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商务部:人民币汇率并非中美贸易失衡主要原因 @ 2011-11-16T15: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商务部
概念:
    【香港商报讯】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1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可能达到约3.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目前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贸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层面,商务部确定今年为“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各地商务部门和企业要深入推进外贸商品质量提升活动,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升“中国制造”形象;城市层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大连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引领腹地产业国际化,不断增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立足以质取胜,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昨日在“第七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整体外部市场环境趋紧。“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升温,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严重阻碍了我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
商务部11月11日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报告预计2011年进出口增幅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1年可能有所回落。
11月11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中预测,今年我国外贸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报告还预计明年外贸增速可能回落。
对于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做出过解释:其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他国家对美顺差转移到中国。因为亚洲与美国的顺差没有太大变化,而日本、南韩等的部分加工贸易以及美国的一些加工贸易转移到了中国。其二是美对华贸易歧视,多年来美一直存在制裁中国的贸易法案。美国军用品禁止对华出口,军民两用中的民用品对华出口也从严审批。中方一直希望美国本届政府放宽限制,大量增加对华商品出口,以促进美国就业和对华贸易公平。但是2010年12月9日,美国修订其贸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国家共三类164个。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被排除在“164个”之外,此举显然不利于美国企业与经济发展。其三是中美双方统计口径不同,美逆差被高估。双方联合研究表明,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美方的实际贸易逆差应大幅减少。
为适应外贸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促进公平贸易,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体制,商务部拟对《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现对《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7日。公众如有意见请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在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澳门日报报导,中国大陆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在广交会指出,目前中国大陆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但纺织服装行业仍面临自主品牌缺乏、出口价格优势逐渐削弱、国际市场营销管道匮乏、议价能力不强等方面挑战。中国大陆商务部在正在举行的广交会举办2011“中国大陆.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发展论坛”,围绕“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主题,邀请国际服装联盟(IAF)、欧洲品牌服装联盟等国际纺织服装协会嘉宾,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品牌企业代表参加论坛。
广东省是中国出口的“桥头堡”,外贸总额长时间笑傲全国各省份,下半年我国出口企业遇冷,广东的感受也最为真切。
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则认为,解决美对华贸易逆差的关键是美国要扩大对华出口,消除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壁垒。美国正在实施的“出口倍增”计划和中国正在实施的积极扩大进口政策目标相一致,但更需要双方为此做出实质性努力。今后,中方愿与美方共同采取行动,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支持美国企业扩大对华出口。
中国经济网报导,印度近日接连推出几项新政,均指向振兴本国制造和限制他国产品,这将使作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大陆首当其冲。中国大陆商务部于2011年11月2日称,印度于近日正式批准通过旨在加快国内制造业发展和刺激就业的国家制造业政策,同时外贸政策也有新动向,一方面推出刺激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企业发展的新措施,另一方面拟对中国大陆生产的电力设备开征关税,以扭转对中国大陆贸易逆差。
日前,国家商务部组织邀请部分国家驻华商务机构、外国媒体在华单位参观考察我国部分优质出口企业。11月8日,由国家商务部李柏青副司长率领的代表团一行在抵达广东站后,首站参观了位于广州开发区科学城高新科技企业广电运通。通过向外方展示我国出口商品的整体科技和品质水准,以及不断融入低碳、环保和以人为本概念的“中国制造”新形象,和企业在科学管理、诚信经营与国际化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让外方增进了解,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商品、企业的国际品牌形象。
本周五海关总署将发布10月进出口数据。此前业内普遍认为,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出口很有可能在四季度出现回落。因此,作为今年四季度第一个月的外贸数据,无论是反映进出口的最新趋势,还是为政策方向提供把脉依据,都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高层11月10日告诉记者,当前形势相当严峻,要稳定外贸增长,机电产品的出口稳定尤为关键,作为中国出口的最大类别,机电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外贸出口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上月的例行发布会上也曾预计,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这几个月来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四季度和明年,至少明年一季度的进出口形势会相当严峻。
商务部网站11月9日消息,路透社综合渣打、中金等21家金融机构分析师预测显示,2011年10月中国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但进口依然加速。
中国出口订单连续数月大幅减少,欧美市场复苏三五年难见起色,令中央警惕出口恐重演2008年趋势性下滑危机,宏观调控微调首先指向外贸政策。近期中央有关部门密集赴沿海多省调研,酝酿稳定出口增长、扶助中小外贸企业的政策。据了解,外贸企业将受惠于信贷定向宽松政策,有关部门还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外贸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来帮助外贸企业度过时下内外交困的关键时刻。 ■香港文汇报记者 海岩
虽然今年前10个月中国外贸取得稳定增长,但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抑制外贸出口增长空间,以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加等原因,很多机构都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将进入一个低潮期。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