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港交所李小加:未来3年大计商品业务占一半 @ 2013-01-16T13: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港交所
概念:计划2015年 , 港交所公布未来三年
港交所公布今后三年战略计划,将会扩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产品组合。港交所今后三年战略计划,会扩展LME现有产品组合,商品平台会延伸至黑色金属,如铁矿石及焦煤,另外亦有其他的能源商品,会开发LME的业务潜力,包括提升电子交易平台及基础设施等。
港交所新的三年战略计划,将重点发展商品及定息产品。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内地将逐步成为资本流出的地区,港交所要好好把握相关机遇。
根据港交所三年计划,现货、定息产品和货币,以及商品市场都受惠于内地资本账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而当现货和商品交易规模扩大,利用汇率或利率产品作对冲的需求自然会增加。
【东方日报专讯】港交所(00388)明日公布最新三年战略计划,主要包括四大业务,包括股本、股本相关衍生工具、定息及货币,以及商品业务。
事实上,港股投资气氛渐见好转,加上去年困扰港交所多时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收购工作已完成,不明朗消息消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表其“三年计划”,会增加固定收益产品、商品等业务的发展,令股票成交的收入占目前7至8成营业额,变为各占一半。
对于港交所(00388)中午公布的未来三年计划,有分析员认为计划无惊喜,影响只属中性。不过东泰研究部联席董事邓声兴则认为计划正面,又指最有新意是商品平台将伸延至铁矿石。分散产品风险 不再单靠现...
横向是指产品种类,除一直依赖的股本证券外,将拓展FICC业务。据了解,LME收归旗下之后,将是港交所商品平台的旗舰,日后计划引入更多切合内地需要的商品类别,例如焦煤、农产品,以及人民币计价的商品期货;同时,继简化予机构投资者的人民币债券上市程序、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后,港交所将研究人民币利率产品,亦不排除推出人民币兑其它货币的期货合约。
根据计划,港交所未来会继续发展现货市场的核心业务,吸引更多公司上市、积极拓展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等市场连接产品,以及提供更多股票衍生定息货币产品。同时,港交所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会以商品为突破口,部署建立多元化商品交易平台。
他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渐国际化,而内地投资者对于多元化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将更加迫切,因此,港交所未来三年战略规划的重点是与内地市偿联互通。港交所的最新战略规划显示,未来三年,港交所计划在股票、商品、股票衍生品、定息产品及货币产品等多种资产类别上与内地拓展合作关系。
近日港交所对内部结构作出了重大重组,除了为适应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更旨在提振自身业绩表现。近来港交所动作连连,外延内拓均有突破。除收购LME外,还大力开拓定息产品、货币及商品以及人民币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港交所还计划推出期指夜市。
港交所15日发布未来三年战略规划,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当天在媒体见面会上说,港交所力求以现有的现货股票和股票衍生品等核心资产类别为基础,以商品为催化剂,同时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寻求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并计划推出人民币期货。
港交所(00388-HK)今日公布新三年战略计划,去年底港股市值为21.95万亿元,增长25%,日均成交金额按年减少23%至538.51亿元。
不过,原营运总监葛卓豪,在重组后,就被派到同样份属新设的环球结算科,虽有被削权之嫌,但由于交易所未来数年包括在场港结算方面都有大展拳脚的计划,LME亦计划自组结算所,因此仍未算被投闲置散。至此,港交所与LME融合后的新架构基本成形,而具体的发展策略,亦即新的三年发展计划,李小加将会于下星期二(15日)再亲自向传媒作简介。
港交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公布新一个三年发展计划,包括开拓定息产品、货币业务及进一步发展商品业务,估计股票业务占比将由现时的七至八成,在三至五年后,降至一半。李小加指,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要突破港交所发展的限制,须由人民币产品入手,包括发展相关的定息产品,虽然短期未必赚到钱,但长远应可获利。对于刚结束的第一个三年计划,李小加指,不能以是否达标来形容,认为所提出的只是方向,若未能成完,会在下一个三年计划继续做。
■港交所(0388)公布集团今年至2015年的“三年发展计划”,行政总裁李小加指出,未来3年关注点在于与内地相互的市场准入,故除了现货业务仍为核心业务外,未来将重点建立股票衍生产品、商品以及新的定息产品及货币四大业务的横向整合,目的为使集团在未来3年能把握内地资本帐愈加开放的机遇。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