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 财经】上海自贸区今日挂牌以开放促改革打造经济升级版 @ 2013-09-29T01: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自贸区
概念:自贸区29日挂牌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接受《经济通通讯社》访问时表示,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制度创新包括人民币可兑换、取消利率管制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具体方式来看,入驻企业将分别设立“自贸区帐户”及“普通帐户”,A公司的“自贸区帐户”与B公司的“自贸区帐户”之间可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同理,“自贸区帐户”亦适用于利益市场化、?率市场化、离岸金融等。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提醒大家,对上海自贸区的期待应该超越金融,视野更广,因为金融服务于贸易和投资;当市场主体的财产自主权得到充分尊重,金融就应该跟着这些自主权去走。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备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昨日公布。《方案》提出,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6大领域扩大开放,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章萝兰、沈梦珊 上海报道)上海自贸区将于明天(29日)正式挂牌,而国务院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终于在昨日公布。上海自贸区(简称自贸区)将率先在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及社会六大服务领域实行开放措施。《方案》要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先行先试。新华社指出,自贸区释放出的新信号,令外资在中国市场将迎来新机遇。
不少金融专家指出,上海自贸区只是起步阶段,要赶上香港,恐怕还有很长的路,尤其在法治方面。
〔中央社〕大陆专家认为,上海自贸区将在各项金融领域大幅放宽条件,代表区域内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但监管是否有效,是上海自贸区所面临最大的挑战。
(综合报道)(星岛日报报道)全球瞩目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昨日揭盅,明确会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及人民币跨境使用,并推动金融服务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专家认为,中国正加快金融及投资自由化的步伐,香港必然受到冲击,但同时也会找到“冲击波”带来的新机遇。
他补充道,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领域中,上海的比较优势其实是在金融方面,但是,打头阵的仍是贸易和投资,是国务院考虑上海自贸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作出的决策。“由于上海拥有很多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发达,自贸区若实行金融开放,效果将立竿见影。不过,考虑到可持续性,一行三会均表示担忧,因此,金融开放放在后面进行。”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破题 仍需等待各部委细则
据中国媒体报导,于上海自贸区内,海外企业将能透过分支或是合资的方式,投资金融、健康保险、物流、人力资源、以及旅游业。
其次,以金融开放和创新为目标的上海自贸区最大的挑战,仍然来自于对资本的管控,即如何在开放和风险管理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例如,自贸区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会让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局部连接,但是其中的贸易渠道也经常被用作在岸和离岸市场的套利活动,导致政府资本管制失效。除非上海自贸区能够甄别出这些的套利资金,否则这样的套利活动非但无助于实体经济,而且可能对整体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威胁。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表示,作为打造中国经济精彩第二季的重磅试验田,上海自贸区肩负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等重要使命。而将上海作为实现中国经济战略性升级的杠杆城市,实际上是落实早先国家对上海战略定位的相关部署。早在2009年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央计划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某种意义上预示着上海已被定位成与纽约、伦敦比肩的国际金融中心。尽管这个目标现在看来还是亲切又遥远,但随着国务院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以及上海相关配套措施的渐次落实,尤其是自贸区的挂牌,上海迎来了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经济结构战略升级的“黄金十年”。如果上海能充分把握这段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消除制约金融中心建设的要素瓶颈,则未来十年,上海非常有可能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取得战略性突破,进而成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分工的“种子选手”。
大陆国务院昨(27)日公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国政府将在两到三年内,在此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结算等独步全中国的政策,同时藉由扩大金融服务业等多重领域的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整合全面接轨。
    “现代金融是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重点。现在实体经济普遍存在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自贸区可能会在这一方面带来利好。我们希望通过上海这一金融中心,得到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蔡志承说。
外界瞩目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27日终于出炉,在金融领域展现大幅度开放决心,大陆新一轮经济改革自此鸣枪起跑,目标直指“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上海也可望透过自贸区金改与目前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一决雌雄。
上海自贸区 金融大松绑
连平还表示,尽管自贸区在地理上是中国境内,但是在管理上将其视作境外,金融管理体制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对监管机构最大的挑战是,区内和境内区外是两个不同的管理方式,等于要增加一套完全按照国际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他指出,总的来看,上海自贸区就是离岸金融中心,在具体内容上和香港的离岸中心没有太大区别,当局为甚么还要再搞一个自贸区,相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监管层适应国际市场操作的新规则和做法,香港的管理制度毕竟是自成体系的,国内监管层无法参与,通过上海自贸区积累经验后,才知道该如何监管。
报道引述工行上海分行行长沈立强表示,上海自贸区为商业银行创新转型,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工行上海分行将依托工行强大的全球网络和科技系统优势,以及庞大的客户规模优势,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为自贸区内企业乃至更广泛的客户,带来更全方位、更富内涵、更佳体验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
金融领域开放方面,上海自贸区将探索建立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为标志的试验区金融监管新体制。
其次,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的试验区,而决不是靠一些优惠政策或者降低税率、吸引企业大规模进驻的开发区。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全球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要真正做好自贸区,应该推进土地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全面市场化,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其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制改革和开放将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关键,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外资和民间资本准入等,这也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除了跨境融资自由化,上海自贸区还将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在区内可获得有限银行牌照,中资银行则开展离岸业务。该项政策又与发展现代金融服务示范区的前海十分类似。汇丰环球研究宏观经济分析师马晓萍表示,上海自贸区偏向国家战略性的定位,是为结构调整、提高对外开放作试验田;而前海则主要是为香港作配套(见表)。此外,从规模上来看,上海自贸区的面积是前海的一倍,上海辐射的长三角地区年GDP达10万元亿人民币,亦是珠三角的一倍。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周日挂牌成立,国务院下午两时后公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指自贸区将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及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目标是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并将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改革。 与早前传出的风声一样,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逐步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根据方案,在金融服务领域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尬土扩大服务业开放上,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同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 自贸区可以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并将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具体上,将容许金融市场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亦容许于区内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并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