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内银拆息挟爆再缩银根恐伤经济人行点头适时微调 @ 2013-06-24T0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钱荒 银行
概念:银行市场资金
其次,我们必须搞清楚,“钱荒”究竟出现在哪里?坊间一般泛泛而言,是指中国出现了“钱荒”,但这与基本事实不符。事实上,在过去的10年当中,中国货币发行量增速居高不下,目前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突破100万亿人民币,是中国GDP规模的近两倍,相比10年前不足20万亿的M2余额,增长5倍以上。近年来,关于中国央行货币超发的批评声浪一直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突然出现“钱荒”显得违背基本逻辑——正如某地一直在下雨且雨越下越大时,却突然出现旱灾一样,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么,到底“钱荒”出现在哪里呢?从实际情况来看,“钱荒”集中爆发在中国银行业。
伴随着“钱荒”紧张情绪的发酵,近日市场上还曝出央行向工商银行注资500亿元,及中国 银行由于流动性紧张发生资金违约等诸多传闻,银行间市场被迫延迟半小时收市,震动整个金融市场,同时引发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的广泛关注。
    这与一些金融机构的期望并不相符,因为银行间短期资金利率不断走高,进入6月以来,银行开始闹“钱荒”。有人希望管理层进一步放松银根。
【文汇网讯】“钱荒”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6月中旬以来,“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这个十分专业的名词开始不断通过媒体进入公众的视线。2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银行间利率再次全线上涨,利率首次超过10%,达到惊人的13.44%,该数值已创下历史新高。平常在人们眼中最不“差钱”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银行的钱不够用了!
【新唐人2013年6月22日讯】(新唐人记者蓝铭浩综合报导)中国金融市场闹“钱荒”的状况已开始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引发一幕幕“抢钱大战”。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大涨578个基点至13.444%,创下历史新高。“钱荒”让大型银行出手抢钱,资金成本高涨让中小企业苦不堪言。不过到目前为止,北京央行仍然保持“旁观”政策,不出手救市。但是,对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的中国经济来说,信贷增速放缓无疑是雪上加霜。
大陆银行业逢六月大考、加上热钱撤出,大陆金融业遭遇史上最严重“钱荒”,同业隔夜拆借利率一度涨到三○%,银行更推出存钱送米等抢钱大战。信评机构则发出警告,约有总值约一.五兆元人民币(下同,约七.二兆元台币)理财产品六月底到期,到时有不少大陆银行无法支付足额利息。
而早先已经传出资金紧缺讯息的大陆银行业更是大闹“钱荒”,为了“抢钱”,各大银行纷纷卷入高息借钱行列。更有甚者,推出存钱送大米、送微波炉瓷碗等手段来吸引客户储蓄。而大陆信评机构则进一步发出警告称,约有总值约一.五兆元人民币理财产品六月底到期,到时有不少大陆银行无法支付足额利息。
资金紧缩导致业者要求降息和调降存款准备率,但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一直按兵不动,张承惠对此表示,这是因为这一轮钱荒并非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是商业银行没有审慎对待风险控制、强化流动性管理。
35天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7%!昨日,记者在金交会上看到,“钱荒”已迫使部分银行祭出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招徕人气。同时,“钱荒”还直接影响到部分业务的开展,一家银行广州分行的10多笔结构化融资业务融资时间铁定要从6月底推迟至7月中。另外,小微企业业务依旧是各家银行主推的重点,不过随着小微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银行谋求错位竞争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银行反馈,监管层对小微业务的考核指标已较去年发生了变化。
内地近日大闹钱荒,市场更传出大型银行纷纷拆借“抢钱”,令上海银行同业拆息(SHIBOR)抽高。昨日中国银行间资金市场尾盘略见好转,惟隔夜和七天期等质押式回购盘中均创下至少逾10年来盘中新高,最高值分别为30厘和28厘。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