,市场资金充裕,暂未见明显外流。资日前美国表示将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市场担心影响联系汇率机制失效。香港在1983年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应对当时港元贬值危机,多年来经历1997年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海啸等,联系汇率属于本港货币发行局固定制度,不需要美国批准。日前金管局于已于网页撰文,释除市场忧虑,事实上,金管局坐拥4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香港货币相基础2倍以上,相信有能力支持联系汇率正常运作。
金管局又指, 本港外汇及货币市场一直保持有序运作, 继四月后, 最近联系汇率强方兑换保证再多次被触发, 代表资金持续流入港元体系, 说明联汇制度有效运作, 亦显示市场对香港金融体系及港元的信心, 金管局会继续监察市场情况, 按照联汇制度保持货币及金融稳定.
陈锦荣表示,美国即使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对香港出口的影响甚微,但若美国不承认港元,或限制港元兑换美元,将会打击香港的经济及影响外资,标普亦会重新审视香港的信贷评级。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经济学家吴卓殷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本港联汇制度崩溃机会极微,除非在个别极端情况下,令投资者对港元完全失去信心,而导致大规模资金外流,甚至令本港需实施外汇管制等,如若要将资金外流规模量化,参考本港4月港元货币供应量M2约7.48万亿元,至少要有一半以上,即逾3.7万亿元资金流出香港,本港才有需要重新审视联汇措施。他坦言短期内见不到有大规模资金外流,相信押注联汇制度崩溃而成功的机会等于零。
事实上,近日港汇强势,并多次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自上周五(6月5日),金管局已十度向市场注资逾273.98亿港元,截至6月10日,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为1,045.25亿港元,本周五将增加至1,221.27亿港元。曹德明表示,香港银行结余曾由美国加息前高峰4,263亿元下跌至近年低位约540亿港元,港美息差持续收窄,加上热钱充斥市场,银行结余重返1,500亿港元水平可期。
就有关金管局与人行去年订立港元与美元互换协议,《香港01》向金管局查询,金管局发言人回覆:“财政司司长今天提及,在香港有需要时中国人民银行会提供美元支援,这并非新的安排,他于去年12月及今年4月接受媒体访问时亦曾提及。这是在现行货币互换协议基础上的优化安排,提供多一重弹性,支援香港维护市场稳定。”
对于内地将设立“港版国安法”,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昨日撰文指,香港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不会因此而有任何转变,资金流动及兑换仍受基本法保障。过去数天港股虽略为波动,但港元汇率保持稳定,并持续处于兑换保证范围内的偏强水平,港元息率维持低企,金融市场继续畅顺有序运作,目前没有明显迹象显示有大量资金流出港元或银行体系。金管局会保持高度警惕,在必要时及时澄清不实谣言。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