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股价追踪】中石化(0386-HK)新奥(2688-HK)或需提高收购出价,股价双双下挫 @ 2011-12-15T14: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燃气 新奥 收购 中石化
概念:
“此外,新奥燃气改名为新奥能源也体现出其对公司业务产业链的调整,但如果对中国燃气收购成功,新奥在燃气领域又将重获信心。”上述企业高管对本报记者说。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迟国敬分析说,由于中国燃气股权分散,因此即使新奥燃气完成此次收购,仍然不会达到中国燃气前几位股东的地位。
新浪财经讯 12月13日消息,惠誉表示,新奥能源(02688)与中石化(00386)(A/前景稳定)联合提出有条件收购要约公开收购
(2688)及中石化(0386),不过收购计划曝光后,市场对此看法负面,并忧虑新奥财政状况恶化,惠誉、标普及
中石化与新奥燃气167亿元收购中国燃气
(0384)。新奥就跌2.58%至26.40元,而中石化只跌0.37%至8.03元,中国燃气劲升20.36%至3.37元。
中石化公布,与新奥能源,提出全面收购中国燃气,涉及总金额约167亿元,每股3.5元,较中燃气停牌前溢价约两成半。新奥将通过贷款及自有资金支付55%收购价,中石化将通过信用证及自有资源现金或其它融资支付45%。
异动股;中国燃气(0384.HK)大涨20.36%至3.37港元;此前有消息称,它已接获中石化(0386.HK)和新奥能源(2688.HK)的全部现金收购要约;上述两家公司将以多达167亿港元的现金收购中国燃气股份,收购价为每股3.50港元,较中国燃气12月6日停牌前股价2.80港元溢价25%。中国燃气已在11月底公布中期业绩,期内纯利较上年同期急升302%,至3.736亿港元,主要由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业务改善,期内非营运支出显着下降。高盛称,中国燃气于11月14日宣布已获得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接洽后,收购已在市场意料之中。高盛指出,中石化缺少根基深厚的下游天然气分销平台,而中国燃气拥有这一资源,另一方面后者将能够获得充足的天然气供应,以实现最终需求的增长。高盛维持中国燃气中性评级,目标价2.80港元。高盛认为,中燃被全购已为市场广泛预期,若落实,对现时缺乏下游燃气分销业务的中石化,即需要锁定上游供气的中燃均属有利,而中燃与新奥的联盟,将成为全国最大,而且国有的燃气分销商。
新奥能源(2688.HK)跌4.7%,报25.15港元。该股自上日受收购消息刺激,创出29.7港元纪录新高后倒跌,至今已连续第二日受压。新奥联同中石化(0386.HK)出资167亿港元,全面收购中国燃气(0384.HK),惹来评级机构对债务前景的质疑;除惠誉外,标准普尔及穆迪亦对新奥作负面观察。但券商瑞银认为,以中燃公平值估算每股4港元,收购对新奥的影响大致中性;估计负债比率会由25%增至74%,短期盈利贡献温和。
评论: 新奥能源(2688)和中国石化(386)联合公布以每股3.5元的价格收购中国燃气控股权的收购建议。此要约仍需获得中国燃气及相关监管层的审批同意。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分别提供55%和45%的收购资金,收购价较停牌前的价格溢价25%。本行认为中国燃气估值偏低的两大主要因素是: 1) 公司治理问题导致发展速度缓慢; 2) 液化石油气业务的盈利仍存不确定性。此次收购如果成功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两方面的问题,因此公司的估值有可能会恢复至与同业相当的水平,但即便如此现时价格不算偏低,且协同效应短期内的效应不大,且液化石油气业务的盈利仍有待时间验证。因此本行建议投资者短期内于股价接近收购价时沽货获利。(袁志峰)
天然气分销商加快组成联盟成为现时行业的主题,正如中国油企在过去两年不断通过并购进行海外扩充一样。12 月13 日,新奥燃气(2688.HK)及中石化(386.HK)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周二称,计划提出一项自愿的有条件收购要约,出资至多167亿港元收购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所有流通股。两家公司计划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收购中国燃气流通股,较中国燃气停牌前12月6日的收盘价溢价约25%。收购比例为新奥能源占55%,中石化占45%。
●中国燃气昨日公告称,公司已于12月7日、9日二度接获新奥能源及其合作伙伴中石化发出的全面收购要约,拟以167亿港元联手收购中国燃气所有流通股。其中,新奥能源将支付收购要约总对价的55%,中石化承担45%。外界有猜测,此番交易可能为敌意收购。
(384.HK)获新奥能源(2688.HK)及中石化(386.HK)提出以每股3.50港元现金作全面收购,刺激股价复牌后急升20.4%。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