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欧债步步惊心欧洲或建2万亿欧 @ 2011-09-26T17: 返回 新闻热点
关键词:欧元 危机 欧洲 全球
概念:
周末的华盛顿G20会议有进展,全球领袖对欧元区施压,敦促欧洲在全球陷入衰退前修复问题。德法为首的欧元区也表示正准备一个恢复市场对欧元区信心的宏大计划,包括大规模银行重组,给救助基金数万亿欧元火力,以及可能的希腊违约等。同时有消息称,欧元区考虑提高EFSF杠杆,甚至提前推出欧洲稳定机制(ESM)以取代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
花旗集团说:“五大央行的联合行动可能暂时避免流动性危机。但若欧元区遭遇其他重大冲击,这些措施可能会显得捉襟见肘。”瑞银则认为,由于欧元区迟迟不能达成债务危机解决方案,预计欧洲银行业仍会面临流动性问题,仅是权宜之计。
昨日,标准普尔宣布,将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从A+降至A,前景展望为负面。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市场已对于希腊、意大利等国愈来愈有免疫能力,欧债危机则越来越无解,欧元区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火药桶。”
欧债风暴扩散疑虑主导近一周欧股走势,欧洲三大股市自上周五连两天交易日重挫,希腊倒债风险增高,冲击持有希腊曝险部位的欧洲银行业,信评机构穆迪因而在本周调降法国兴业银行与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评等。不过,随着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法两国一同表态支持希腊留在欧元区之内,欧洲央行也与其他全球主要四家央行联手提供欧元区银行美元贷款,确保此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通性,抑止当地的信用危机,激励股市反弹大涨。其中,由八月跌幅达20%的德股走势最强,近一周反弹1.84%;伦敦股市与法国股市则仍收黑,同期跌幅分别为0.05%与1.30%。虽然欧元区尽力避免发生希腊倒债及退出欧元区后发生的骨牌效应,但救援的代价则不小。高负债国需紧缩财政支出以降低赤字,并减少举债规模,不过,失去政府的支出则会让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欧洲景气也恐将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义大利、西班牙皆是下一个欧债风暴的潜在危机,若此两国的债务持续恶化,冲击的程度势必将远高于已申请纾困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整体而言,欧洲经济疲弱不振,欧债问题目前亦仅暂时获得缓解,长期欧股表现仍将受到压抑,不建议此时进行抢短。
欧债危机“病毒”向银行业扩散成为目前的市场担忧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1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预计,在欧元区成员国发行的总共6.5万亿欧元主权债务中,有一半存在信贷风险,且欧债危机已蔓延至银行体系。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二表示,欧元区领导应勇担欧债危机的责任,只有欧债危机解除,全球经济才会摆脱颓靡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对希腊的严峻形势以及放任的危害,国际层面显然已经有了共识。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表示,全球经济已进入“危险区”,无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都必须积极应对挑战。与此同时,大规模裁员及资本充足率无法达标等负面消息正在冲击全球银行业,并有可能再次冲击不稳定的世界经济。佐利克还对欧洲决策者没有兑现对欧元的承诺提出意见。他指出:“欧元区声言忠于一个货币联盟,却不能接受一个能够使得货币联盟有效运转的财政联盟,或者接受那些不具竞争力、债务缠身成员国导致的后果,那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现在都必须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尽管雷曼破产已近三周年,但全球似乎仍未走出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阴影。随着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各国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示高度关切并敦促欧洲领导人阻止危机蔓延,这场起源并肆虐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正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危机。
其它欧洲国家逐渐进行工资改革及支出削减。在危机得以避免后,各银行将能够从私人市场获得资金。全球投资者将因欧元区解体这样最坏的情景不会出现而重拾信心,金融市场将得到提振。欧洲经济将走软并留下政治裂痕,但要好于给全球稳定带去威胁。
当然,购买希腊、意大利或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und)购买整个欧元区债券,甚至像巴西提议的那样通过IMF注入资金支持,不会解决欧元区核心的政治危机。但是可以在欧洲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帮助防止金融恐慌的扩散。
针对欧债危机,除了钜额国债和脱缰赤字,欧债危机的另一因素是金融市场对欧元不信任。孟岱尔认为,问题症结是欧元币值太强,欧洲央行应采积极措施抑制欧元。
全球股市再演暴跌,欧元汇率“一泻千点”,希腊、意大利、法国甚至德国均“麻烦”不断,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斯塔克请辞……所有迹象都显示欧洲危机仍在发酵。本周,欧元区国家迎来生死一周,除法国银行业将再次接受信心考验外,希腊第二次救援的协议也必须在本周达成。然而,值得担忧的是,欧洲危机丝毫没有出现缓和的迹象。
投资大亨索罗斯表示,美国已经陷入双底衰退,欧元区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构成的风险比雷曼兄弟倒闭时更大,可能有小国违约或退出欧元区,但必须做好准备并有序进行。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正在侵扰全球金融市场的主权债务危机已经不仅仅是欧洲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虽然目前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欧元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总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前日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访问,她促请美国及欧洲国家放弃紧缩政策,考虑推出刺激经济措施,并警告全球经济正出现螺旋式下降。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昨 (5) 日指出,欧债危机反映欧元区的弱点,建立中央财政部门是其中一个可行解决方法。欧盟主席范龙佩则否认会将希腊“逐出”欧元区,认为此举会制造更多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经过近两年的协商讨论,仍无法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若希腊等“欧猪”几国不在欧元体系内,出现如此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概率不高,即使出现了也可以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一次性地解决。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欧元信用货币的统一性及这种信用货币统一性后面担保货币信用政治权力分散化。而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银行流动性不足、资产估值全面下降,由此可能引发欧洲及全球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日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艰难的情况下,预计新兴市场将面临资金流出压力;此外,全球金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危机,预计欧债危机将对欧洲银行产生2000亿欧元的直接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央行是四大央行中第一个采取加息措施的银行,这四大央行还包括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欧央行2011年两次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但很多经济学家预计该行至少至2013年不会再采取任何加息举措,而且部分经济学家目前呼吁该行降息。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旨在控制通胀,欧元区通胀远高出2%的通胀上限。但PMI数据显示,欧元区物价上涨已经得到控制。

 

易发投资 | 首页 |  登录
流动版 | 完全版
论坛守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私隐条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