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默克尔 过关 :德国议会批准EFSF增资扩权 @ 2011-10-02T12: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德国 欧债 欧元
概念:
德国总理默克尔承诺,会为希腊提供一切必要援助。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且出资最多的国家,德国议会顺利通过上述议案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些议案,德国将为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提供总额2110亿欧元的担保,对欧债国家进行救助。同时,德国议会也享有更大的监督权。
无数次正当我们为欧元区捏一把汗的时候,结果总是出人意料,德国总是在最后一刻暴露自己的本性,欧元区任何一个成员也不会甘当“破坏者”的角色,欧元区一次次从悬崖边被拯救回来。不过全球金融市场已承受不了这样的波折和反复已是步步惊心,欧债大片远未有结局,对欧元更是“虐心”。
虽然外界对欧洲大国能否拿出更多钱来“救市”持怀疑态度,但德国议会29日通过决议,同意扩大德国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负担的份额,这令外界看到了欧债危机解决的曙光。据悉,德国议会此次通过的决议,将确保德国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份额从目前的1230亿欧元提高到2110亿欧元,从而使“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向债务危机国家发放贷款的能力从2500亿欧元升至4000亿欧元。
据中新社9月15日报导,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4日在欧洲议会上表示,欧盟将很快出台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欧元债券)方案以拯救欧元和欧洲。但力挺希腊、称其“未来仍在欧元区内”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对此项提议无动于衷。此间专家表示,虽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但鉴于欧盟各国间的利益博弈,发行由全体成员国共同担保的欧元债券也只不过是一种“美好愿望”。
此外,陶冬认为,欧债危机最终将会全面爆发,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其最终的爆发形式。他指出,如果希腊出现债务违约,该国将离开欧元区,这将引起一定程度的市场震荡,引发市场推测下一个由于爆发危机而脱离欧元区的国家;此外,如果德国等欧洲大国退出欧元区,将导致欧元区的解体。陶冬认为,欧债危机最具有杀伤力的一种情况是,欧债危机最终演变为欧洲银行的危机,这有可能成为自2008年雷曼倒闭后的另一场金融危机,但由于银行体系的杠杆已经降低,预计给全球经济带来的灾难将比雷曼倒闭要小。
面对欧债危机疑虑再起,欧洲当局纷纷出面喊话以平息市场疑虑,意大利保证会履行缩减预算承诺;德国倡议使欧盟转变为掌控经济和财政实权的机构;欧盟执委会主席巴罗佐也说,欧元仍然是一个稳定且可信赖的重要货币,欧洲国家领导人都坚定支持欧元区的金融稳定。不过随着德国执政党选举的失利,投资者开始怀疑援助欧洲负债国家的承诺是否能兑现。德国是欧元区及欧盟经济的火车头,但内部政治因素使得处理欧债危机显得处处吃力,而意大利与希腊等债务沉重的国家也是危机四伏,欧债风暴似乎正在蔓延。
泛欧债券获欧元区内一些政要及支持,索罗斯(George Soros )等多名财金界猛人与分析员亦力撑,但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多次重申反对这一主张,因为它意味德国等富国需为穷国“包底”,令本身借贷成本上升,信贷评级亦将面对下跌压力。德国政府坚持,只有当欧洲区成员加强财政协调,令各成员国支出受有效控制后,才会考虑发行泛欧债券。
【明报专讯】欧债危机暴露欧元体制缺陷,迫使区内领袖认真思考加强欧元区整合,英国财相欧思邦上周末透露,他与区内其他国家政要曾讨论应否引入新欧盟条约,容许改变欧元区结构,加强各成员国财政整合。但德国宪制法庭为德国参与发行泛欧元区债券设限,突显欧元区加强整合难度之高。有分析员担心若无法发行泛欧债券,欧债危机将难断尾,欧元区有一个或以上国家违约的机会大增。
债市第二季以来其实面临了许多危机,美债降评之后,欧债问题再起,投资人担心经济前景,全球资金大逃窜往公债市场躲避,因此造成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公债价格一路涨,殖利率因此往下频创新低。目前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欧元区、德国、瑞典等近10国的公债殖利率,都创下历史新低!其中,十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一度来到1.947%,十年期德国公债殖利率也曾降到1.716%。统计显示,最近一个月美国公债指数大涨接近3%,将今年以来的报酬率推升到将近8%,跃居所有券种之冠,完全没受信评调降影响。
欧元区债务危机迄今为止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而一度扮演欧债危机援助方的德国却开始问题不断。先是,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近乎携手法国录得零增长,之后,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创近两年以来最低水平。而刚刚公布的服务业PMI更达到两年低点。种种迹象表明,德国作为欧元区经济火车头已经开始面临停滞。
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周绍基、李永青) 德国宪法法庭裁定金援希腊并无违宪,对市场无疑是好消息,欧债危机忧虑可暂时纾缓,港股因而升337点,重上两万点水平。恒指收报20,048点,成交额只有655亿元,反映市场仍观望本周四美国宣布推出救市措施的详情,以及本周五内地公布的通胀数据。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表示,瑞郎与欧元挂钩,短期可稳定瑞郎汇价。至于会否导致热钱涌入新兴市场,他说看不到两者有直接关系。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