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亚洲股市走高 欧洲债务危机现趋稳迹象 @ 2011-09-27T17: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欧元 危机 全球
概念:
昨日,标准普尔宣布,将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从A+降至A,前景展望为负面。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市场已对于希腊、意大利等国愈来愈有免疫能力,欧债危机则越来越无解,欧元区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火药桶。”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银行业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社会大动荡……华尔街金融海啸发生三周年之际,在欧洲又展现出上述可怕的前景和严峻的现实。正是因此,欧债危机成了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
9月17日,为期两天的欧盟财长非正式会议在波兰西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落幕。美国财长盖特纳首次参加。会议落幕时,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的财政部长罗斯托夫斯基总结称,在解决目前欧债危机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三大进展:第一是全球五大央行之间达成的协议,即欧洲央行将与美国、英国、日本及瑞士等国央行携手合作,向欧元区银行提供3个月期美元贷款,确保市场美元供应充足;第二,在进一步严格执行和监管欧盟各成员国的预算计划方面签署了相关协议;第三,美国与欧盟在解决欧债危机问题上将深化合作。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二表示,欧元区领导应勇担欧债危机的责任,只有欧债危机解除,全球经济才会摆脱颓靡态势。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财长会议未能达成一致,再次暴露了欧元区国家在防止希腊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尽管投资者希望看到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但欧元区财长仍将对希腊发放更多贷款的决定推迟至下个月。
尽管雷曼破产已近三周年,但全球似乎仍未走出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阴影。随着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各国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示高度关切并敦促欧洲领导人阻止危机蔓延,这场起源并肆虐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正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危机。
欧债风暴扩散疑虑主导近一周欧股走势,欧洲三大股市自上周五连两天交易日重挫,希腊倒债风险增高,冲击持有希腊曝险部位的欧洲银行业,信评机构穆迪因而在本周调降法国兴业银行与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评等。不过,随着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法两国一同表态支持希腊留在欧元区之内,欧洲央行也与其他全球主要四家央行联手提供欧元区银行美元贷款,确保此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通性,抑止当地的信用危机,激励股市反弹大涨。其中,由八月跌幅达20%的德股走势最强,近一周反弹1.84%;伦敦股市与法国股市则仍收黑,同期跌幅分别为0.05%与1.30%。虽然欧元区尽力避免发生希腊倒债及退出欧元区后发生的骨牌效应,但救援的代价则不小。高负债国需紧缩财政支出以降低赤字,并减少举债规模,不过,失去政府的支出则会让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欧洲景气也恐将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义大利、西班牙皆是下一个欧债风暴的潜在危机,若此两国的债务持续恶化,冲击的程度势必将远高于已申请纾困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整体而言,欧洲经济疲弱不振,欧债问题目前亦仅暂时获得缓解,长期欧股表现仍将受到压抑,不建议此时进行抢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晚些时候重新激活一个规模为5,710亿美元的资金池,以确保该组织有能力帮助欧洲应付日渐恶化的主权债务危机。IMF于2011年4月激活了所谓的新借款安排,期限为6个月。此次IMF决定从10月1日开始将新借款安排期限延长6个月。连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渐进入高危阶段,希腊违约风险不断上升,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债务也成为严重波及的目标。增补资金池只有在"需要防止或者应对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威胁"时才能激活。作出决定之前,IMF主席必须首先就动用这些资金提交特别申请。欧盟及IMF检查组将于下周返回希腊,对新的紧缩政策等相关事宜重新展开审查。这一审查是希腊能否获得新一轮贷款的前提。希腊和欧盟及IMF在20日举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电话会议谈判。维尼泽洛斯说,如果希腊没有在获取国际新救助资金所需的减赤议程方面取得进展,那么该国将有经济崩盘的风险。欧盟(EU)特别任务工作小组负责人周四在雅典表示,希腊已经表明,其愿意落实改革来应对债务危机。在上周与希腊部长们的会谈中,我确定希腊有很强的愿望来落实改革而不只是纸上谈兵。特别任务工作小组所遇到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帮助希腊的银行业重新放贷。目前,美国的情况进入稳定时期,只要后续的美国数据不大幅走坏美国方面对于全球风险事件的影响就会保持稳定,而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考虑到美国的流动性依然超高,所以美元指数的升幅不会过大。而黄金的跌幅将被限制,将出现震荡为主的走势。
巴西财长 Guido Mantega 在记者会上警告,若现在不采取行动,部分欧元国家的主权债信危机,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冲击新兴市场国家。他指出,2008 年时,透过 G20 采取迅速的联合行动,而纾解了危机;如今也需要这么做。
投资大亨索罗斯表示,美国已经陷入双底衰退,欧元区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构成的风险比雷曼兄弟倒闭时更大,可能有小国违约或退出欧元区,但必须做好准备并有序进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日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艰难的情况下,预计新兴市场将面临资金流出压力;此外,全球金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危机,预计欧债危机将对欧洲银行产生2000亿欧元的直接影响。
不过,稍加分析可以发现,这两次升值周期有明显不同。上一次人民币对欧元升值之势可谓“来得快去得快”。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爆发,受投资者恐慌情绪影响,外匯市场上美元承担起避险货币的功能,而欧元则被不断抛售,导致欧元快速贬值。但当金融危机有所缓解、市场恐慌情绪褪去之后,欧元重新走出上升行情,人民币对欧元匯率中间价也重新回到9.0关口之上。
而上周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果断措施来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并为全球经济提供支持。
欧洲股市昨日低开,三大股指盘中跌幅均超过2%,银行股领跌,法国巴黎银行盘中跌幅一度接近8%。荷兰国际集团外汇策略部门主管特纳表示,如果欧元区内部不能尽快达成协议,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前景将导致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全球股市再演暴跌,欧元汇率“一泻千点”,希腊、意大利、法国甚至德国均“麻烦”不断,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斯塔克请辞……所有迹象都显示欧洲危机仍在发酵。本周,欧元区国家迎来生死一周,除法国银行业将再次接受信心考验外,希腊第二次救援的协议也必须在本周达成。然而,值得担忧的是,欧洲危机丝毫没有出现缓和的迹象。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