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大陆4月PMI初值49.1 较3月小升 @ 2012-04-23T15: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汇丰 中国 制造业PMI
概念:3月PMI初值 , 汇丰4月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指数回升
港股今早低开,上午约十时许,汇丰公布中国4月份制造业PMI初值回升,唯连续六个月均未能重上50之盛衰分界线。恒生指数跌幅一度收窄,但速即扩大,中午收报20,884.3点,跌126.34点或0.6%。国企指数收报10,961点,跌88.65点或0.8%。
升。与此同时,汇丰中国3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8﹒3,略高于预览值的48﹒1。优于预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3月22日,汇丰中国公布了3月汇丰PMI初值为48.1,创4个月新低。其中新订单指数和产出指数大幅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制造业生产活动的放缓开始影响到就业市场,就业指数录得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因此,连日来要求加大政策宽松力度的呼声不绝于耳。
清明假期前一周,3月汇丰PMI初值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成为市场连续大跌的关键原因之一。而48.3的3月汇丰PMI终值则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升势,并创下三年来的第二大降幅。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3月PMI却环比大幅上升2.1个百分点至53.1。5日市场受到鼓舞,指数大涨近40点,个股呈现普涨格局。
中国3月官方PMI虽升至一年高位53.1,但此前公布的汇丰3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重现回落,创下三年来第二大降幅,终止此前连续三个月升势,降至48.3,不过略优于初值48.1;同时汇丰指出,今年整个第一季度的制造业PMI指数平均值为2009年第一季以来最低。数据的分歧可能暗示中国经济呈现出的积极态势仍有待观察。
汇丰公布,3月份中国服务业PMI报53.3,前值为53.9。早前公布的2月份PMI初值为49.7,1月为48.8;而2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50.1,1月为47.6。
回顾近来国际总经情势,美国市场部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2.4,2月非制造业指数上升至57.3,为1年来最高,2月份失业率持平在3年来最低的8.3%,不过在成屋市场动能仍欠佳,致使联准会主席BERNANKE 26日再度表示宽松政策不退场。欧元区方面,MARKIT ECONOMICS近来公布欧元区3月份的PMI综合初估值滑落至48.7,制造业PMI指数则跌至3个月最低,而大陆市场,3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为48.1、低于前期,且连续5个月未能站上50水位,显示中国制造业产业动能放缓。
实际上,数据也表现好坏参半的一面,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连续回升,但汇丰3月份制造业PMI却创下4个月以来新低。这暗示大型企业受益于规模效益和融资便利,而中小企业面临订单较少和资金压力双重压力继续恶化。且从需求和经济增长实际看,与官方制造业PMI仍有一定差距。1-2月份出口、投资、消费增速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工业增长率也下降1个多百分点,未来经济增长仍将呈现回落态势。并且我们关注到,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上升。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5.9%,比上月回升1.9个百分点,这使得3月份CPI很大可能反弹,给政策提供了很多障碍。
【汇丰PMI初值创4个月新低】3月22日,汇丰银行公布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3月PMI初值下滑至48.1,为4个月以来新低。汇丰PMI初值在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的数字分别为48、49和48.4,今年2月回升至49.7.
汇丰银行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降至48.1创四个月低点并终结此前连续三个月升势上月终值为49.6.
数据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3.1%,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0.8%,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回升;而汇丰制造业PMI指数为48.3%,略高于初值48.1%。虽然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大幅高于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当前不宜对其做过多的乐观解读,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第一,11项分项指标中反映需求和生产活动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生产和采购量等分项指标均与2005年以来的均值水平有较大差距;第二,3月PMI较1-2月平均水平和2月环比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但是季节性回升的特征较为明显,而季节性回升的力度又明显弱于往年的平均水平,反映经济“旺季不旺”的特征较为明显;第三,在推动3月PMI指数环比回升的因素中,新订单分项指数贡献了接近60%,生产的贡献率不到20%,反映当前经济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生产活动依然偏弱;第四,季节性较弱的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创下近四个月新低,其走势或许更能反映当前的经济情况;最后,购进价格指数在2月大幅回升的基础上继续攀升,伴随着需求的季节性回升,通胀反弹的风险值得警惕。整体而言,PMI指数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偏中性,对市场宏观经济预期的正面引导作用较为有限。下周一和周五将发布3月和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预计经济将延续下滑态势,而通胀走势或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宏观经济层面难有显着亮点。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