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温家宝:欢迎德国继续向中国投资 @ 2012-02-03T19: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默克尔 中国 欧债
概念:中德关系 ,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
在欧洲领导人试图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筹措资金之际,昨日(2月2日)起,德国总理默克尔正式启动了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这也是她自2005年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访华,也是2012年欧洲大国领导人首访中国。此前,各方对默克尔访华的目的作出众多猜测。德国着名的周刊《焦点》指出,默克尔此次访华重点将讨论全球经济状况,特别是欧债危机仍将成为探讨的主题。那么默克尔此次访华能为困境中的欧元区带来更多救助希望吗?
昨天,德国总理默尔开始了她为期两天的访华之行。在与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会谈中,温总理表示解决欧债危机非常重要,中国正考虑增加对EFSF和ESM的参与,支持欧洲稳定欧元的努力。但他没有就中国将如何增加对EFSF和ESM的支持作出具体的说明和承诺,并且强调欧洲必须先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温家宝的话对于稳定市场情绪没有起到多大的积极作用,传统的打太极手段,在国际市场的海绵垫上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吴大使在书面采访中表示,默克尔总理此次访华正值中国德国建交40周年之际,是今年中德两国高层交往的开篇之作,具有特殊的意义。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将分别与默克尔总理举行会见及会谈。双方将就双边关系、欧债危机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除了北京以外,默克尔总理还将访问广州。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2月2日至3日访华。这是在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上升,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正式访问,对双方继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中德务实合作,进一步促进中欧关系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欧盟首脑会议刚刚结束,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访华,商谈如何加强中欧合作事宜,突显中国目前在世界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及欧盟在应对欧债危机方面对中国寄予的厚望。
*德国总理默克尔下周四访华,料就欧债寻中国协助*
德国消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将于2月2日至3日访华。外界分析,欧债危机 将是默克尔此行重点,同时还会谈及朝鲜局势以及伊朗核争议等问题。有学者表示,默克尔将会一如既往提出中国人权问题,但中共当局在人权问题上 一向置若罔闻。默克尔将在北京同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等中方领导人举行会晤,还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下周五她将前往广州。
2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温家宝说,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解决欧债问题十分紧迫和重要。中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重视欧债问题,支持维护欧元稳定,对欧洲经济和欧元抱有信心,坚信欧洲作为世界重要一极的地位是不可改变的。中国也在考虑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入欧元区。默克尔此次高压背景下访华,无疑也是希望展开“欧元攻势”,转变中国人对欧元区“无动于衷”的局面。
隔夜外盘上涨,主要原因是温家宝表态:中国考虑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看来默克尔访华还是有成效的。欧债还是个长期无解的事情,短期应该把希腊尽快清理出局。而我们的市场看起来很热闹,不过人气不足的缺点一直存在,因此我继续对短期市场状况表示担忧,预计大指数是一个和前面底部形态对应的楔形形态,基本状态就是创新高然后调整,然后再次重复,当楔形走到末端的时候就会又一波大的短期恐慌,这个和前面底部区域的上涨是对称的,所以预计要开始调整,这里需要保持谨慎心态。当然以上纯粹是从几何图形的猜测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靠谱还要等市场验证。
欧债危机吃紧,访华备受瞩目,德国总理默克尔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礼物。在默克尔访华前夕,出于谨慎,德国政府官员在吹风会上仅表示,中国是否投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或者投资金额多少,在目前而言,同(此次访问)并不是很相关,但这个问题是可能成为相关话题的。昨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默克尔时表示,中国也在考虑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这是迄今为止,中方在此方面最明确的一次表态,但仍未表示会如何具体参与。与此同时,“欧债问题要靠自身努力”仍是中方出手的关键条件。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日起正式访问中国,这是默克尔自2005 年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访华。默克尔此次访华还肩负着一项重任:寻求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提供新的注资以使后者有更多资金救援欧洲。 目前全球经济都在持续恶化,各国自顾不暇,中国注资 IMF的概率不大。目前金价对欧债危机消息虽然表现平平,但仍在恶化的欧债将成为黄金上涨的杀手锏。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