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人行谨慎放水本周净投放缩至330亿 @ 2013-10-10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逆回购 央行
概念:央行24日 , 6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逆回购指的是人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再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动作,人行透过逆回购来对市场释出资金,正回购到期则是收回市场流动性。
新华社指出,该操作量创下近几个月来,人行逆回购规模的新高。资料显示,过去两个月来,人行出于维持资金面“紧平衡”的考虑,每轮逆回购多数仅为百亿元规模。
《经济通通讯社24日专讯》人行今日进行880亿元人民币6天期逆回购操作,为7月以来新高,惟是次逆回购旨在令资金面安全过季,并不视为央行放水讯号。沪深股市今早小幅低开,“十一”长假前上海银行间市场拆息仍高,一个月期拆息超过6%,金融股领跌指数,银行、券商全面下挫,煤炭及钢铁股表现低迷,沪综指半日收跌0.97%,报2199.57点,失守2200点。
不过在小规模净回笼的同时,公开市场延续着象征性的逆回购操作量,亦显示央行既不愿看到流动性过于泛滥,同时也不愿见到季末资金面再次陷入紧张境地,坚持以小量逆回购维系市场对于资金面的信心。
公开市场上,本周央行开展了880亿元6天期逆回购和8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同时人行对49亿元央票进行到期续做。考虑到市场上有50亿元央票到期和18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公开市场继续实现净投放,释放流动性1501亿元,这是央行在连续三周小规模回笼流动性后首次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本周临近十一和季末,市场资金显着需求增加,央行开始加大逆回购投放规模,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本周央行推出非传统期限的逆回购,我们认为人行出手6天期的逆回购主要是在于缓解临时性的资金不足,同时也反映出有了6月钱荒的前车之鉴,央行的操作手法愈加积极灵活,但维稳的背后依然反应的是紧平衡的操作思维。
有经济家指出这次逆回购仍然维持低量,表明人行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向银行体系投放过多资金。然而,随着9月底临近、中秋节及“十一国庆”长假等因素,人行将注入较大额度以缓解季节性需求。
昨天央行发布公告,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880亿元6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创下7月底逆回购重启以来的新高。为应对“十一”国庆假期到来,央行将常规7天期逆回购操作改为6天期,此次逆回购刚好在9月30日到期,助力平抑节前资金面波动。
《央行动态》消息称人行今日进行480亿元14天期逆回购
(1)人行本周二进行880亿元、6天期逆回购,乃此轮逆回购规模新高。据此计算,人行本周净投放1550亿元,规模达7月底重启逆回购以来最高;此前连续三周,人行公开市场都是资金净回笼。
人行公开市场上周连续第二周净回笼,同时依旧保留量小价平的逆回购操作,以稳定季末前的市场信心,在外汇占款可能回升,以及季末前财政存款投放等因素作用下,银行间市场短期流动性较为充裕,即使央行大规模续做到期央票,资金面也未受到明显冲击。
格仅7天期与14天期小幅走高,其余期限稳中有降。流动性紧张情绪暂缓下,一级市场表现平稳,中标利率上行有限,认购倍数小幅回升。并且,由于人行在26日进行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能够覆盖国庆节假期间存款准备金上缴时点,所以我们预计资金面短期无忧。从中期来看,目前市场预期在今年12月之前,关联储基本没有可能缩减QE规模,所以国内资金面走势暂时不用考虑这一因素。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对长期内资金面需要接受严峻考验的判断。首先,美联储QE的退出之日终会来临,资金外流压力及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仍然存在,且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锁长放短”的背后依然反应的是紧平衡的维稳思维,同时外汇占款虽转正但难以形成有力支撑,我们认为资金面偏紧格局仍将维持。
1、美部分政府部门关门以及17日美债达到上限,将增加美国经济下降风险,国庆期间,美国各主要股票指数虽涨跌互现,但随着时间的推延,风险预期则将不断增加,鉴于此,美联储削减购债可能进一步推后,以对美国经济形成支撑,而这些对中国债券价格走强形成了积极信号。 2、9月汇丰及官方PMI微涨但均得到大幅下修,市场预测经济10月经济或出现回落,另外,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市场预测9月CPI同比上涨2.9%,但9月下旬食品价格环比回落,10月CPL上涨趋势可能得到维稳。但整体来看,债券避险心理仍然存在。 3、今日商业银行面临例行准备金缴存,但受央行今日7天期逆回购以及节后资金缓解影响,短期利率有望降低。交易提示:美债务上限问题逐渐引起市场谨慎,建议节后以震荡偏多操作,今期债或可能突破94.580高位。仅供参考。
一、债市展望1.流动性判断昨日,人行给市场以双重惊喜。其一是历史上首次推出6天期限的逆回购;其二是880亿元的操作规模为面临节前及季末压力的资金面注入一丝安慰。但是中标利率仍然与7天期限品种相一致,逆回购放量其实也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人行出手主要在于缓解临时性的资金不足。
以推高长期利率。人行早前提供逆回购协议,从而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并重新启动三年期央行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