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央行时隔3年首次下调存准金率意在释放流动性 @ 2011-12-01T10: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央行 政策 中国 存准率 金率 准备 下调存
概念:
本次存准率的下调在市场预料之中,但时间节点又有些出乎意料。首先,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方面,汇丰PMI预估值创48个月新低,中央政府明显已经感受到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而CPI已经出现拐点,未来通胀压力渐趋缓解,存准率的下调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下降近250亿元,为近四年来首次下降。欧债危机的"蝴蝶效应"引发热钱回流欧美,叠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都意味着中国外汇占款减少或成趋势,中国流动性供给和货币创造主渠道也很可能因此改变。其次,从资金面来看,央行公开市场12月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合计为800亿元,较11月的3250亿元环比大幅减少逾七成,年底银行对资金需求增多,资金面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本次央行下调存准率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目前市场资金面过度紧张的局面,防止前期政策的调控过头,避免经济出现衰退。
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则表示,即使浙江省定向下调存准率只是央行微调政策的体现,政策放松太快或者反复,对于经济发展是很危险的事情。(中国经济时报 曾会生)
预调微调 中国央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
欧洲市场30日午盘,受中国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影响,风险资产转为上涨。澳元兑美元涨至平价水平上方,美国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现货黄金价格亦转为上涨。
联系到中国央行稍早意外下调存准率,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心照不宣地选择在12月5日采取重大行动,无论原因如何,对于风险资产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因为宽松的政策势必刺激市场流动性大增,而流动性盛宴也料刺激投资者风险偏好回暖。
她是在山东、吉林两省就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进行调研期间做出上述表示的。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胡晓炼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表述与央行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思路无异。央行数天内多次重申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基调,也回应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猜测。
最新路透调查结果显示,央行可能最早于今年12月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到2012年底时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或降至19%。在2010年1月12日央行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步伐近两年之后,中国紧缩的货币政策基调可能首次出现明确放松信号。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这份声明中,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央行还表示,将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大陆自2010年以来已先后12次提高存准率,仅2011年就调升存准率达六次之多。对于人行30日宣布调降存准率,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这不仅表明大陆央行已注意到经济的下行风险,也是货币政策转向的开端。同时,此次调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表明政策已经超前反映。
花旗银行11月22日发表研究报告,预计中国央行将在农历新年之前进行政策微调,可能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就在中国宣布电价上调后几个小时,中国央行宣布自12月5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为三年来首次下调,考虑到最近外围环境恶化、出口放缓明显、外汇占款负增长,以及国内流动性压力大、民间融资成本高涨和调整压力年末降温,中国货币政策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骤然转向,时机和信号耐人寻味。但不应忽视最近菜价肉价止跌后快速反弹的迹象,中国诸多通胀的基础环境并未消除,决策层需警惕通胀在春节前后恶性反弹的风险。
不论驱动因素如何,央行降低存准率无疑释放出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此前,市场人士对于年内是否降准存在一定分歧,有观点认为当前仍处于通胀下行初期,而降准作为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信号,难以在年内出现。这也成为前期市场持续弱势震荡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央行此次的降准不仅令政策走向渐趋明朗,也使得市场对政策面难以迅速转向的担忧大幅缓解,形成实质性利好。
上周中国央行首先放宽20家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RRR)50个基点,至16%,市场普遍预期,这是更进一步宽松的前兆。周三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将RRR调降50个基点,调降大型银行银行存准率两码(0.5个百分点),从21.5%降至21%;中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17.5%,连续两年多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升息的政策正式终止。
虽然央行周四否认了对浙江农信系统5家机构下调存准率是全面下调银行系统存款准备金率的信号,但是央行仍有很大空间下调存准。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表示,政府很有可能在年底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且会赶在春节前推出。即使央行不会在年内下调存准,但是也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行为调整货币总量的供给,且会比此前微调力度要大。
今天看到我十分尊敬的一位经济学家、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非常坚定而明确的表态:目前政府必须调整政策防止经济大幅度放缓,在未来两个月适当放松货币流动性紧缩力度,增加银行贷款,适当增大财政政策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税收。
在吁请存准率松绑的言论背后,除了过度渲染“硬着陆”风险和流动性枯竭外,还有对中国宏观调控在“防通胀”和“保增长”之间非此即彼的简单理解。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呈现“高通胀、稳增长”的态势,这既不同于“高增长、高通胀”的过热状态(如2007-2008年),也有异于“低增长、低通胀”的萧条情境(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随着通胀下行趋势初步确立,在继续防通胀的前提下,宏观调控进行预调微调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平稳复苏本是题中之意,而非从“防通胀”到“保增长”的简单切换。因此,以“防通胀”与“保增长”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来臆断目前的政策动向,自是有失偏颇。总之,央行对部分农商行的存准率下调,仍属于“定向宽松”的微调预调范畴,或者说是在继续保持政策紧缩前提下“优化结构之举”,并非近期全面下调存准率的前奏。
面对纷攘的猜测,11月24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表示,不能把对这些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向正常水平的恢复理解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下调20余家农村合作银行的存准率是惩罚到期后的自然举措。2010年11月25日起,经评估对全国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其中浙江省6家)执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16.5%,期限一年。截至今年11月,这项政策已经到期。
根据目前经济走势和市场流动性状况,早有传闻称央行可能采取差异化存准率手段。实际上,从6月20日最新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执行21.5%、中小金融机构执行18%的存准率,就是差异化操作的结果。一般认为,所谓差异化是从全国整体出发,对一类金融机构实行较高的存准率,而对另一类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准率,比如:为了支持“三农”,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较低存准率政策等。然而,央行杭州支行率先下调浙江6家农村合作银行存准率,如此差异化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0月M2余额为81.6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2.9%,而在去年12月这一数字为19.7%。回顾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已经连续六次上调存准率。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存准率已经处于21.5%的历史高位。
汇丰(HSBC)中国经济学家马晓萍称,中国央行此举表明中国政府的政策重心正从抑制通胀向促进经济增长转变。定于1日公布的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其他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可能会显示经济增长势头非常疲软,国内需求和投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
物价指数出现大幅回落,直接催生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国泰君安表示,此前全国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已经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的政策信号非常明显,即在目前热钱流出、货币市场资金偏紧的大背景下,未来随时有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银河证券报告认为,“为了避免市场流动性的大幅趋紧,未来央行可能会暂缓补缴准备金或启动逆回购,同时存准率下调的概率也会逐步上升。”
对于今日走势,分析师表示上涨概率很大,或将出现报复性的反弹。申央行此次下调存准率的举措对大盘形成实质性利好。至于A股在暴跌之后会否迎来大涨,桂浩明指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对大盘将起到明显的推动,预计今日大盘将会上演“绝地反击”,央行这一政策措施,股市今日应有较好反应。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