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陆禁航空业 参加排碳交易 @ 2012-02-07T0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欧盟 航空 交易 中国
概念:中国政府禁止境内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局禁止中国境内的航空公司 , 参与欧盟排放交易, 禁止航空公司借此提高收费 .
欧盟自今年1月1日起征收碳排放税,不过印度、俄罗斯、中国大陆、美国等20余国都反对,称其违反国际法。中国大陆民航局今(6)日对外宣布,禁止境内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也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藉此增加运价或收费项目。
不过,中国的航空公司并不这么认为。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秘书长魏振中对记者强调,中国航协呼吁航空公司采取“三不政策”,即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数据,不与欧盟谈判交易优惠条件。
美元/人民币:根据国务院授权,中国民用航空局于近日向各航空公司发出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6日在此间表示,欧盟单方面立法将进出欧盟国际航班的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原则和规定。此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多次向欧盟方面表达关切,反对欧盟将他国进出欧盟的国际航班纳入排放交易体系,主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国际民航组织多边框架下通过充分协商解决国际航空排放问题。美元/人民币今日开盘报6.3102。分析师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半年内将继续升值至6.23,未来一年(到明年1月末)有望累计升值约2.8%至6.13。
两年前,当欧盟正式宣布把航空业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权系统,并将包括与欧盟有飞行业务的非欧盟航空运营商时,原本在气候问题上颇有矛盾的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找到了共同目标,一致反对。印度民航部官员声称不向欧盟提供印度航空公司排放数据,中航协宣称“三不”政策,美国航空运输协会与美国三大航空公司发起诉讼,指责欧盟违背了1944年的《芝加哥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和2007年的《美国欧盟开放领空协议》,不过,欧洲法院去年底作出“不违背相关国际法”的判决。主要依据包括:首先,欧盟作为整体不是《芝加哥公约》的签署方。同时,要求飞入和飞出欧盟的所有航空器都承担碳排放责任,所以不存在歧视问题;其次也没违反《京都议定书》。况且,美国还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国。在日内瓦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学者帅成华看来,美方在这起诉讼中唯一的机会在于《美国欧盟开放领空协议》中“禁止对燃油消费征收税费”的规定,这让美国航空企业获得免交碳税的豁免可能性。
据《北京商报》报导,在起诉欧盟2012年把航空运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以下简称“ETS”)一案最终败诉后,美国航空公司迅速谋划将可能出现的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某中国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政府部门正不断加快制定反制措施,简单地说就是采取“三不”策略,直接拒绝了欧盟碳税程序的启动。所谓的“三不”,是指“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计划、不与欧盟谈判优惠条件”。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较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主要是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该体系下,欧盟根据《京东议定书》、其他法律文件及成员国的历史排放水平,对各成员国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额。当某国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时,可以通过交易体系,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国家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试运行阶段,企业每超额排放1吨二氧化碳,被处罚40欧元;在正式运行阶段,罚款额提高至每吨100欧元。从今年1月1日开始,进出欧盟成员国的所有航空排放被计入交易体系,至此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充。
虽然成本高昂,但许多航空公司仍然对生物燃料趋之若鹜;尤其是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于今年1月正式生效后,使各航空公司不得不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花费更多心思。
虽然中国坚持声称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它同样坚持认为,解决方案必须做到不危及经济增长。中国同欧盟就后者向航空业碳排放征税一事进行的对峙表明,中国不喜欢以对抗气候变化为名给国内企业增加繁重的成本。但由于中国正被迫考虑拿出某种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中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解决此事。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