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人民币屡现异动汇改或向纵深推进 @ 2012-11-07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人民币
概念:3个月升值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不过,不少专家也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短期的。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李炜表示,人民币在经济基本面上并没有支撑持续升值的动力。美国推出QE3之后,美元贬值、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不少此前持有美元的个人和企业会对其手中的外汇比例进行调整,这就放大了人民币升值的空间,这种调整结束后,人民币可能将回归正常。
昨日,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涨34个基点的基础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涨停价6.2417收盘,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自2012年4月16日央行将银行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波幅限制倍增至1%后,人民币汇率日波幅便逐渐扩大。去年以来,在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曾多次出现跌停,而近期,随着市场转而做多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又多次逼近涨停,直至昨日以涨停收盘。未来波幅扩大是趋势,为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专家建议企业可多选择远期结售汇,而个人则可选择延后购汇。
从过往的经验看,当人民币汇率遭遇升值压力时,中国央行倾向于对冲流动性(采取强力措施从商业银行回购美元以平抑人民币升值压力),但目前却没有。这是很罕见的行为。这一方面更加验证了之前传闻央行大规模抛售美元的荒谬。另一方面,有分析认为近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动因仍然来自于外部资金短期的套利套汇驱动。
此外,为何企业能承受的最大升值幅度或是每年5%?据央行《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86%。如此算来,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2年6月底,每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平均约为4.4%。这表明在人民币一路升值的进程中,出口企业早已习惯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自今年9月中旬以来持续走强,近日更是连创新高。2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6.2417涨停报收,这是人民币汇改7年来对美元即期汇率首触1%“涨停板”。2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即封涨停,再创新高。
10月25日,人民币即期汇率首次出现涨停,26日盘中再度以涨停价开盘,但在尾盘由于大量美元买盘入场,人民币最终反倒以贬值0.12%收盘。29日,人民币较中间价上涨56个基点,距离涨停幅度63个基点仅差7个基点。30日,即期市场人民币汇率以6.2405收盘,较中间价6.3028上涨0.98%,接近涨停。31日,人民币汇率再度以6.2372的涨停价报收。
这种不适应源于人民币汇率走势对市场原有预期的颠覆。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处于贬值状态,7月25日,人民币即期汇价一度逼近6.40,创出10个月低位。就在贬值预期异常浓烈之际,人民币却在随后的三个月上演了一出惊天逆转的戏码。7月26日过后,人民币用两个月时间即将前7个月的跌幅收回,并从9月28日开始步入“新高”之旅。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成交价开在6.2380,创出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以来的又一个新高。据统计,这是9月底以来诞生的第9个新高。与此同时,6.2380也是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涨停”价位。此前一天,人民币盘中首度触及交易区间扩大至1%以来的上限。
之前两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收报在“涨停”位置。10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达6.2417,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同时在盘中触及当天1%的交易区间上限。这是自人民币兑美元波幅扩大至1%以来,首次收报在“涨停”位置。10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开盘就封在6.2380这一最新的涨停价位。而10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创出自今年5月11日以来的新高。
自9月份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便处于升值区间,且升值幅度不断扩大。10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度突破6.3,报出6.2992,创出最近五个多月新高,并在随后的7个交易日中6度触及涨停价位,自9月初以来,升值幅度已达到1.75%,回到了去年年底时的汇率最高水准。
继10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首次触及1%的汇率波幅上限后,10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以6.2372的涨停价报收,收市再创汇改以来的历史新高。短短5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已有4日的即期汇率达到“涨停板”限制。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热钱也按捺不住。深圳各口岸的地下钱庄近期生意转好,已有迹象显示部分热钱正在想方设法进入内地。
1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再触涨停价位,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3082。近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在短短6个交易日中,五日连触涨停板,其必将对外贸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专家称,人民币汇率不会持续单边升值,人民币汇率前一时期跌现在涨属正常现象,说明其向更具弹性的市场化方向发展。(11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昨日,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3047元,当日人民币涨到6.2417元兑一美元,是4月以来首次“涨停”。今年4月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原来的上下5%。扩大至1%,本次“涨停”显示人民币升值动能极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9月份止跌回升后,10月中旬至今呈现单边升值,最近8个交易日更是七度涨停。对此现象,多数人分析局限在金融角度,将其归因为美欧及日本央行等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
针对人民币近期连续升值态势,路透社 25 日援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的分析认为,人民币近日升值是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原因较复杂。不过,人民币的连续升值并未偏离出均衡水平,不意味汇率有失稳定。
此外,中国对外净资产共计2万亿美元,其中政府部门储备资产为3.2万亿美元,非政府部门对外净负债1.2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近20%。私人部门的资产配置失衡带来一个长期的问题: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时,人民币汇率也会随之剧烈波动。当人民币强劲升值时,用美元支付款项的中国进口企业倾向从银行借入而不是买入美元。这样,既能赚取较高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还能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中获益,但负面影响是汇率的大起大落:过去几年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加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广,企业和银行已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美元“超卖”头寸。去年底至今年三季度,随着美元升值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反转,越来越少的公司向银行借美元,部分美元卖空头寸已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平仓,这些企业对美元的需求量加大。而今全球央行大规模放水,热钱再次逆袭,人民币又回到几年前被动升值的轨道,而“对外资产集中于官方,而对外负债集中于私人部门”的结构无形中放大了汇率波动风险。
根据央行规定,在每天央行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之后,银行间市场上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可在中间价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1%。自9月28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有3个交易日(9月28日、10月10日、10月11日)于盘中或收盘创下汇改以来新高。由于前天人民币即期汇率触及涨停,多日按兵不动的中间价昨天开始大幅上调,当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为6.3264,较上一个交易日大涨127基点。然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最高触及6.2578,盘中仍然触及中间价1%的波动上限,再次涨停。与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2765相比,七年来人民币累积升幅逾32%,为19年来新高。
中国银行金融分析师列出三大因素:一来,如果任由人民币升值,将不利于稳定外贸出口;加上美国大选很快就将落定,人民币缺少继续升值的外部动力;另外,美元经济向好,有望在未来数个月转强,届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转弱并双向波动。综上所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逐渐趋弱,对美元汇率即将见顶。
    分析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持续走高主要受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国际方面,外围发达国家美欧日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再度升温,尤其在美联储QE3政策作用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于即期市场近期连创新高,推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国内方面,近期中国贸易顺差回升显着,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有所上升,也推动了人民币汇率走高。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